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天意怜幽草:董乃斌讲李商隐》中,著名学者董乃斌带领读者领略李商隐的诗情与才华,探索李商隐优美丰富的心灵世界。从他的身世讲起,深入义山的内心世界,欣赏义山的艺术境界。 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一席的李商隐,在晚唐社会中只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一个半生漂泊于各大节镇幕府中靠卖文为生的“下僚”,其政治地位是卑微的、悲剧性的。但是,艰难困苦和备受驱使、压抑的生活不但未能扼杀,相反却锤炼了他的艺术才能,从而玉成了他精湛高超的诗歌艺术。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好读,有学者的深度、作家的文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文普及型读物。 作者简介 董乃斌,男,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长期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唐代文学,著有《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文化紊流中的文学与文士》等学术著作及中篇小说《琴泉》、学术随笔《陋室之鸣》等。 目录 小引 第一辑 第一章 李商隐,诗神的宠儿 第二章 玉谿诗,优良的史镜 第三章 义山诗风的演变轨迹 第二辑 第四章 千姿百媚草木篇 第五章 寄恨抒愁大自然 第六章 亦仙亦道女性美 第七章 包蕴密致与精粹幽微 第八章 灵魂深邃的表征——李商隐的“无题”诗 第九章 凄清感伤——诗歌语言的基调 第十章 典故——浓缩的符号 第十一章 诗歌韵律——不用音符的乐曲 第十二章 樊南四六与玉谿诗风 第三辑 第十三章 玉谿诗与戴望舒 第十四章 玉谿诗与何其芳 小结:说不完的李商隐 序言 “往古之时,丛木日林。 ” 在一本文集的小引中, 海德格尔这样起笔。 他说:“林中有路,每入 人迹罕至处,是为林中路。 ” 他叮嘱人们,那些路看 似相类实则迥异,只有守林 人认得。 由此亦可想见,认识些 诚实的守林人有多幸运。 而幸运自该分享。 于是有了这部丛书。 这是守林人绘就的地图 。 带着它们,当可认识林 ,认识既显且隐的林中路。 董伯韬 二〇二三癸卯芒种将至 在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