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交流视野中的琼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黄守红//刘霞//许永华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阐述汉晋、唐代、宋代、明代等不同时期海南与中原文化交流情况,探究“琼学”发展演进的过程,论证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及包容性。“琼学”是指在海南历史发展中诞生并对海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的、以哲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作为学术观念形态的琼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南的本土化和具体表现形式,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积淀和发展,并对当前的海南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者简介 黄守红,哲学博士,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海南省领军人才,南海名家,海南省琼学研究会会长,三亚学院琼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研究、普及海南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海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出版《琼学源流》等专著五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汉晋时期海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对海南的开发 第二节 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播 第三节 洗夫人及其后代对海南的开发 第二章 唐代海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贬谪制度概述 第二节 海南贬谪历史发展概况 第三节 唐代至琼贬官述略 第四节 唐代贬谪文化与海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章 宋代海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宋代中原与海南的文化交流概述 第二节 宋代贬官苏轼对海南文化发展的贡献 第三节 宋代贬官胡铨对海南文化发展的贡献 第四节 宋代贬官李光对海南文化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 明代海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明代中央政权对海南的重视 第二节 明代海南文化教育发展状况 第五章 明代琼学的形成与影响 第一节 明代海南名贤辈出 第二节 明代“紫贝名贤”邢宥 第三节 明代“理学名臣”丘溶 第四节 明代“岭海巨儒”钟芳 第五节 明代“南海青天”海瑞 第六节 明代“三朝硕士”王弘诲 后记 序言 一、琼学何以必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是由若干特色各 异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的。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以自身特色丰富 与拓展着中华文化。研究、 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 思想精华,可以为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提供丰富素材,是 促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地 方文化的研究正在不断加强 ,关涉地方文化的考证和解 读日渐深化,对传统典籍中 蕴含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的 挖掘方兴未艾。这一波波的 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对于振 兴民族文化及从传统中接引 现代力量是有益的。 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非 常重视本地的传统文化研究 ,纷纷建立地域文化研究平 台,加强地方特色学科的建 设,扩大各省区市的文化影 响和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例 如,湖南提出湘学研究,四 川提出蜀学研究,山东提出 鲁学研究,山西提出晋学研 究,江西提出赣学研究,福 建提出闽学研究,广西提出 桂学研究,云南提出滇学研 究,等等。其中,兰州大学 敦煌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 国藏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大 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安徽大 学徽学研究中心已经相继被 批准为教育部百强重点研究 基地,而宁夏大学西夏研究 中心也被批准为教育部省属 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海南省内的地域文化研 究机构仍然处于分散的、各 自为政的状态。例如,省内 有“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黎族研究中心”“民族文化 研究所”等,这些机构长期 认真从事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但是尚未形成较大 的品牌效应。如果能够将海 南省内的各种地方文化研究 整合成“琼学研究”,相信必 会形成更大影响力,有助于 海南实施“文化强省”的战略 。 二、琼学何以成“学” 简单地说,琼学就是关 于从古到今海南社会经济文 化的知识、学问、研究。从 狭义上说,它是指在历史发 展中诞生并对海南地区产生 广泛影响的、以传统人文精 神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作为 学术观念形态的琼学,是中 华传统文化在海南的本土化 和具体表现形式,在海南经 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形 成、积淀和发展,并对当前 的海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是海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深 厚的历史底蕴。 以地域命名的琼学,其 研究对象当然是与海南的历 史、文化、经济、民族等相 关。从广义上说,琼学是关 于海南文化的学术总称,它 不是海南某些学派之“学”, 也不仅仅是海南学者之“学” ,而是能够充分体现海南特 色的传统人文精神,因其特 色,故能成学。理由如下: 其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海南自古被称为“琼”,因 此琼学是以历史地域命名的 一门学科,也就是研究海南 的历史和现状的学科。从远 古的落笔洞人到本地黎族居 民、从贬谪官员到海南士人 ,都曾创造灿烂的文化,只 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 展进程中,海南由于地处偏 远、交通不便、孤悬海外, 在传统社会长期被统治者视 为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 海南文化的一些优秀因子也 湮没在人们的偏见和漠视之 中。即使在今天,许多人对 海南的理解也仅停留于旖旎 风光与民俗风情,而对作为 海南传统人文精神核心的琼 学知之甚少。随着海南自贸 港建设深入推进,琼学研究 已经成为学者特别是海南哲 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的一 个重点。“美丽海南”不能缺 少琼学的传承,“生态海南” 也不能缺少琼学的魅力。 其二,从地理空间的角 度看,海南特殊的地理形态 ,形成了特殊的自然生态, 从而形成独有的文化生态。 例如,海岛特征对海南文化 的影响、海洋对海南文化的 影响、热带气候对海南文化 的影响,这些都是独一无二 的。早期的海南先民利用海 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特征, 创造出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 文化;唐宋时期,统治者利 用海南岛相对封闭的特点, 将一些官员贬谪至此,反而 成就了海南文化的进一步发 展。当前的海南岛,拥有令 人向往的生态环境,对海南 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非 常重要。 其三,从研究对象的特 征看,琼学研究的对象具有 突出的特质。海南岛是我国 黎族群众的最大聚居地,他 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 文化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而不 断流失,急需抢救和保护。 黎族先民在创造自己文化的 同时,也仰慕、包容、学习 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使中原文化先后以零星方式 、自发方式、自觉方式进入 海岛,并在明清时期弘扬和 反哺了中原文化,书写了琼 学的发展史。海南岛是中华 文化对外辐射的前沿,也是 外来文化进入中华的重要途 径。其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 性表现为黎族文化、儒家文 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 伊斯兰教文化、妈祖文化、 华侨文化的相互激荡与交流 。研究对象的上述特征,使 得琼学研究势在必行,且大 有可为。 有的学者认为没有琼学 ,海南文化的历史及规模不 能称之为“学”。须知事物是 客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 是客观的,它需要我们不断 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对 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 系及其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