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关注研究经典文献学术思想史、先秦史所涉及的一些关乎基础的观念和方法,有反思也有探索。提倡用百家考查学派,用诸子游仕年考查诸子,用“主体部分”、“主题思想”考辨古书形成,同时提出同文同源说、族本说、言公与私义说、历时性研究法、二重证据法的规则、押韵法等。有一些并不是笔者的发明,只不过是在前贤时哲的基础上专门加大了论述,加以专名,以此凸显其重要性,加以提倡,比如考察诸子游仕年、同文同源说等。 作者简介 李锐,1977年生,武汉黄陂人,先后师从廖名春、葛兆光、李学勤先生,获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土、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思想史、先秦史。出版《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人物、文本、年代——出土文献与先秦古书年代学探索》、《同文与族本——新出简帛与古书形成研究》等专著,在中外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 目录 “六家”“九流十家”与“百家” 对出土简帛古书学派判定的思索 先秦诸子年代研究省思——由《先秦诸子系年》论先秦诸子之年代研究 先秦古书年代问题初论——以《尚书》《墨子》为中心 “同文”分析法评析 从出土文献谈古书形成过程中的“族本” 附录 关于柯马丁新发明的说明 从“六位”到“三纲” 早期中国的天人合一 道精、道一与道德、道说——试论理解《老子》之“道”的另一种角度 从历时性角度再论孟子的人性论 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研究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 老子《道》《德》篇历时研究 “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初探 上古史新研——试论先秦古史系统的四阶段变化 从押韵的角度谈谈《恒先》的编联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