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框架
1 消费文化与城市景观概述
1.1 研究语境:消费文化
1.1.1 概念界定
1.1.2 消费文化的演变逻辑
1.1.3 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1.1.4 消费文化在中国
1.2 研究对象:城市景观
1.2.1 城市景观
1.2.2 消费文化进入城市景观领域
1.2.3 城市景观的符号特征
1.3 小结
2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城市景观现象
2.1 消费空间
2.1.1 消费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2 消费空间的形成
2.2 城市景观设计的三个阶段
2.2.1 生产阶段:决策者
2.2.2 中介阶段:大众传媒
2.2.3 消费阶段:大众
2.3 典型城市景观现象
2.3.1 公园:主题公园现象
2.3.2 住区:新中式住宅现象
2.3.3 商业街区一:“新天地”现象
2.3.4 商业街区二:表参道现象
2.3.5 城市:奇观现象
2.4 小结
3 城市景观的文化诠释
3.1 景观与文化
3.1.1 景观的文化内涵
3.1.2 消费文化的构成
3.1.3 城市景观与消费文化的对应
3.2 城市景观的大众性
3.2.1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3.2.2 波普艺术
3.2.3 城市景观的娱乐性
3.2.4 城市景观的流行性
3.2.5 城市景观的主题化
3.2.6 城市景观的审美泛化
3.3 城市景观的媒介性
3.3.1 媒介技术的发展
3.3.2 媒介文化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3.3.3 空间意义的转变
3.3.4 城市景观的数字化
3.3.5 制造新的消费空间
3.4 城市景观的视觉性
3.4.1 视觉文化
3.4.2 图像—静态片断
3.4.3 影像—动态片断
3.4.4 极少主义视觉倾向
3.4.5 建筑的表皮化
3.4.6 眼球经济
3.5 小结
4 消费文化对城市景观人文生态的影响
4.1 城市景观与人文生态思想
4.1.1 人文生态及相关理论研究
4.1.2 人文生态与城市景观研究
4.1.3 人文生态与消费空间的研究
4.2 城市景观的平面化
4.2.1 形象与奇观
4.2.2 标准化与模式化
4.3 城市景观的全球同质化
4.3.1 消费文化的“霸权”色彩
4.3.2 城市景观的“差异
4.3.3 城市景观的全球同质化
4.4 城市景观的局部破碎化
4.4.1 资本与符号的操纵
4.4.2 城市景观的时空分延
4.4.3 城市景观与社会分层
4.5 潜在的人文生态危机
4.5.1 意义匮乏
4.5.2 审美危机
4.5.3 认同危机
4.6 小结
5 城市景观的再构建
5.1 城市景观价值的再认知
5.1.1 城市景观的多重价值
5.1.2 树立人文生态价值观
5.1.3 建立适度消费伦理观
5.2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5.2.1 城市景观异质性的内涵
5.2.2 边缘与核心
5.2.3 局部与整体
5.2.4 城市景观异质性维持
5.3 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5.3.1 城市景观的时空连续性
5.3.2 城市景观的有序演进
5.3.3 城市景观的整体公平性
5.4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