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4下)/快乐读书吧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贾兰坡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为读者解析了古人类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的起源问题,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了“人类起源学”。作者还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个人经历,对读者深层次思考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贾兰坡(1908-2001),河北玉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家。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没有大学文凭,但是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的顶端。 他因发现“北京人”遗址的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尊称为“北京人之父”。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发表论著已超过400余篇,为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和考古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目录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 “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 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 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 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 21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 保护“北京人”遗址 悠长的岁月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学会“四条腿走路” 主持周口店发掘 发现了三个头盖骨 重振周口店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路途依然遥远 序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 学段对阅读的具体要求如下 : 第一学段(1~2年级)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 、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 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 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 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 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 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 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 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 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 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 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 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 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 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 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万字。 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 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 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 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 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 于增强积累、体验和语感培 养。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 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 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 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 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 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 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 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 好氛围。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 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之一,需 要精心培养,耐心指导,坚 持不懈。 导语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全书分为“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和“悠长的岁月”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人类的起源问题,第二部分讲述了贾兰坡爷爷一生奉献于科研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精彩页 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之后,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大为改观。过去反对人类起源于猿,说“人就是人,怎么能是从猿猴变来的呢?”的这些人沉默寡言了。在周口店不但发现了人的头盖骨,而且还发现了人工打制的工具——石器以及骨器、鹿角器、灰烬、烧石、烧骨等人为的证据。我曾说过这样的话:“‘北京人’解放了其他国家所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 随着社会不断地前进,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不断地壮大和发展,许多珍贵的人类化石和他们使用的石器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被发现,古人类学基本上已经能够较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人类演化的历史全过程。尽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环,有些问题还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但人类起源于猿再没有人反对了。 既然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人猿同祖,那么人、猿、猴的祖先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就要先了解灵长类的起源。 最古老的灵长类,也就是人类及现代所有猿猴的共同祖先,可上溯到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这种动物不像猴,倒像松鼠,是爱在地上乱窜、专门以昆虫为食的胆小哺乳动物。在古新世,地球上到处都是热带森林。在这大片的森林中有很多很多外形像老鼠的哺乳动物,像今天的田鼠、鼹鼠、豪猪等都是它们的近亲。可能树上的食物比地上丰富,有一些像老鼠一样的早期哺乳动物开始爬上了树,以果实、昆虫、鸟蛋及幼鸟为食。今天仍有这种早期灵长类的后裔,我们称它们为“原猴”,其中包括狐猴和眼镜猴。这些原猴几千万年以来,体形骨骼几乎没什么变化,因为它们非常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但是另外一些种类的原猴变化很大,它们随着环境、气候或其他与之生存相关的动物的变化,可能影响到了物种的演变。这种变化大的原猴,由于树栖生活的缘故,它们的后肢变长,前爪渐渐失去了像鼠类那样的尖爪,变成了扁平的指甲。以后它们出现了特有的神经系统,能控制肌肉运动。特别是立体视觉的产生,大幅度地转动脑袋,能准确地判断距离。大脑不断地频繁处理从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并指挥四肢运动,所以大脑的进化和相对体积也都比其他动物大。到了38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至少已经有了较为高等的灵长类。 有一种叫“副猿"的灵长类,它的颌骨和牙齿与现代猿猴类相近,是现代眼镜猴或狐猴的祖先:还有一种叫“原上新猿”,它们身体的大小和一些结构细节与长臂猿相近;再有一种叫“埃及猿",它的牙齿结构是典型的猿类,行动方式上也显示出了高等灵长类的特点。这类灵长类化石1966年发现于埃及法尤姆大约3200万年前的渐新世地层中,被一些科学家认为很有可能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