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宗旨在于促进文明行为,并以提升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为其立法目的。本书以文明行为促进立法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道德法律化的一体两面入手,论证文明行为立法的必要性和调整范围,进而探寻文明行为立法的依据、模式与原则。同时,本书对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本土资源展开考证与分析,并通过对文明行为促进地方法规文本进行抽样分析,包括对著者所参与的某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个案考察,以求提出解决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现存主要问题的有效路径,为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邵慧峰,1977年出生,辽宁阜新人,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文化和党内法规学,主编教材1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道德法律化视角下的文明行为促进立法 第一节 道德法律化之辩 一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分析 二 道德法律化的历史考察 三 道德法律化的现代实践 第二节 文明行为立法的必要性 一 文明行为的界定 二 文明行为立法的法理基础 三 文明行为立法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明行为立法的调整范围 一 宏观公共领域中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 二 微观公共领域中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 三 网络空间公共领域中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 四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交织的生态文明行为 五 私人领域中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 第二章 文明行为立法的模式选择与立法原则 第一节 文明行为立法的法律依据 一 文明行为立法的宪法依据 二 文明行为立法的立法法依据 三 文明行为立法的其他法律依据 第二节 文明行为立法的模式选择——促进型立法 一 促进型立法的界定 二 文明行为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结合的进路 第三节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 不抵触上位法原则 二 可操作性原则 三 倡导、鼓励与禁止性规范相结合原则 四 界限原则 第三章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本土资源 第一节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与德治的现代传承 一 传统德治的基本内涵 二 德治与法治的融合 三 德治在文明行为促进立法中的展现 第二节 儒、道、法思想对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启示 一 早期儒家礼法观的深远影响 二 老子道德观带来的启示 三 法家思想的现代性解读 第三节 民俗习惯的双向作用 一 民俗习惯的规范性功能 二 法律与民俗习惯的博弈 三 民俗对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影响 第四章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地方立法实践 第一节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拓展了地方立法的广度与深度 一 对地方立法主题的扩充 二 对地方立法治理效应的扩展 三 突破“景观式立法”的困境 第二节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对地方立法质量提升的助推 一 提高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水平 二 在立法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 推动地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二十部文明行为地方法规的文本分析 一 样本的选取 二 法规文本的体例结构分析 三 法规文本的内容分析 第四节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 形式主义困境 二 创新性不足 三 “不抵触”原则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背景 一 盘锦市情 二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实践基础 三 立法起草团队的组建和第三方立法的优势 第二节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经过 一 考察与调研 二 意见征求与研讨论证 三 数易其稿 第三节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立法工作的创新之处 一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特色与亮点 二 立法经验的总结 附录一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送审稿 附录二 《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省人大批准稿) 附录三 已出台的各地文明行为促进立法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