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企改革三十年亲历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宗寒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原《红旗》杂志的编辑,由于工作的原因,作者有机会深入到全国许多地区和部门,调查走访了众多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而有幸目睹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了解了国企改革的伟大成就。本书即是作者对多年深入各地作调查时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作者在记录改革中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对所到之处的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奇闻轶事也作了生动的描述。本书具有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三部分,前两部分是对六省市上百家企业实地调查的真实反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了国企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人们是怎样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解决矛盾的过程。在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对我国国企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了综述,并对国企改革中一些地区、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和做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目录

引言 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1976年所见

1.全国计划会议

2.林乎加谈经济体制改革的弊病

3.为什么要改革

4.没有秩序的华北油田和忙乱的化工部

5.“什么计划不计划,看你本领大不大”

上篇 管理体制改革(1978一1995年)

一、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1.理论准备和不同认识

2.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原则

3.国有经济体制改革

二、改革起步:扩权试点

1.1979年初四川扩权试点

2.3市8企业试点

3.首都钢铁公司扩权后的发展变化

4.另一些厂的发展变化

三、企业活起来了

1.提出改革新措施

2.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湖北沙市

3.一时未见,刮目相看

4.全市企业活了起来

5.国有企业搞活带动整个经济活了起来

6.湖北改革初见成效

7.武汉市改革迈大步

8.长江改革的呼声

9.交通运输业的改革发展

10.军工企业改革也起步了

11.郑州市的商业体制改革

四、改组联合走新路

1.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之间的改组联合

2.精简机构,组建专业化公司

3.其他行业和地区的企业改组联合

五、一包就灵

1.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2.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新举措

3.以承包制为基本内容的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

4.承包生产经济责任制显出威力

5.承包为本

6.马胜利承包造纸

7.多种多样的承包形式

8.承包制中的矛盾

六、企业内部改革日益深化

1.满负荷工作法

2.满负荷工作法得到推广

3.“破三铁”

4.优化劳动组合

七、改革进入新阶段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理论上的争论

3.上海股份制试点

4.深圳股份制试点

5.其他地区的股份制试点

6.现代企业制度在大范围展开

中篇 改革不断深化(1996—2005年)

八、内蒙古行

1.缘起

2.车上

3.乌力吉主席一席谈

4.一个座谈会

5.两位银行行长发表意见了

6.七家企业各有千秋

7.厂长提出的几个问题

8.一家日子难过的厂

9.一家合资企业

10.核心是什么

九、到伊克昭盟、包头

1.包头路上

2.伊克昭盟

3.王林祥谈国企

4.5万元为什么变成6亿元

5.该大则大,宜小则小

6.黄河

7.包头一瞥

8.巨型神牛包钢

9.没有讨论清楚的几个问题

10.为什么亏损

11.给乌力吉的信

十、山东行

1.七八次电话催行

2.几位谋士

3.山东的改革进程

4.李省长接见

5.到平阴

6.平阴县的分类改革比较适当

7.长清观景

8.到章丘

9.到阳信

10.出卖国有企业的五种情况

11.出卖的后果和影响

十一、再去山东

1.到即墨市

2.王市长诉苦

3.四个厂四种情况

4.刁行长的分析

5.国家泊子村

6.即墨的专业市场

7.到蓬莱

8.园艺场和牧业公司

9.北沟镇

10.两个调查报告和一封信

十二、三去山东

1.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2.美丽如画的济南

3.一个“共和国长子”

4.一家国有控股企业

5.齐鲁制药厂的变化

6.“最优美的作品”是否还在继续

7.蓬勃发展的私有企业

8.会见老友

十三、河北行

1.为什么去河北

2.总体印象

3.新乐四策

4.井陉一日

5.两个典型

6.邯郸路上

7.赵国故都邯郸

8.一堆数字

9.两个股份制企业

10.广平县的女县长和农用运输车

11.加上耳朵的邱县

12.黄粱梦

13.张家口市提出的问题

14.4家工厂、2家商场观感

十四、安徽行

1.钉子

2.下车所见

3.扶优扶强,破产拍卖

4.遇阻

5.两家破产企业

6.两家好企业

7.当务之急是什么

8.到芜湖

9.破产文章的反映

十五、辽宁行

1.接到会议邀请

2.与华录集团总经理一席谈

3.鲅鱼港

4.门、窗、花

5.打算卖一半

6.到大连

7.大连企业的改革发展概览

8.一家动了大手术的大企业

9.一家厂为什么会起死回生

下篇 体制转型的思索

十六、国企改革的巨大成就

1.巨大成就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3.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十七、思考之一: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益

1.“必定输光论”

2.国有企业亏损的实际情况

3.国有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

4.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效益-

5.为什么国有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十八、思考之二:关于产权

1.“你们搞私有化吧”

2.国有经济的产权是否模糊

3.产权明晰的两重含义

4.明晰产权关系的几种方式

5.产权关系明晰的性质

6.产权关系明晰是重要的,但不能代替其他

7.回答几种观点

十九、思考之三:关于调整

1.用什么原则指导国有经济调整

2.能否根据“非公有制经济不愿办、无力办”的原则进行调整

3.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

4.调整应坚持的原则

后记

试读章节

3.一时未见,刮目相看

到沙市后,下车伊始,我迫不及待地到过去去过的沙市床单厂等几家企业了解情况。这几家厂过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年未见,它们有哪些发展变化呢?真是三秋未见,刮目相看,发展变化太大了。

沙市床单厂本是一个专产印花床单的中小型企业,年产值几千万元,职工不到500人。生产的床单以质量高,花色品种多,更新快闻名全国,产品在许多大中城市成为抢手货,是妇女们争购的对象,有一段时间凭票才能买到。这家厂的长处是重视设计。设计人员不多,但勤奋敬业,他们不是坐在设计室里设计,而是走出去,到大自然中找灵感,把大自然的美色绘制在床单上;走到群众中,听妇女、长幼的意见,根据不同行业、地区的不同文化传统和特点进行设计,体现男女长幼、不同地区和文化层次习惯的要求。还注重学习外国,借鉴外国的花色品种来丰富自己。当别的厂的产品还是老面孔的时候,他们却能不断拿出新东西,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又注重质量,布质厚重,颜色再洗也不掉色。但几年前厂房狭窄,工人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不得解决。

这次去看,正在建新厂房,厂房宽大,在我去过的印染厂中,还没有见过这么大厂房的。从西方进口的印染生产线正在安装,其中3台设备已投入生产。厂长说,印染线不久就将建好,建好后年产被单量将从目前的100万条上升到500万条。我担心产品的销路;厂长说,至少在10年内销路无问题。目前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量的1/5。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了,人口增长了,就会改善家居,购买床单、窗帘、桌布。除了国内市场外,还有国际市场。我们也不怕竞争,创出了牌子,同样的价格,大家都愿意买鸳鸯牌“满篮香”床单。不断创新,每年设计推出上百个新花色、新品种,宽幅、窄幅,单人、双人,适合城市的、适合农村的,适合中国的、适合国外的,高、中、低档都有,品品都有特色,人人见了爱不释手。除床单外,还向别的方面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美化人们的家庭生活。

这个厂培养了自己的英文翻译和市场营销管理员。设计室新进了几个大专设计专业毕业的设计员,正在设计销往非洲的产品。中年女设计组长到江浙二带采风去了,他们要进一步开拓江浙一带的市场。厂里规章制度严格,生产繁忙,一切井井有条。厂区绿化了,黑板报很醒目。早已建了污水净化池,净化水得到重复利用,既减少了污染,又降低了水电成本。新的印染线上去后,污染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自主权扩大,年留利几百万元,厂长满脸含笑,掩饰不住的欣喜与高兴。他说,过去,一切得听上面的,大小事都得向公司、市政府请示;手脚被捆住了,什么都不能干,想干也无能力干。尽管百货站排队向我们订货,百货公司的汽车排队到厂里拉货,由于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权力和能力,无货可供,无货可拉,大好市场眼睁睁地失去,干着急。改革以后,大小事我们可以自己做主。本来就应该这样。政府、公司并不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你放手让厂自己管,给权给责,我们一定会管得更好。管了多年的企业,企业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责任,会对国家负责,对市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把这四者的关系处理好。扩权两年,产值增长了30%,利润增长了50%。每年有几百万元留利,所以才有能力翻盖新厂房,增添新设备,扩大技术人员队伍,培养职工,治理污染,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职工每年有40%的人升级,另加发2个月的奖金,平均收入增长50%以上。

厂长提出二项要求:一是增加留利比重。现在企业创利90%上缴,留企业不到10%,太少。希望多留一些,不然还银行贷款难,债务重。折旧最好全部留给企业,用于设备更新。二是给企业出口权。出口由外贸部门控制,企业没有出口权,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从被单厂出来到沙市发电厂。  先看了电厂的环境。院子里的花园扩大了1倍。葡萄长出了绿叶,枝藤爬满架上。满园的花在盛开。花有几十种。橘子树已长得像模像样,去年每棵树结了16只橘子,每只重半斤,产量赶上了果园。大池中养满了密密麻麻的非洲鱼,小鱼池中养的是金鱼。花园由4位退休工人管着,边种花,边养老,除去开支,去年还剩6000元。这里是职工休息的好去处。除休息观赏外,花园还给全厂职工每人分了16斤鱼,并支援了云、贵、川等地一些非洲鱼苗。这里不仅是人的乐园,还是鸟的乐园,是蝴蝶与蜜蜂的乐园。常常有一些珍奇鸟类光顾,几位退休老者既喜欢它们来,又怕它们伤害果树。我去的时候见到了几只黄雀在枝上奏鸣,几只不知名的鸟儿一飞而过,看样子也是这里的常客。

阳光普照、万紫千红的花园代表着电厂的机制和生产发展的形势。发电能力和产值比3年前都上升了近1倍,利税也上升了1倍。每度电的平均能耗下降了20%。企业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留利达到上千万元。折旧使用权80%留给了企业。厂除用留利新添了发电机组外,还盖了一个俱乐部,为职工盖了二幢宿舍,改善了职工居住生活条件。职工工资和收入提高了近1倍。厂长说:改革以来,厂和职工得到了国有企业应有的权利、利益和实惠。企业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和国家政策安排生产和分配。扩权对公有制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企业留利仍少,税负太高,各方面乱收费、乱摊派过多。一些部门、单位打着各种旗号来要钱,不给不行,给又增加企业负担,也不合法,不知应该怎么拒绝对待。

相比较,沙市热水瓶厂变化不是太大。生产过程依旧,有些工序实现了单机机械化,但单机之间未联起来,凭经验手工操作的部分仍占很大比重。玻璃熔化炉和水瓶吹制工段炉火通明,火星四射,操作工人满脸是汗。这样的生产工艺不但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很不安全,而且也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瓶胆的废品率仍高,报废的玻壳堆积如山。这些报废的瓶胆,得打碎重新回炉,重新吹制,既费工,又费煤电,使消耗增加,成本加大。检测手段倒是有一些改进。我问厂长:热水瓶生产工艺为什么多年老是这样呢?有没有可能利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化,先在关键工序突破一下?厂长答:难。大改需要大量投资,钱不够。也没有人专门研究热水瓶自动化。问: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留利应该增加一些吧?答:我们这个行业本来利润率就不高,保本不亏已是万幸,想多创利难上加难,留一点利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只能一点点地改进。

厂展览室里摆了不少新试制的花色品种,十分惹人喜爱。可是投入市场的不多。我观察了沙市的商店和湖北其他地区的商店,只见货架上摆的仍是几十年前土里土气的老式热水瓶,见不到一件沙市热水瓶厂的新品种。有的商店虽有一些新品种,如小磅热水瓶、暖水杯等,可不是沙市产的,而是来自上海。我对这仑厂的发展前景有点担忧。

P32-35

序言

我国有近20万家国有企业,6000多万名国企职工,近30万亿元国有资产,国有经济每年上缴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高于60%。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居主导地位,起着关键和支柱作用。

过去,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高度集中、管得过死、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等弊端。1978年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改革,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趋革除,国有企业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负盈亏的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国有经济具有了新的动力和生命力,焕发出了新的巨大活力,一个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具有强大实力、活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导控制能力的国有经济体系呈现在人们面前。

改革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谱写了国有经济和整个中国特色牡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上下参与,群策群力,波澜壮阔,可歌可泣。

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有幸目睹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全国一些地区和部门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了解了国企改革的成就,改革中遇到的矛盾,以及人们是怎样从实际出发,出谋划策,开拓创新,解决矛盾,逐步建立起新体制的。调查中,除写了一些调查报告、文章及理论著作外,还随手记下了一些材料和见闻。这里记述的是其中较有典型性和兴味的部分。

记述此见闻,给自己定下两条规则:一是如实写,不求全,只摘其要者、有点兴味和意义者,以期留下一点资料,使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国企改革的成果、过程和解决矛盾的进程。二是在记事中表达一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见解与想法可能不当,却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我所见到的仅仅是伟大的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进程中的小小的一角和片断,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和有所错讹,希望读者诸君指正。书中引用了各方面提供的资料,谨致感谢。

2007年11月20日

后记

这个稿子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到一些省市调查研究的部分成果。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有一些调查研究资料未写进去,留待今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补吧。

此稿本来只有1995—2005年及调查后的思考两部分。第一编是根据鱼建光同志的建议新写的。他的建议很重要,从1978年写起,才能看出改革的过程和必要性。

原稿冗长,讲起因,有附录,还有很长的议论。根据潘丹榕、王舒娟和徐永禄的建议,删除了可有可无的部分,并通过他们的精心审编,才成了现在这样子。

这个稿子是集体劳动的成果。首先是在第一线进行改革和辛勤劳动的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劳动成果。我不过是把我所见到的他们的部分劳动成果记录下来。但所记只是沧海之一粟,不是很全,不一定准确,甚至可能有错讹。其次是出版社同志们的劳动成果。他们不仅重新设计,提出意见,而且搭脚手架,亲自动手施工。这些我都致以衷心地感谢。并深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3月22日

书评(媒体评论)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些年来我国对国有经济的体制进行了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改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这本书通过对六省市上百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作出了回答。作者是用纪实方法写的,用事实说话,用第一手材料说话,有情有景,有人物有事例,材料丰富,文笔生动,写得活龙活现,并有深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本少有的用亲身经历和实际调查写国企改革的著作。值得一读。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博导;全国“资本论”研究会顾问;北京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卫兴华

一个人只要不带有色眼镜阅读这部书,必定会对国企管理的旧体制为什么必须改革,从实践出发的国企改革的正确路径应当是什么,为什么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国有经济具有光辉的前景等问题,获得认识上的升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干强

本书是对波澜壮阔的国企改革过程的忠实记录和调查分析。有欢欣,有碰撞,声情并茂;有人物,有事实,千姿百态;有思考,有分析,令人信服。

——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杨承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