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蒙求》是一本以介绍历史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蒙学读物,由唐朝李翰编著。共2384字,收录592个历史掌故。全书按韵编排,四言成一短句,逐联押韵,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神话、寓言等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外事、艺术、方术、习俗等等各个方面。故事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百家,还涉及到诸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等。 在历史上,《蒙求》对童蒙教育做出过极大贡献。其中很多人物故事也成为后来《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取材的来源。对于现代读者,读《蒙求》基本上就掌握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不必再皓首穷经地重新搜求。 《童蒙须知》为南宋朱熹所写的启蒙读物。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读书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了详细规定。如“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仅仅诵读,决不能记”。 “读书有三到”这条入选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 《蒙求》和《童蒙须知》都是重要的蒙学读物,且两篇字数相对较少,所以合到一起编写,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 目录 目 录 蒙求 前言 上卷 中卷 下卷 童蒙须知 前言 原叙 衣服冠履第一 语言步趋第二 洒扫涓洁第三 读书写文字第四 杂细事宜第五 序言 《蒙求》前言 《周易·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所以,人们将幼童称为“童蒙”,教育儿童即为“训 蒙”,儿童教育的学问就是“蒙学”。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尤重儿童教育。在童蒙教 育上,中国人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其重要 的指导思想是雅制原则。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云 :“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 成彩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意思就 是,无论人们各自的禀赋如何不同,但开始对其进行教 育时都要持谨慎的态度。就像打家具、染丝帛,开始时 的做法决定着事情成功与否。等家具做成、色彩染定, 想再改动,那可就难了。童蒙教育是一样的道理,在开 始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雅正的内容。刘勰将儿童教育 比喻为“斫梓染丝”,确实非常恰切。蒙学核心就是在 开始的时候用雅正的知识教育孩子,从而让其大志早立 ,格调高雅。 因此,一套优秀的训蒙教材至关重要。数千年来, 社会精英们一直致力于蒙学教材编写,代不乏人,名著 迭出。如《汉书? 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 史官教学童书也。”再有,李斯的《仓颉篇》、黄门令 史游的《急就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以及大家 熟知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等,以上这些都是饱学之 士的辛苦之作。 蒙学教材的编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中华文明 五千年,历史悠久,对于初学者来说,将卷帙浩繁如烟 海的古籍一一读过,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童 蒙教育,尤其是偏重于历史知识教育时,亟需删繁就简 ,举重若轻,又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教材,以使学习 效果事半功倍。在此背景下,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这本《 蒙求》。《蒙求》作者李瀚。关于李瀚的生平,史书记 载不详。近现代学者们钩沉发覆,接力推演,勾勒出其 生平的大概轮廓。李瀚,唐朝赵郡安平(今河北衡水安 平)人,与李德林、李百药父子同宗。曾寓居宋州、饶 州、洛阳、阳翟等地,先后出任县尉、侍御史、信州司 仓参军、左补阙等职。其编撰的《蒙求》一书,书名取 意于《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求》全文2384 字,共收录约600 个历史掌故 。全书按韵编排,从切韵东字起,逐联押韵,每韵四字 。上下两句对偶,基本上每句各讲一个典故。也有少量 句子讲同一个故事,如“鸣鹤日下,士龙云间”和“王 俭坠车,褚渊落水”等条。前后两个典故以类取事,事 件性质或人物类型相近或相反,前后形成互文,便于理 解,并打破人物所处或事件所发生的时间限制。如“王 戎简要,裴楷清通”,是对王戎和裴楷个性的介绍;“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是对谢安和王导品德的赞赏;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是对萧何和叔孙通制定律法 和礼制的记载;“时苗留犊,羊续悬鱼”,是对时苗和 羊续清廉的褒扬;“鲍靓记井,羊祜识环”,记载的是 鲍靓和羊祜前生往世的玄幻故事等等。 《蒙求》内容涵盖不同时期的人物、历史、神话、 寓言等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外事、艺术、方术 、习俗等等各个方面。故事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 百家,还涉及诸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等。《蒙求》内 容虽取材广泛,但更多的是取自信史,以历史人物和相 关故事为主,涵盖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 学家、艺术家等。如“枚皋诣阙,充国自赞”“仲宣独 步,子建八斗”“马良白眉,阮籍青眼”“谢安高洁, 王导公忠”“管宁割席,和峤专车”“颜回箪瓢,仲蔚 蓬蒿”等等,介绍了这些人物的突出事迹和主要性格特 点。 除了信史中的人物形象,《蒙求》还收录不少神话 传说和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及事迹。如“杨生黄雀,毛宝 白龟”“武陵桃源,刘阮天台”“雍伯种玉,黄寻飞钱 ”“栾巴噀酒,偃师舞木”“女娲补天,长房缩地”等 故事。 概言之,该书是历史典故汇编,是传统故事大全, 内容来源于文史哲古籍并萃取其中重要典故汇编而成。 《蒙求》可谓一部简写版的唐前史,千年历史同台演出 ,数百人物顺次出场,美丑忠奸,任人评判。需要注意 的是,书中难免会有一些封建、迷信之类的内容,不符 合现代价值观。 《蒙求》成书后,迅速流行于世,在唐朝当时即为 人所重视。著名文学家李华为之作序,饶州刺史李良欲 将其推荐给玄宗皇帝。 李华被同时代人赞为“一代文宗,名望夙著”,他 为《蒙求》作序说:“安平李瀚著《蒙求》一篇,引古 人言行美恶,参之声律,以授幼童,随而释之,比其终 始,则经史百家之要,十得其四五矣。推而引之,源而 流之,易于讽诵,形于章句,不出卷而知天下,其《蒙 求》哉!” 唐天宝五载(746),饶州刺史李良上表朝廷,推 荐李瀚及《蒙求》一书,评价李瀚为“学艺淹通,理识 精究”;评价《蒙求》曰:“撰古人状迹,编成音韵, 属对类事,无非典实。”并且强调《蒙求》对童蒙的教 育效果非常显著,“瀚家儿童三数 导语 《蒙求》全文2384字,收录约600个历史掌故,涉及人物众多,故事主题多样,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外事、艺术、方术、习俗等等各个方面。故事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百家,还涉及诸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等。《蒙求》所选素材,是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芟除烦冗,采摭到的精华,它们以点阵的方式勾勒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轮廓。作为蒙学经典,《蒙求》中的大量历史典故,为儿童日后的读书写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南宋大儒朱熹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因此亲自编写了《童蒙须知》这一本训蒙教材,培养儿童的礼仪规范、生活习惯。内容包括“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以及“杂细事宜”等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朱熹礼仪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切实可行的儿童行为规范。 精彩页 王戎简要①,裴楷清通②。 【注释】 ①王戎(róng)简要:王戎,字濬(jùn)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魏晋高门琅邪王氏,“竹林七贤”之一。王戎谈话做事简明扼要,认知事物能切中要害。据《晋书·王戎列传》,王戎幼时与同伴玩耍,见道旁李树果实满枝,众孩儿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无动于衷。别人问其缘故,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之果然。简要,简略扼要。 ②裴楷(kǎi)清通: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据《晋书·裴楷列传》,朝廷吏部郎职位空缺,晋文帝向锺会征求合适人选,锺会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晋文帝最终任用裴楷。裴楷学识渊博,能将学问和生活融会贯通。晋武帝初登帝位,抽签求问在位年限,结果抽得的数字为“一”。晋武帝大为不悦,群臣失色。裴楷启奏说:“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于是晋武帝转而心花怒放。清通,清明通达。 【译文】 王戎谈话做事简明扼要,直切要点;裴楷则精通义理,做事通达。 孔明卧龙①,吕望非熊②。 【注释】 ①孔明卧龙:孔明,指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蜀汉丞相。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早孤,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就带着诸葛亮到任上。诸葛玄去官后,又带着诸葛亮投奔荆州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垄亩。当时刘备屯兵新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评价他为“卧龙”,建议刘备亲自去拜访。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打动诸葛亮,愿为汉室驰驱。刘备感叹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在诸葛亮辅佐下,蜀与魏、吴鼎立对峙,三分天下有其一。 ②吕望非熊:吕望,即吕尚,亦称姜尚、姜子牙。先祖曾经担任四岳之职,辅佐大禹治理水土而有功。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年八十而钓于渭水之上。一次,文王行将出猎,先卜一卦,卦上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罴,熊的一种。出猎果然遇到姜尚,交谈后文王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此敬称姜尚为“太公望”,又称“吕望”。太公望率兵伐纣,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封地于齐。 【译文】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是条蓄势腾飞的卧龙,辅佐蜀汉三分天下有其一;吕望钓于渭水,被文王“猎获”,佐助周朝奠定八百年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