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聪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弦音不辍,薪传百年。哈工大的历史,是百年中华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史在一个横截面上的投影。“八百壮士”的身影及其在百年岁月中留下的漫长回响,闪耀着教育家精神的熠熠光辉,也构成了哈工大校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代代哈工大“八百壮士”胸怀大格局,坚守严标准,探求真学问,为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留下一份份真实生动的答卷,激荡着哈工大学子的心灵。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生逢鼎革的“八百壮士”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往开来的“八百壮士”又续写着怎样的传奇?本书走近这样一群传奇的丰碑式人物,从“1950年的历史分野”切入,以大量实地采访和珍贵一手史料,再现了哈工大“八百壮士”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黄金时代”,描绘了一所百年高校绵延不绝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奋进之路。
作者简介
陈聪,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新华社战地记者。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出版报告文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分获2017年、2018年年度“中国好书”,并被翻译为英文版在多个国家出版,在这两本书基础上改编创作的青少年科普读本《种子天堂》、绘本《大地之子黄大年》也已出版。其他主要作品有根据中东驻外经历写作的随笔集《燃泪天堂》《厌倦与天真——徘徊在天堂和地狱的边上》、小说《中东爱情故事》。
目录
第一章 1950年:“铁将军”与他的十四行诗
1.1950年的历史分野
2.从“两个规格”到“一条铁律”
3.课是“老虎课”,人是“铁将军”
4.“四大名捕”震校园
第二章 北上:“八百壮士”的崛起
1.强风吹着我向你跑来
2.头戴铝制降压器的“八百壮士”领军人
3.第一个“黄金时代”淬炼出的“晶核”
4.迎风搏浪,不落征帆
5.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飞舞在天空,铺满了大地
6.一场英语考试与一个春天的到来
第三章 底色:“手中有个纽扣,就想着如何为国家做件大衣”
1.迈向闪烁着真理光芒殿堂的必经之路
2.苦难的童年使他淳朴的心向着光明的方向,做着后来人的先导
3.每一次选择都是初心使然
4.不忍卒读的历史一页
5.且以长歌赴此生
6.为了这一天,他们走过了半个世纪
第四章 一新:置身大地,决战星海
1.“哈工大星”背后的历史星空
2.月表采样背后一个甲子的风云激荡
3.从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看团队科研模式创新
4.中国人工智能:开端在哈工大
5.坐稳“冷板凳”,然后迎向光芒
6.啃下“硬骨头”,瞄准下一个目标
7.创新之树常青
第五章 功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1.为学:我的成果将可能使我这个普通的生命生辉,以至永恒
2.为事:用极致的敬业与极强的信念,洞见未来发展的方向
3.为人: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4.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穿越“八百壮士”的精神长河
第六章 风华:走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1.从世纪之交到建校百年
2.抵达梦想的彼端
3.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殿堂里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朵浪花
4.“八百壮士”今何在?
第七章 回响:我们时代的“八百壮士”
1.最后一排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殿堂在召唤
2.走进课堂,打开人生99%的可能性
3.我们时代的“八百壮士”
第八章 归宿:暖廊花开,当如你所愿
1.“理想大学的模样”
2.今日之哈工大人:创造属于20岁的奇迹
3.今日之哈工大:成为闪耀独特光芒的自己
尾声 历史的自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回归我们生命中的母题
序言
哈工大“八百壮士”意味
着什么?
在不停转动的历史巨轮
下,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很容
易显得渺小而无力。在四季
倏忽的更替中,刹那之间擦
出的记忆火花很容易湮灭至
默默无闻。但当我们在历史
的行经处抬头仰望,便可以
发现,在科学群星闪耀的苍
穹中,一些个体的存在转化
为“精神的生命”,无声地诉
说着一种名为永恒的缘起。
先让我们看一张2023年
的成绩单:
新增院士2人、国家级人
才105人,荣获国家级教学
成果奖12项,本科生生源质
量跻身全国前十,学生竞赛
成绩摘取“四连冠”。全国重
点实验室集群初具规模,“
天宫机械臂”精准发力,“地
面空间站”领跑全球,“龙江
三号”支撑卫星“太空织网”
,一批原创性成果引领前沿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重
大工程……
取得这些成绩的高校,
正是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哈尔
滨工业大学。
对一段历史的深刻理解
,需要追根溯源。回溯哈工
大一路前行的足迹,人们不
禁有一个疑问:“工程师的
摇篮”其基因从何而来?
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
59号有一座老建筑,推开它
的拱形门,质朴厚重的气息
扑面而来,这就是哈尔滨工
业大学博物馆,一处历史与
现实的交汇点。
隔着展柜玻璃橱窗,一
本本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教
学笔记、课堂笔记格外引人
注目。有的纸张微微泛黄,
有的笔墨早已褪色,但字迹
工整、清晰可辨,其中不乏
后来成为学界泰斗的俞大光
、潘际銮、王光远、吴从炘
等哈工大学子的笔记。
从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党
中央要求“培养工程师和理
工学院师资”,到“培养工业
建设技术人才和尖端科学技
术人才”,再到新时代在党
的领导下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打造更多国之重器,“扎
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
业”的精神内核始终贯穿哈
工大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
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
祖国各地齐聚这里。短短十
余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
业,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
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
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
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
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走近这一群富有传奇色
彩的丰碑式人物,我们不难
生出这样的感受:在民族危
亡时代成长起来的“八百壮
士”,他们留存着同样的时
代记忆。
当黄文虎于1945年踏入
浙江大学攻读电机专业时,
周长源正好在浙江省立杭州
高级中学就读高中,而此时
的他们正要经历解放战争的
全过程;当黄文虎在祠堂庙
宇里点着桐油灯坚持中学学
业时,王光远正向着一所设
在甘肃天水大庙里的国立中
学进发。同样艰苦卓绝的学
习环境,同样孜孜以求的真
理光芒……
如今,在“八百壮士”精
神的感召下,科研报国的基
因融入一代代哈工大人的血
液之中。秉承着“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
大师+团队”的培养模式逐
渐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
队先后诞生。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
必巨。”2020年6月7日,哈
工大迎来了100岁生日,在
建校百年当天,哈工大收到
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
。贺信指出:“新中国成立
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
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
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
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
献。”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哈工
大博物馆、再一次翻阅哈工
大的校史,“八百壮士”奔赴
“工程师的摇篮”的过往记忆
,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转化
为掷地有声的历史。
过往的时代,是个怎样
的时代呢?
贫穷、艰苦、列强的爪
牙、弥漫的血泪,却有无数
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为
了理想和信仰燃烧着青春和
热血。
对于如今的哈工大人来
说,“八百壮士”究竟意味着
什么?
以一个旁观者的浅薄观
感来说,它或许意味着我们
心中的希望、远方的梦想和
我们脚下的这条路。哈工大
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广袤的
土地,“八百壮士”把青春奉
献给了“教育救国”“科学报
国”的峥嵘岁月——
而当下,我们正在沿着“
八百壮士”的足迹前行。
导语
这是一部跨越一个甲子的人物传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铸就了“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哈工大光荣传统。如今,这里不仅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更有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传奇。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展现出“八百壮士”身影背后一种永不褪色的理想信念之炬。
后记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
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
珞,编织你们。”这是王蒙
的小说《青春万岁》中的诗
。动笔写这部作品时,是
1953年,王蒙19岁,尔后
一举成名。
王蒙说,我们20世纪30
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中国青少
年,赶上了从旧中国到新中
国的历史节点,赶上了割地
赔款、丧权辱国、“东亚病
夫”、摇摇欲坠的中国变成
生气勃勃、团结一心、旭日
东升、战无不胜的人民共和
国的历史转折。我们这一代
青少年,有幸参与这伟大的
历史过程,体验这一切的宏
伟与激情,为中国的与世界
的历史新变作证,记录和描
绘不同时代的人们未必能得
到的火热青春。
1953年,也是哈工大的
青葱岁月。这一年,中国第
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
哈工大也迎来了老校长李昌
。随后,“八百壮士”从全国
各地奔赴而来,准备完成他
们那一代人的使命与理想。
在那一代哈工大人的回
忆文章中,那种心与心相契
合的电流仿佛伸手就可以从
指尖触及。沉淀在他们心里
的,是在那个属于他们甘“
黄金时代”里,无数的梦也
似的青春初绽的美好。这如
梦的青春呼啸而过,在天地
之间织成条条阡陌,让我在
这阡陌中畅游。数不清的星
辰从我的头顶飞过,然后列
队驶入我的记忆中,我的记
忆便随着星轨的弧线渐次生
长出一层层敏感而细腻的皮
肤。这些星辰不时往来穿梭
,在我的记忆中刮起一阵阵
风,随风低语着星辰上一个
个闪光的故事。每一个故事
里仿佛都藏着一颗种子,在
记忆的皮肤上种下一座小山
丘。
直到这部作品草就,那
些山丘终于完成了使命,如
大漠中的驼峰般储存下我对
哈工大这座几代人精神居所
的无尽思考,就此默默地安
营扎寨,嵌入我的生命。
从1953年到2023年,哈
工大又历整整70年。如今,
远望2023年转身离去,我
冀望着有一个“母题”在此时
出现,去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阻隔,让这两个年份之间,
甚至更久远时空中的灵魂得
以挥手相迎,也冀望着能让
更多人去洞见,在时间和空
间之外,在我笔下冗长的文
字之外,一定有什么永远年
轻青春着的事物可以称之为
“不朽”——如同总有花儿在
原野中生长,总有阳光从缝
隙中酒落。
然而,我终究没有确信
无疑地把我冀望中的“母题”
严丝合缝地扣入我的“文本”
中。是生命吗?又或者是死
亡?是得到,又或者是失去
?是循序,又或者是错置?
在我艰难跋涉的过程中,我
分明意识到那久远的第一个
“黄金时代”、久远的老一辈
“八百壮士”已经是很“古典”
的事情,却又放任那个时代
、那群人的声音紧紧地、反
复地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仿
佛他们在上一瞬间才从我眼
前挥手告别,还未走远。
1938年初,西南联大的
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内迁
昆明,师生分三批转移,其
中有一批名为“湘黔滇旅行
团”,由几位教师带领近三
百名学生从长沙出发,步行
三千多里,历时68天抵达昆
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书生
长征,而闻一多正是其中一
位教师。
有人不解他为何要参加
一路颠簸凶险的旅行团,闻
一多严肃地说道:“国难期
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
,再者我在15岁以前,受着
古老家庭的束缚,以后在清
华读书,出国留学。回国后
二直在各大城市教书,过的
是假洋鬼子的生活,和广大
的农村隔绝了。虽然是一个
中国人,而对于中国社会及
人民生活,知道得很少,真
是醉生梦死呀!”
我来到哈尔滨、走进哈
工大亦是在向这一段往事致
敬。因为生命中的因缘际会
,我在哈尔滨工作了两年有
余,并在这里度过了我具有
纪念意义的35岁。一脚踏上
这片丰沃的黑土地,我有幸
认识祖国的大东北,在北国
冰城哈尔滨,更有幸遇见今
日哈工大的一群人,开始了
一段艰苦却情感丰沛的旅途

上这旅途吧。且让这旅
途结下的一些花果,成为为
这一段伟大的校史作注的浅
显易懂的故事集。
本书的内容来源于我的
多次实地采访和哈工大提供
的大量资料。我在写作过程
中由衷地感佩哈工大为编撰
校史、延续魂脉付出的艰辛
而卓越的努力,并由衷地祈
望这项工作能继续推进下去
。本书引用了一些史料与文
件的原文和一些哈工大老领
导、老校友回忆文章。在尊
重原文的基础上,我对不影
响原文表述意思的个别字词
和标点符号按照惯用表达进
行了修改。
我想在这里感谢我的母
亲,她为我做了大量枯燥无
味的基础性材料整理工作。
特别是她从老家地下室积灰
的杂物堆里奇迹般地翻出了
放置多年的由里叶永烈老师
编著的《科学家故事100个
》,对本书文本所追求的定
位——严谨、求实、浅显、
科普、耐读、感情丰沛、关
照作为个体的人——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叶老师
那本饱经沧桑的旧书仿佛也
成了一段历史的回响,因为
我小时候对很多科学家的了
解就是自它而始。书的封面
缺了一角,页脚卷了起来,
定价只有0.75元,上面还留
着我读小学时的胡写乱画。
从2016年我的第一本书
出版算起,我在写作一行出
道已有八年。八年时间里,
精彩页
1950年的历史分野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59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曾经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旧址。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旧校舍是中东铁路建成后的副产品,也是列强铁爪企图伸向中国腹地扩张势力范围的岁月见证。
一条街以外,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旧址至今矗立,然而如今它已是哈尔滨铁路局的办公场所。从中东铁路到人民铁路,并不是简单地承继,而是历史沧桑与人间正道的必然归宿。
哈工大博物馆的很多藏品背后,都有孤高而冷峻的学术故事,静静地等待着历史之门的开启。也许就是在一张张黑白照片拍下的那一瞬间,历史就泾渭分明地呈现出过去和未来的分野。在二楼的一个展柜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摊开来,一行行工整的公式透着一种十四行诗般的美感。这本教学笔记在被用作全国高等学校的教材以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电工基础》。我们的故事,便从这本教学笔记的主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电工基础教学创始人之一俞大光开始讲起。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俞大光在哈工大的执教生涯便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个时候,在“铁将军”的名号尚未出世时,哈工大“八百壮士”的先声便已经开始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两件事情的发生,使1950年成为俞大光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接收旧高校的同时,提出要学习苏联经验,全面改革教育、教学工作。1950年,时任武汉大学电机系讲师的俞大光,被学校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学习。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的6月7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并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这一事件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后来,6月7日被定为哈工大的建校纪念日。
站在命运交叉口的俞大光和来到研究班的各位同学并不知道这次学习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知道,进修目的很明确,他们是作为新中国的教师来培训的,因此这一进修班的确切名称为“师资研究班”。
来到哈工大,俞大光首先要过的就是俄语语言关。按照哈工大的教学计划,师资研究班的学生们要用一年多的时间,达到基本上能听、说、读、写的“四会”要求,并掌握适量的专业词汇,此后还要学习专业俄语,在这之后,才能听懂苏联专家讲授专业知识。
29岁的俞大光感觉自己成了文盲——俄语老师全都是苏联侨民,学校内部的日常生活用语是俄语,室外挂的牌子标识也只有俄语名称,因此不会俄语的进修生们,连上厕所都找不到地方。令俞大光印象深刻的是,哈工大校外有一个秋林公司,是师生们购物的主要去处,但那里的售货员只说俄语,商品的标签上也只书写着俄文。
种种遭遇让俞大光和同学们痛下决心,要尽快学会日常俄语。到了第二学年,按系分班后,被分到电机系的俞大光和同学们每人借到一套影印的苏联教材《电工基础》作为专业教材。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俞大光的任务是和另外四名进修生一起,精读借到的苏联教材,并合作将其译为汉语以资出版,并向全国推广。
接到这一任务后,俞大光和同学们已经预见到,这部教材的汉译本很可能被审定出版,然后推荐给全国高校,影响面很大,因此必须确保精读和翻译质量。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