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作为投资者,怎么做出“高深莫测”的投资决策吗?人生的过程是一个理财的过程,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你的钱放对位置了吗?你知道钱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吗?你知道怎么用简单的金融理论去解释当前风云突变的国内外经济热点吗?……凡如此类,都是金融学的问题。金融学不仅伟大得可以撬动美国乃至地球,而且还非常有趣。金融学是一门人人都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陈思进编著的《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我们将带你畅游金融学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陈思进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知道作为投资者,怎么做出“高深莫测”的投资决策吗?人生的过程是一个理财的过程,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你的钱放对位置了吗?你知道钱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吗?你知道怎么用简单的金融理论去解释当前风云突变的国内外经济热点吗?……凡如此类,都是金融学的问题。金融学不仅伟大得可以撬动美国乃至地球,而且还非常有趣。金融学是一门人人都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陈思进编著的《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我们将带你畅游金融学的世界。 内容推荐 《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由陈思进编著。 《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简介: 金融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你娶什么样的妻子,嫁什么样的丈夫。建立什么样的家庭关系,生活得是否有尊严。知名金融专家陈思进,带领我们发现财富的密码。 由于股市说穿了是个零和游戏,而我们一旦参与这场游戏,就要付出各种费用。于是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只有玩“OPM”(OtherPeople'sMoney,别人的钱)才是玩股票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目前,中国房市中的价格已高到让交易无法继续的地步,不过幸运的是。中国还没有像美国那样,在金融领域实行全面证券化。但是中国已经打开了大门。国际金融资本已然大举挺进中国市场,它们将一如既往,在获得利润后转身离去。事实上,国际金融霸权早已在中国房市上掠劫了一波财富,那么在游说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之后。情况将如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读懂华尔街的财经新闻 1.没有新闻,那就是好新闻(1) 2.没有新闻,那就是好新闻(2) 3.金融常识为王 4.投资和投机 5.投资什么回报最稳定最高 6.市场具体走势无法准确预测 7.通胀之后必然通缩 8.全球市场崩盘的解读 第二章 华尔街永远稀缺货币 1.货币,金融问题的根本 2.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3.银本位的发展与衰落 4.英镑的崛起 5.美元独霸的黄金时代 6.美元的“中年危机” 7.好处我独享,风险你买单 8.美元货币的贬值策略 9.美国故伎重演 10.中国转型迫在眉睫 11.人民币正走向国际 12.人民币升值最大的赢家——美国 13.量化宽松行动 14.美元的量化宽松对人民币的影响 第三章 华尔街的恶作剧——期权期货及其他 1.阳谋非阴谋 2.狼群总跟肥羊走 3.财经高杠杆——当代炼金术 4.保证金账户 5.卖空风险无限大 6.期权合约 7.期货 8.期指 9.定价权 10.闲话掉期交易(1) 11.闲话掉期交易(2) 12.闲话掉期交易(3) 13.外汇市场 第四章 华尔街的猫腻儿 1.由巴菲特涉嫌内幕交易谈起 2.资本市场诚信危机 3.如何玩翻中国房市 4.华尔街高额利润的来路(1) 5.华尔街高额利润的来路(2) 6.试图控制风险(1) 7.试图控制风险(2) 8.试图控制风险(3) 9.金融创新为哪般 10.用别人的钱才能稳赚大钱 第五章 华尔街的神话传奇 1.金融“神话”改变华尔街 2.当公平交易被打破之后 3.纽交所的诞生与繁荣 4.银行业恐慌催生美联储 5.私有银行遏制“大恐慌” 6.美国第一个央行的短暂命运 7.美国第二央行“被杀” 8.华尔街与美联储的“亲密”关系 9.股市崩盘引发“大萧条” 10.谁能驯服华尔街这匹“野马” 第六章 华尔街的大鳄与走近华尔街的亿万富翁 1.电视名人安德森·库帕(1) 2.电视名人安德森-库帕(2) 3.女继承人凯莱-范德比尔特 4.洛克菲勒家族“富过三代”的秘诀(1) 5.洛克菲勒家族“富过三代”的秘诀(2) 6.洛克菲勒家族“富过三代”的秘诀(3) 7.影响欧美“富二代”之教育 8.特立独行的小肯尼迪 9.巴菲特的子女们 10.一位令人唏嘘的富家女 11.富豪炼成术 12.官N代林顿和他的华人妻子(1) 13.官N代林顿和他的华人妻子(2) 14.亿万富豪的生活理念 15.富翁谈“涓滴理论” 16.富翁迷信般信任的投资大师——沃尔特-施洛斯 第七章 漫谈欧美的金融监管 1.欧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2.金融监管成共识 3.解密美国《1933年证券法》 4.《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约束力 5.“10b-5”规则的广泛应用 6.证券交易,“买者自负”? 7.安然破产,催生《萨班斯法案》 8.将安然带入坟墓的“秘密” 9.证券化,加速了次贷危机爆发 10.《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立与废 11.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性变革 12.金融监管的全球化 13.跨国界金融监管 14.西门子在希腊的贿赂黑幕 15.洗钱天堂之门不会常开 试读章节 没有新闻,那就是好新闻(1) 首先,在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喜不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财经新闻,并且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更要关注国际的。因为这些年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已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村里——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有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财。说白了,财经新闻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 然而,每天,甚至每时每刻,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的财经新闻犹如潮水向我们涌来,我们该关注哪些新闻呢? 记得我刚到美国时留意到,中美两国所播报的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时国内电视、电台的新闻—般都是特大喜讯,全都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消息。而打开美国的电视、电台,新闻里所谓的突发爆炸性新闻,不是杀人就是放火,不是抢劫银行就是偷盗汽车;财经新闻也是愁云惨淡,不是失业率又高了,就是股市又下跌了。 美国不是超级经济大国吗?好莱坞、华尔街是美国的象征,科技文化领先于全球,为什么媒体到处传播着坏消息?难道就没有一条值得报道的特大喜讯?于是,在大众传播学的课堂上,我忍不住请教了教授。教授解释说:“你听说过这句话吗?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社会稳定是常态,这类新闻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杀人、放火这类非常态事件,才会被当作新闻报道出来。新闻就是要报忧不报喜,因为喜本该是常态,不足挂齿。”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常听美国人说: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为了进一步理解这句话,我还特意查询了它的出处。这句在美国众所周知的短语,源于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1616年)说过的话:没有消息要胜过邪恶的消息(“N0newsisbetterthanevilnews.”)。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句短语被后人用来形容在恶劣的情况下,比如战争或瘟疫,如果没有失去亲人的坏消息,这就意味着是好消息! 其实看财经新闻也一样,大家要特别留意坏消息,“好消息”根本不用去关注,.因为“好”是常态,是理所当然的,比如生产力提高了,GDP和人均收入都增加了。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做到这些是应该的。与此同时,任何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地来观察,即便在“好消息”中,我们也必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其“坏”的一面。以此来推论,对于“坏消息”我们就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做最好的许愿,做最坏的准备。 多年来,美国人好日子过惯了,太乐观了,他们向来只做最好的许愿,做最好的准备。这几天,美国的电台、电视、报纸、杂志又在报导8月2日美国国债上限的新闻,是近年来最坏的消息。美国的国债上限是14.29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GDP的90%。如果几天之后美国国会依然无法就提高国债上限的问题达成协议,届时不能通过借新钱来还旧账的美国,将面临国债违约的风险。 我们应该怎样来解读这条坏消息呢? 一听美国国债违约,好些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元将随之崩溃,于是便把美元换成黄金来避险,立刻引发金价大幅上升,已飙升至每盎司1600美元的历史新高。 其实很多人把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淆了。美国国债是指美国财政的收支信用,一旦违约,即意味着暂时没钱还债了;而美元是美联储的信用货币,只要美联储的货币信用不垮,美元的风险是有限的。如果美债限额持续不断地提高上限,美联储就不得不通过增发货币(美元)来购买美国国债,这就像给猪肉注水那样,“注水”之后的美元,正是这些年美元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美债违约和美元崩溃非但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是负相关的。一旦美债违约,就意味着美元不再“注水”了,美元将立刻走强,而金价就可能大跌了。很显然,美债违约之后美国将不能借贷消费了,但债还是要还的,结果就只能勒紧裤腰带,就像当年我们还苏联的欠债一样,赚100美元顶多能用50美元。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终将会有那一天。 没有新闻,那就是好新闻(2) 这些日子,全世界最大的坏新闻莫过于担忧美债违约了。因为美债一旦违约,在短期内的危害将大大超过金融海啸引发的金融危机。 关于美国国债的问题,那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只要仔细计算一下便可得知,如果美国国债上限提高到16万亿美元,那么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2万多亿美元,除去支付国债的利息1万亿美元后,想维持正常的政府运作都很艰难。眼看美国国债距16万亿美元的上限只有一步之遥了,就像所有泡沫一样,美国国债的泡沫被刺破(违约)是早晚的事。即使这次民主党与共和党达成协议,将国债上限再次提高,也不过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这些年来,美国人是赚100美元用145美元,从房子到车子,从电脑到高档家具再到家用电器,都是借债买的,因此而债台高筑。所以奥巴马说:“美国把子孙的钱都用完了……”一旦债务违约,就不能再借了,也借不到了。俗话说:“借钱还债,天经地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虽然违约不等于欠债不还,但需要拖延偿还债务的期限。假如不在约定的期限内还钱的话,今后谁还敢借给你?P2-4 序言 你知道作为投资者,怎么做出“高深莫测”的投资决策吗?人生的过程是一个理财的过程,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你的钱放对位置了吗?你知道钱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吗?你知道怎么用简单的金融理论去解释当前风云突变的国内外经济热点吗?……凡如此类,都是金融学的问题。金融学不仅伟大得可以撬动美国乃至地球,而且还非常有趣。金融学是一门人人都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我们将带你畅游金融学的世界。 近几年,电视上,网络上,都在经常性地向百姓介绍理财的技巧和方法,出现最多的两个词儿——“投资”和“投资者”,好像只要买入任何资产或任何证券就是“投资”;只要涉足金融市场,就叫“投资者”。就此触发了我特撰文“如何读懂财经新闻”,特别强调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其意图是提醒普通百姓,要懂得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是否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经济金融,不仅要关注国内的,还要关注国际的。这些年来,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有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财。说白了,经济金融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于是,有关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货币、金融问题的根本,以及美元贬值策略、中国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人民币走向国际等系列文章,便应运而生了。 众所周知,在通货膨胀的年代,借钱消费是明智之举。因为从银行借来的钱很值钱,偿还的却是贬值了的钱,因为通货膨胀侵蚀了金钱的价值。举例来说,当你去银行签下一纸买房合同,银行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购买力被稀释,而你却大获全胜,因为你够精明,懂得以负债来抗衡通货膨胀。这也是银行一直以来宣传的“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借贷消费模式。 但是请别忘了,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借钱是需要偿还利息的,他们以“贷款是最聪明的做法”来引诱借贷消费者,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实证:当时,全社会都以为进入房市有利可图,有的人为了获取房贷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出具假证明,心甘情愿被银行收取高额利息,因为他们相信,投入房市的收益一定会超过银行的贷款利息。 然而,只要你的资金链断裂,银行清算你获得“收益”的时候也就到了。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你因失业无法偿还债务时,银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你的房产,谁叫你借钱不还的? 所以,我们在投资之前,首先要树立“投资理财首先保值,其次才是增值”的正确观念。只要你的投资回报能跑赢物价变动指数(CPI),就守住了财富,那你就是胜利者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