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巨变(中国科技70年的历史跨越)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作者 | 陈芳//董瑞丰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科技创新重大成就的图书,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向科技创新者致敬。与五千年的深厚历史相比,70年只是一段短暂的光阴。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本书从大历史观、全球化的视野,生动镌刻中华大地创新发展的一个个伟大实践,探讨70年中国科技走过的艰难创新之路,讲述鲜为人知的经典故事,探讨“创新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通过聚焦70年中国科技创新中影响国人命运的大事、难事,书写伟大复兴的时代画卷需要秉承的精神内核,让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科学梦、创业梦,成为推进全面小康的勃勃脉动。 目录 第一章 人口大国“吃饱了” 第一节 东方神农 1.“用粮食救中国” 2.雄性不育株的惊喜 3.从科学家到农民的驰骋 第二节 麦田追梦者 1.让中国小麦增产百亿斤 2.实打实的“功勋小麦” 3.一辈子为国人“吃粮”奔忙 第三节 “中国饭碗”的守望者 1.绿色超级稻 2.中国粮用“中国种” 3.拥抱希望的田野 第二章 中华医学新荣耀 第一节 抗疟的“东方神药” 1.险些错过的小草 2.每一棒都功不可没. 3.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第二节 毒药中的“明星” 1.从砒霜到“癌灵” 2.揭开“以毒攻毒”的谜底 3.环环相扣的“接力赛” 第三节 创新药唱响“中国声音” 1.一生做一事的“糖丸”爷爷 2.创新药“中国造” 第三章 生死竞速中国“芯” 第一节 芯片“遭遇战” 1.美国发起“精准打击” 2.华为自救 3.芯片隐忧 第二节 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为什么难 1.中国“芯”的开拓者 2“砸锅卖铁”也要把芯片搞上去 第三节 寻找中国的“英特尔” 1“方舟”落败:造 CPU有多难 2“芯”活了下来 3.超级计算机用上了中国芯 第四章 生命蓝图的追寻 第一节 中国动物克隆史 1.被遗忘的克隆鱼. 2.克隆大熊猫功败垂成. 3.突破灵长类“屏障” 第二节 生命密码:从“读懂”到“编写” 1.生命密码“破解者” 2.迈向“生命2.0”的梦想 第三节 人类能“创造”生命? 1.率先合成胰岛素 2.与诺奖失之交臂 3“大兵团作战”得与失 第五章 探梦“三深”极限 第一节 仰望星空 1.到月背去! 2.太空奏响《东方红》 3.载人航天“三步走” 第二节 “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 1.深海舞“蛟龙” 2.开发深海宝藏 第三节 向地球深部进军 1.“我不相信石油都埋在外国的地底下” 2.十年磨一“钻” 3.不断标刻中国深度 第六章 超级工程的跨越 第一节 中国“天眼”的探索 1.为“天眼”穿越一生 2.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 3.向宇宙更深处探索 第二节 伶仃洋上的巨龙 1.擎天跨海中国桥 2.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 3.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第三节 车轮上的中国 1.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 2.越跑越快的“高铁大国” 3.“后发先至”的样板 第四节 核电“走出去” 1.“解决华东用电要靠核电站” 2“双星”闪耀 3“华龙一号”如何炼成 第七章 新高地的竞逐 第一节 航空发动机的“幸”与“憾” 1.吴仲华是谁? 2.要导弹还是要飞机? 3.热血未冷 第二节 “超算”崛起 1.华罗庚“打开”大门 2.打破“玻璃房”屈辱 3“.齐攻”新超算 第三节 中国机器人之路 1.“机器变成人,还了得?” 2.列入“863”计划 3.智能新生态 第四节 迎接新浪潮 1.不做“提线木偶” 2.跨过“死亡之旅233 3.险峰永远等待攀登 附录一 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1.穿越历史的回声 2.新时代的飞跃 3.新征程再出发 附录二 抓住科技新周期机遇 1.从落伍者到赶超者的新态势 2.科技新周期与历史机遇期叠加 3.科技新周期呈现三大特征 4.新周期,科技界人士在关注什么 后记 序言 一部感天动地的创新史诗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前进,科技 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人类经济 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从一穷二白到GDP位居世界第二,从“洋油、洋布、洋 钉”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70年间,一个险被“开除 球籍”的东方大国重又昂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70年来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成 为共和国波澜壮阔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科技创 新成为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支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 “两弹一星”的奇迹,取得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等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启动实施“863”“973 ”计划,跟踪研究世界先进技术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 需求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带动了中国基础科学的 发展。进人21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一系列重大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有顺应历史潮流、与世界同频 共振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创新之路 ,积累了“后发赶超”的宝贵经验。 “李约瑟之问”曾经提出,近代中国为何无缘科学与 工业革命?今天,中国大地上到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勃勃 生机。“创新中国”的密码,就埋藏在70年无数个科技攻 关的真实故事中,埋藏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创造伟力中。 本书作者为新华社资深记者,见证了一系列中国科技 创新的标志性事件。通过选取70年中最值得记忆的人与事 ,在历史的浪花中呈现波澜壮阔、激荡涌动的科技创新巨 变,致敬一路走来克服艰辛的“追梦人”,为解读科技创 新的中国密码提供重要参考。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 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创新史诗、奋斗史诗,用 深邃的历史视角,将中国科技创新之路的艰辛与坚持、遗 感与荣耀,丰富地呈现出来,向国人、向世界提供一个解 读中国科技创新之谜的科学答案,这样的独家视角是稀缺 的。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物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身 上闪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标示出爱 国奋斗精神的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 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一个致力于复兴伟业的民族, 需要科技创新的时代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的鼓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时间卷轴上,在 中国与世界的对比中,我们需要深入探寻70年中国科技跨 越道路的历史必然、创新精神的独特魅力、中国力量的不 竭源泉。我们既为创新成就与进步速度欢欣鼓舞,与此同 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科学基础比较薄弱,科学传统不够深 厚,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科技管理体制还有待 改进,还有不少领域尚在“跟跑”阶段,一些关键技术仍 然受制于他人。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力量,阔步迈向新的远 方。从这个意义上,读者不难从这本书里找寻到过去70年 中国创新“为什么能”的答案,也将为未来中国创新的新 征程坚定信心,找准方向。 是为序。 导语 本书作者为新华社资深记者,见证了一系列中国科技创新的标志性事件。通过选取70年中最值得记忆的人与事,在历史的浪花中呈现波澜壮阔、激荡涌动的科技创新巨变,致敬一路走来克服艰辛的“追梦人”,为解读科技创新的中国密码提供重要参考。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创新史诗、奋斗史诗,用深邃的历史视角,将中国科技创新之路的艰辛与坚持、遗感与荣耀,丰富地呈现出来,向国人、向世界提供一个解读中国科技创新之谜的科学答案,这样的独家视角是稀缺的。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物进人我们的视野,他们身上闪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标示出爱国奋斗精神的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 后记 在人民共和国70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科技领域的 跨越称得上是“巨变”。 从“不可思议”变为“值得深思”,人们总是要追问 :中国科技的创新之路有哪些荣耀与遗感?什么是创新大 国的“关键一招”?在这部创新史诗的书写中,谁又是那 “夜空中最亮的星”? 中国科技70年,洋洋大观,非本书十几万字所能尽述 。如观沧海,作者所为,是尽力拾取一些斑斓贝壳,让人 们重温一部部创新传奇、重回一幕幕创新现场,期冀记录 下大海的辽阔与壮美。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为本书慨 然作序。他的鼓励与建议,给予我们的宝贵的真知灼见, 让我们受益匪浅。 感谢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 协等系统的领导及专家的大力支持。撰写过程中需要收集 大量素材和资料,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难以成稿。 感谢在自然科学史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们,他们的研 究成果——特别体现为“20世纪中国科学家口述史”和“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等,给予本书极大 的支撑与启发。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与书 目,但我们心存深深的敬意。 感谢我们的工作单位——新华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感 谢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总编辑何平,副社长张宿堂、严文 斌,感谢国内部领导赵承、秦杰、陈玩娟、霍小光、陈二 厚、邬焕庆,始终勉励我们秉承专业精神、探寻历史和新 闻背后的真相。 感谢我们最可爱的同事,一直携手砥砺前行。本书有 些内容来自日常新闻采写积累的素材,胡喆、陈聪、张泉 等人的付出功不可没。共同奋战并给予帮助的同事还有薛 凯、杨玉华、叶前、徐海涛、周琳、刘宏宇、齐健、甘泉 等人,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我们各自的家人,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给予我 们深深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还要致谢人民出版社,特别是本书编辑侯春、 刘志宏的倾力付出。他们的敦促与建议,让我们得以按期 完成这项艰苦的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不 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70年中国科技创新之路,哪些注定刻入中华民族 的记忆?荣耀与遗憾背后,创新大国的“关键一招” 在哪里?谁是担当民族脊梁“最亮的星”?本书用往 事的勾勒、细节的还原,致敬一路走来克服艰辛的发 现者与发明者,书写中国科技创新的逐梦史诗。 ——王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从灾难深重的百年沉沦到踏上民族复兴的腾飞之 路,历史的长河总有记忆未曾中断。两位新华社资深 记者,近距离触摸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脉搏。通过他们 极具穿透力的表达,探讨70年科技“创新奇迹”背后 的必然逻辑,一些“再不说或许会被遗忘的过往”被 精彩呈现。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 这是一部聚焦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的鼎力之作, 撷取极具时代特色的科技创新片段,置于历史的放大 镜下剖析、审视,见证新中国科学步入世界舞台的艰 辛历程。杂交水稻源于一株野稗,青蒿素牵连出科研 荣誉的分配,中国“芯”数十年生死时速……书中最 直抵人心的,恰是那些乍看不太起眼、细思却动人心 弦的细节。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 会理事长) 精彩页 第一章 人口大国“吃饱了” 一粒粮,关乎家与国。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20世纪60年代,罕见的天灾席卷了中国。粮食,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铸成了中华大地上最沉痛的呼喊。对于饿极连草根、树皮都可以拿来充饥的灾民来说,一碗米,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关键时刻,小小的粮食也会绊倒巨大的中国。 甚至直到20世纪70年代,9亿多中国人,不到两成的城市人口靠各种票证获取粮食和副食;其余八成多农民中,相当一部分还在饿肚子。 谁来养活中国? 美国作家莱布斯·布朗以历史为模板描绘中国2030年时的农业景象——产不足供,10多亿人的口粮需要全世界来供给。 这样的诘问,不仅激发起一些人心底根深蒂固对“黄祸”的恐慌情绪,也为所谓的“中国崩溃论”推波助澜。 世界忧心忡忡——中国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布朗显然对中国农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科技创新也缺乏信心。他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会在粮食领域取得这么多革命性的进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稻田中走来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从麦地里走来了…… 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耄耋老人,他们一“麦”相承,几十年来滴落在土地上的汗水,浇灌出杂交水稻、优质小麦、抗虫棉等硕果,不仅解决了国人温饱,更让一颗颗“金种子”走出国门。 历史的趋势永远向前。创新者们总会甩开至暗时刻,迎来黎明曙光。 如今,外国人眼中的“东方魔稻”,已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袁隆平”们成功解决了人类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总产量不断实现连增,“中国种子”遍布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渴望温饱的人带去了希望。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正是有了他们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求索,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底气,可以响亮地喊出:“中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一节 东方神农 他,皮肤黝黑、个头不高、有点瘦削,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 他,自1981年获得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后,便扬名立万,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得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他心里装着的,不仅是一粒粒粮食,更有中国众多良田的阡陌纵横。 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早年中国有农民说,他们解决吃饭问题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2019年,90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已经近60年。 自从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后,中国水稻平均亩产量在20年内增加3倍多。现在中国占全世界耕地的7%,但已养活了世界超过20%的人口。 1.“用粮食救中国” 人们所见到的袁隆平,总是一副朴素样,住在田边,每天到田里检查秧苗。“我们搞水稻,要在水田里待着,还要在太阳下晒,工作是辛苦点,但是,我乐在苦中。”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爱享受科研的每分每秒。 幼时的袁隆平,学农的初心是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带着些桃花源式的悠然旷达。1953年7月,袁隆平从位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毕业,随后下派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 很多人对湘西普通的一个中专教师,转而痴迷研究杂交水稻百思不得其解:在长达18年的教书生涯中,缘何把天大的担子,在支持者寥寥、科研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揽在了自己肩头。 1960年,严重的粮食饥荒,让每个人的脸都变成了蜡黄色。年轻的袁隆平目睹许多人因体力不支倒在路旁、田埂边和桥底下,其中的一些再也没能爬起来。 凄惨的场景给了袁隆平极大的震动,比起对死亡的恐惧,更让他难过与窒息的,是对于饿殍遍野的无能为力。 饥饿让这些从事着农业科研和教学的知识分子们同样不能超脱,他们在一起闲聊时,所有的话题也围绕着吃。 从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掌握着大量农业生产知识,却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里扭转苍凉。身体的饥饿夹带着内心的煎熬,叫他辗转反侧。在残酷现实的映衬下,“带月荷锄归”的愿景再难轻盈。他从那时起默默立下志愿:一定、一定要为农民做些实事,让老百姓不再饿肚子,要用粮食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搞“一边倒”,全盘照学苏联。袁隆平先按当时苏联的主流生物学理论搞了三年,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科学研究的辛苦倒是其次,真正让他感到迷茫的,是每天早上醒来后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感。毕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先例参考,也没人对他进行实际指导,往哪里走?怎么走?全都得靠自己一步步摸索,仿佛一个人走在空旷灰暗的隧道中,孤独又寂寥。 在1958年,选取一种被普遍认为“唯心”的理论去搞,少不了要受到周围人的质疑、嘲讽与讥笑。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从来不会甘心服膺某种片面的、既定的观点。 当时的袁隆平,透露出一种知识分子的“狡黠”——他偷偷地用《人民日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