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德格尔的最后之神(基于现象学的未来神学思想)(精)/未来哲学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张静宜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德格尔从“纳粹校长”的政治现实中回撤,先后写下了八个文本,并在遗嘱中约定需等他离世后才能出版,为这些文本覆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海德格尔为什么生前不愿意出版这些文本?“最后之神”的思想内涵到底是什么?海德格尔为什么要谈“最后之神”?本书尝试通过对“最后之神”概念的多维度阐释,找出其思想渊源,为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给出方向性指引。 作者简介 张静宜,1973年生,湖北武穴人。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同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南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乡创新设计院常务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兼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海德格尔哲学、基督教神学、日本京都学派思想。中国致公党成员,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区政协人资环境委副主任。 目录 终结,开端,在路上 (序一) 最后之神与四重整体(序二) 最后的人与最后的神(序三)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哲学论稿》中的最后之神 第二节 最后之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 海德格尔神学思想的路径考察 第一节 海德格尔论现象学与基督教神学 第二节 从形而上学的上帝到神性的上帝 第三节 天、地、人、神与最后之神:显隐与差异 第二章 最后之神的思想来源:否定神学传统 第一节 西方否定神学思想及其历史传承 第二节 海德格尔否定思想的文本考察 第三节 否定神学与哲学:从谢林到海德格尔 第四节 海德格尔与京都学派:东西方否定思想的亲缘与印证 第三章 通向最后之神的路标:从现象学出发 第一节 从时间到时间性 第二节 从历史到历史性 第三节 时间一空间与最后之神 第四节 海德格尔与历史主义:误解与批评 第四章 从上帝之死到最后之神 第一节 从向死而生到上帝之死:来自虚无主义的神学否定 第二节 哲学的时代变迁:从希腊诸神到最后之神 第三节 本有、存有与最后之神 结语 第一节 20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运动 第二节 海德格尔与20世纪基督教神学 第三节 最后之神:一种朝向未来的神学思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最后之神 序言 尼采晚年不断构想一种“ 未来哲学”,写了不少多半 语焉不详的笔记,并且把他 1886年出版的《善恶的彼 岸》的副标题立为“一种未 来哲学的序曲”。我认为尼 采是当真的——哲学必须是 未来的。曾经做过古典语文 学教授的尼采,此时早已不 再古典,而成了一个面向未 来、以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 为“思眼”的实存哲人。 未来哲学之思有一个批 判性的前提,即对传统哲学 和传统宗教的解构,尼采以 及后来的海德格尔都愿意把 这种解构标识为“柏拉图主 义批判”,在哲学上是对“理 性世界”和“理论人”的质疑 ,在宗教上是对“神性世界” 和“宗教人”的否定。一个后 哲学和后宗教的人是谁呢? 尼采说是忠实于大地的“超 人”——不是“天人”,实为“ 地人”。海德格尔曾经提出 过一种解释,谓“超人”是理 解了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 人,他的意思无非是说,尼 采的“超人”是一个否弃超越 性理想、直面当下感性世界 、通过创造性的瞬间来追求 和完成生命力量之增长的个 体,因而是一个实存哲学意 义上的人之规定。未来哲学 应具有一个实存哲学的出发 点,这个出发点是以尼采和 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欧洲现代 人文哲学为今天的和未来的 思想准备好了的。 未来哲学还具有一个非 种族中心主义的前提,这就 是说,未来哲学是世界性的 。由尼采们发起的主流哲学 传统批判已经宣告了欧洲中 心主义的破产,扩大而言, 则是种族中心主义的破产。 在黑格尔式欧洲中心主义的 眼光里,是没有异类的非欧 民族文化的地位的,也不可 能真正构成多元文化的切实 沟通和交往。然而在尼采之 后,形势大变。尤其是20世 纪初兴起的现象学哲学运动 ,开启了一道基于境域一世 界论的意义构成的思想视野 ,这就为未来哲学赢得了一 个可能性基础和指引性方向 。我们认为,未来哲学的世 界性并不是空泛无度的全球 意识,而是指向人类未来的 既具身又超越的境域论。 未来哲学当然具有历史 性维度,甚至需要像海德格 尔主张的那样实行“返回步 伐”,但它绝不是古风主义 的,更不是顽强守旧的怀乡 病和复辟狂,而是由未来筹 划与可能性期望牵引和发动 起来的当下当代之思。直而 言之,“古今之争”绝不能成 为未来哲学的纠缠和羁绊。 在19世纪后半叶以来渐成主 流的现代实存哲学路线中, 我们看到传统的线性时间意 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进步 意识已经被消解掉了,尼采 的“瞬间”轮回观和海德格尔 的“将来”时间性分析都向我 们昭示一种循环复现的实存 时间。这也就为未来哲学给 出了一个基本的时间性定位 :未来才是哲思的准星。 未来哲学既以将来一可 能性为指向,也就必然同时 是未来艺术,或者说,哲学 必然要与艺术联姻,结成一 种遥相呼应、意气相投的关 系。在此意义上,未来哲学 必定是创造性的或艺术性的 ,就如同未来艺术必定具有 哲学性一样。 我们在几年前已经开始 编辑“未来艺术丛书”,意犹 未尽,现在决定启动“未来 哲学丛书”,以为可以与前 者构成一种相互支持。本丛 书被命名为“未来哲学”,自 然要以开放性为原则,绝不 自限于某派、某门、某主义 ,也并非简单的“未来主义” ,甚至也不是要把“未来”设 为丛书唯一课题,而只是要 倡导和发扬一种基本的未来 关怀——因为,容我再说一 遍:未来才是哲思的准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