围棋是竞技,是游戏,是艺术,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
有人说,我们已进入到一个读图的时代。在有关围棋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及棋谱中,就蕴涵了一部围棋的历史。本书以图说围棋的方式,描述了中国围棋三千年的历史,从中国围棋绘画、工艺美术及棋谱、棋势中去发掘其中所蕴涵的独特的围棋历史及中国文化内涵,为围棋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围棋史(精) |
分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
作者 | 何云波//杨烁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围棋是竞技,是游戏,是艺术,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 有人说,我们已进入到一个读图的时代。在有关围棋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及棋谱中,就蕴涵了一部围棋的历史。本书以图说围棋的方式,描述了中国围棋三千年的历史,从中国围棋绘画、工艺美术及棋谱、棋势中去发掘其中所蕴涵的独特的围棋历史及中国文化内涵,为围棋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作者简介 杨烁,生于1991年,辽宁丹东人。辽宁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热衷围棋文化研究,长期担任《围棋天地》专栏作者,新浪网棋牌频道评论员,为多家媒体撰写围棋评论、文化类文章,参与2012、2013年《中国同棋年鉴》编写。有《黑白汗青》系列文章、《评说富土通》等长篇连载作品。 目录 第一章 围棋初兴 第一节 围棋之源 第二节 儒家与围棋 第三节 汉宫春晓 第二章 魏晋风采 第一节 三国演弈 第二节 隐逸之风 第三节 仙人下棋 第四节 魏晋古谱 第三章 南北对抗 第一节 南朝烟雨 第二节 塞北棋踪 第四章 盛唐气象 第一节 宫廷围棋 第二节 围棋西游与东传 第三节 文人与棋 第五章 宋元棋事 第一节 帝王与棋- 第二节 国手棋与文人棋 第三节 宋元棋谱 第六章 明代棋踪 第一节 君臣对弈 第二节 雅俗之间 第三节 棋谱棋艺 第七章 清朝盛衰 第一节 国手争霸 第二节 清代棋谱 第三节 群芳雅娱 第四节 民间棋话 第八章 现代转型 第一节 日本旋风 第二节 围棋名手 第三节 围棋书刊 第九章 枰声局影 第一节 棋盘棋子 第二节 棋声流水古松间 后记 导语 本书是一本普及围棋历史文化的好读本。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围棋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棋手、棋事以及围棋规则。本书偏“史”而非“棋”,对古谱、人物、围棋典故、围棋故事、围棋神话做了大量梳理和考证,3000年中国围棋史,一言以蔽之:国运盛则棋运盛,国运衰则棋运衰。 后记 2013年10月,参加中国 棋院杭州分院举行的国际棋 文化峰会。在小组讨论会上 ,大家说到围棋史的一个话 题,说过去的围棋史,依据 的更多的是文字的文本,而 图像(围棋绘画、工艺、棋 具、棋谱、棋势等)往往不 被重视。而重写围棋史,就 需要既重视文字,又借助于 图像,从中去发掘围棋史的 许多信息。 有识者把这称为围棋史 写作的发展方向:从文字中 心向图像中心的转型。会不 会产生这种转型,我不知道 。我写《中国围棋思想史》 的时候,就曾尝试从“图”中 去发掘围棋思想的一些内涵 。而几年前,武汉的《少儿 围棋》约我写过一个围棋故 事系列,他们再去找人改编 成漫画,后来结集为《黑白 英雄会》,出了一本增刊, 这算是由“文”到“图”的一次 尝试。之后《少儿围棋》又 约写一个新的专栏,我说了 “图说围棋史”的一些想法, 说打算以“图”为核心,去梳 理一下中国围棋的历史。他 们大感兴趣,于是每期一篇 ,从围棋源头开始,一路行 来,正所谓风景这边独好! 这是我为2015年出版的 《图说中国围棋史》写的后 记中的两段。之前我写的围 棋文化方面的著作,都比较 偏重学术性,如《围棋与中 国文化》《弈境——围棋与 中国文艺精神》《中国围棋 思想史》,有人称之为我的 “围棋文化三部曲”。完成这 三部曲之后,我把主要精力 放到围棋文化的普及上。《 图说中国围棋史》就是一次 尝试,出版后反响还不错。 因为当今围棋图书市场,技 术类书籍很多,但可以为学 棋的孩子、家长、围棋老师 、广大棋迷包括社会大众提 供的合适的围棋文化读物, 实在是太少了。 《图说中国围棋史》出 版,一晃六年过去了。随着 围棋人工智能的出现,棋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围 棋AI成了技术之“神”,曾经 的神人一般的围棋高手,早 已臣服于这一尊科学造就的 “新神”面前。那么,面对机 器的围棋,作为“人”的围棋 ,其价值、意义何在?为此 ,围棋所寄托的人的情感, 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便显得 分外地重要起来。因为,只 有人文、人情,是机器永远 取代不了的。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土壤 里开出的智慧之果。黑与白 、阴与阳,也是中国文化之 象征,所谓天圆地方、一阴 一阳之谓道。追踪千年棋脉 ,发掘围棋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当今机器围棋的时代, 便有了更加不一般的意义。 本书在《图说中国围棋史》 的基础上,文字上重新作了 修订、增删,同时补充了大 量高清图片,重新设计、编 排,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 部更精美、更有内涵的围棋 文化读本。 图与文交织,黑与白对 话。围棋被称为手谈、坐隐 ,下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 交流方式;而读书,也如谈 恋爱,两情相悦,心息相通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共藏 多少意,不语两相知,正可 谓妙味无穷,其乐也融融。 何云波 2021年5月28日于潇湘听 弈庐 书评(媒体评论) 围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是一门上自帝王将相、 文人雅士,下至普罗大众长 期喜爱的艺术和游戏。《中 国围棋史》,以图鉴物,以 棋观世,回首千年围棋史, 探寻古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魅力和色彩。 ——王汝南 原中国围棋 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 在漫长的传承演绎中, 围棋深度参与了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影响乃至塑造了中 国人的人格与精神。或者说 ,它是某种意义上中国人的 精神世界的一个载体,一个 隐喻,一个出口。 ——孟泽 中南大学教授 《中国围棋史》深入浅 出。初读可感受简约动人的 文字,笔致生动的古画,获 得怡情养性的快乐。再读可 观照古今,细辨中国文化发 展的脉络。如此,从感觉而 至知性,自有会心。 ——胡廷楣 围棋作家 精彩页 第一节 围棋之源 围棋,它最古老,也最年轻。说它年轻,是因为在当今时代,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热爱围棋,使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说它古老,乃是因为从人类文明的蒙昧岁月起,围棋就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流传千年,光辉万代。 这让人迷醉其中、欲罢不能的围棋第一手究竟由谁所下?下在哪里?就让我们一起瞻仰青史留名的古圣先贤,一同走进造化极工的名山大川吧。 圣贤教子 不玩不知道,围棋真奇妙。 如果你接触到围棋,一定会为那像大地的方方的棋盘,还有那像小星星的圆圆的黑白子所吸引。而你呢,可以像一个威风凛凛的指挥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调动着这些棋子,做圈地攻杀的游戏。占山为王,围的地盘多的就算赢,可好玩了。 那么,这么好玩的游戏,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有人说是古代那些带兵打仗的人,将战场移到了棋盘上,残酷的战争就成了好玩的游戏。 有人说是神仙,因为只有像神仙那样无所不能又闲着没事的人,才会琢磨出这么玄妙复杂的游戏来。 有人说是外星人,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外星人神通广大着呢。 当然,咱们中国人还得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个通行的说法是:围棋的发明,跟一个叫尧的人有关。 尧是什么人呢? 他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仁慈爱民,治理有方,深得百姓拥戴。传说中,尧娶了一位姓散宜名女皇的又漂亮又温柔的女孩,却偏偏生了一个顽劣不驯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丹朱调皮捣蛋,喜欢打架斗殴、吃喝玩乐,常常弄得鸡飞狗跳,周遭不得安宁。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拴住这个顽劣的儿子的心呢?尧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真是烦啊! 有一天,尧正想着要跟别的部族打仗的事,走到院子里,挑了一些差不多大小的石子出来,在地上摆弄了起来。不同颜色的石子也就变成了相互争斗的两方,一方要这样,另一方要那样;一方要围住自己的地方,另一方偏要来捣蛋。你敢进来,我就揍你。我怕了你还不行吗?我逃。哪里走?留下买路钱!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要怎么着…… 摆着摆着,尧觉得有意思极了。他灵机一动,把在一边玩耍的丹朱叫了过来,说,过来,儿子,我们来玩玩! 丹朱很好奇。父亲平时总是板着脸,忙那些大人们的事情,今天怎么突然有心情跟他玩呢? 丹朱走过去,见地上放了一堆石子。父亲说,你能用你的石子,把我的石子吃掉吗? 那还不容易,上。 你来我往,父子俩拼杀了起来。结果,丹朱不仅没有把父亲的石子吃掉,自己的一队反而陷入重重包围中。 不行,你欺负人,再来! 就这样一直玩到天黑。丹朱连说:好玩,好玩。第二天刚起床,又缠着父亲再玩。慢慢地,他们不满足于一堆人在一起乱打了。尧在地上画出了简单的格子,规定一颗石子代表一个士兵,他们站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双方轮流排兵布阵。 丹朱完全被吸引了。他和那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再也不到处惹事了,而是聚在一起,想的就是如何能够在石子的游戏中打败对方。 慢慢地,尧发现,丹朱变成了一个有礼貌、明事理的孩子。 听说了这个,舜也邀请丹朱去他家,教他的儿子商均玩。商均虽然不像原来的丹朱那样顽劣,但有点笨笨的。 商均学会了这个游戏后,渐渐地,也变成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