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作者应星)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教育部资助项目“弱势群体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和香港乐施会的支持。
本书的部分内容曾在《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洪范评论》、《领导者》、《政法论坛》、《开放时代》上发表。
书中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群体抗争行动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转变,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1990年代以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中心性问题,《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通过几个案例的深入比较分析,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群体抗争行动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转变,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作者应星认为,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目前社会矛盾虽然突出,但政治仍保持稳定。为了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消除“不稳定幻象”,形成关于社会稳定的新思维;缓解维稳工作的压力,形成宽松和理性的问题解决氛围;破除僵硬的维稳机制,形成以利益均衡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矛盾化解新模式。
鸣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作为社会行动范畴的“气”: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
第三章 中国当代抗争政治的结构背景:“气”的凝聚
第四章 依法抗争案例的过程叙事
第五章 “气”的初始释放与草根领袖的生成机制
第六章 “气”的加压与草根行动者的组织策略
第七章 依法抗争的行动策略:“气”的导引
第八章 群体性事件:从“气”到“气场”
第九章 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