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梅园烟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璩静斋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部力摒浮华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小说主要坐标皖东南小村庄梅园,通过对富有烟火味的世俗寻常生活的描摹,生动地展现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尤其凸显年轻一代同老一辈在价值观、婚姻观等方面的不同取向;通过对富有人生况味的人事的叙写,关注世俗社会人生,思量人生的苦乐、得失、成败、爱恨与生死。 作者简介 璩静斋,女,曾用名琚静斋,安徽怀宁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文学教授。始终游离在圈子外写作,借写作慰藉人生。著有《菜根谭评注》、《蓝月》(长篇小说)、《尘埃里开出雪莲》(中短篇小说集)、《天使的印章》(系列童话)、《文学写作教程》、《文学场》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祭奠 怪诞的梦——买祭奠用品——去坟岗途中——桃花甸——母亲 潘立春之死——面对无言的坟茔 第二章 无常 殇兵墓与万人洞——多年难解的心结——龙宝的不测祸事——推心置腹的叙谈 第三章 龙宝 有关枣树的记忆·遗孤——对外甥女隐瞒真相——舅甥的清明日——童话梦碎——拒绝续弦 第四章 情义 幸遇良师与挚友——小姨子嫁姐夫——认干亲——好景不长——记忆最深刻的人事——关于大姨妈——相见与别离·不尽人意 第五章 守顺 父子各有所愿——家有母豹子——关于节俭的谈论——小儿子曾经不成器——可怜老父心 第六章 烟火日常 哄爷爷穿纸尿裤——勤夫惯出懒婆娘——说好的事不要反悔——关于谎骗的言谈——煮面喂给父亲吃·男大当婚——表表心意·泡脚入睡——来客·晚宴 第七章 有事生非 送儿出行——来宝——进庙求签——喜得二宝——返乡归家——有事生非——亲子鉴定——意料之外的结局 第八章 清水湾(一) 去看清水湾——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当众叫板——在便利店——去镇上散心——在迎客来饭馆 第九章 清水湾(二) 路遇·联名上书——去坐镇政府——“哄你爷爷”——守平猝逝——葬礼上的风波——风水易变——斗殴·发烧 第十章 遗恨 规劝——倾诉·解脱——殡葬改革——躺棺抗议——寿材被搬走——白喜事 第十一章 守安 小藕塘——得力的哄劝——小混账——狮子头——小盗贼——二百五老娘们——兰花来借钱 第十二章 小菜(一) 小女孩想到死——深感耻辱的一幕幕——被爷爷叫成小菜——改名被奚落——念书的烦恼——短暂的畅快·坚决不再抄袭 第十三章 小菜(二) 奶孙逛街——外婆带老表来祝寿·宰鸡待客——闹纠纷—流年·债窟窿——感觉生有可恋——同木华话家常——债主又上门——一朵花儿开 第十四章 守泰(一) 垃圾婚姻——置房招婿—躲计生——回梅园——开导·精装修——彩礼·成婚 第十五章 守泰(二) 劝飞燕——夫妻店成了棋牌室——文博——孩子管生不管养——孕育——产房外愁哭的奶爸 第十六章 出轨 不耐烦的年轻母亲——红杏出墙——谋划情人成老公——怒眼对愁眉——逍遥飞雪——丑剧揭穿 第十七章 狠招 设计分手——母亲的唠叨·安哥的劝导——善后——夫妻冷战——劝婿·治女——唠嗑 第十八章 落愿 回乡就业·深度美颜——戳穿网络婚骗——索然无味的相亲念想——殡仪馆美容师——葡萄与石榴·送医——落愿 后记 导语 每每想起故乡的诸多人事,昔日的,如今的,有种难以言说的寥落感,总希望能用有形的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以求得精神的慰藉,于是便有了《梅园烟火》的问世。小说的人物、事件等大都是虚构的,但氤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没有任何虚构,是从肺腑中直接掏出来的。只是这种真实的情感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没有深刻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或许还有可能对这种情感生发隔膜。 后记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城市 的“边缘人”。从皖西南那个 叫金拱的小乡镇来到京城, 真真切切过了二十多年的活 ,始终没有融入这个光怪陆 离的大都市,最深的记忆依 然定格在故乡那遍眼闪绿的 田畈、飘着槐花清香的幽静 林间小径,依然定格在那家 家户户随意敞开、随意可去 闲串的温馨木质门庭,依然 定格在那炊烟袅袅、鸡鸣犬 吠、呼儿唤女的热闹村暮场 景……“人间烟火气,最抚 凡人心。”记忆中,故乡的 每一个日常都充满人间烟火 气,那是一种接地气的寻常 生活,让人感觉踏实,感觉 欣慰。 曾经天真地以为,从故 乡走出来,终究还是能回去 的,甚至还念想着有朝一日 退休一定要回乡安度晚年。 念想着建一个不小的庭院, 在院四围栽上各种绿植,让 它们自然形成绿色篱笆墙; 请掘土机在院角落挖一湾小 池塘,塘里放点鱼花(鱼苗 ),种点莲藕;在院里整一 个小园,种些应季的菜蔬; 在小院中间搭建一个藤萝架 ,架下垒一方石桌,再摆放 几张石椅,没事的时候,坐 在那里喝喝老家的绿茶,看 看天上的游云;念想着会不 时有笑微微的乡亲过来串门 ,闲聊一些乡间遗闻逸事… …只要自己愿意,这样的农 家小院生活可谓唾手可得。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自己的这些具象感十足的 念想渐渐变得支离破碎,渐 渐抽象成一片“混沌”。 前些年回乡,“混沌”感 越来越强烈。脚下还是原先 那块一如既往的敦实土地, 头顶还是那穹一如曩昔的广 袤天空,一样的和风,一样 的星辰,要说不一样的,是 人境与人心。 记忆中那些通连四方的 路,原是光敞敞的,不知何 时被埋葬在各种疯长的杂草 丛中,难觅往昔影踪。鲁迅 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可是现实的模板却被悄悄地 翻到反面:地上原本有路, 走的人没了,也渐渐没了路 。 回乡的那些日子,白天 走在被冠以“新农村”美称的 村落间,大半天竟然见不到 一个人影,看不到家禽家畜 的活动迹象,偶尔撞入眼帘 的,是从附近草莽中蹿出来 的野兔,从棕树林中悠闲飞 鸣而出的鸟雀。 偶尔也能稀稀拉拉见到 三五个乡亲,那多半是留守 的老人,或是(由于家庭原 因)不得已暂时留乡的中年 人,有意上前与之闲聊,他 们聊的多半是些生活的苟且 和混日头的无奈。 一位老人说起他带的孙 子,不时摇头叹息,说小狗 日的如何如何淘气(不争气 ),书不好好念,成天就恋 着那个“屁壳子”(电子游戏 ),他娘老子不在身边,管 狠了(管教严厉了),小狗 日的就跟他妈他家婆(外婆 )告爹爹(爷爷)的黑状。 老人倒是羡慕自己的老伴舒 服,早睡到黄土堆里,留他 在这个世间熬活。 不知道怎么去宽慰老人 ,只是安静地听老人诉说。 或许是有人倾听也是一种安 抚,道别时老人笑了,说看 我净扯些什么白,让你笑话 。 在乡间,像他这样皱巴 巴过活的老人,为数不少。 老人们爱念叨过年,说 过年才感觉有点人情味。每 年年关(除夕)前后那几天 ,乡间人来人往,热闹非比 寻常。 春节是一道“诏令”牌, 诏令城里捞生活的乡亲们返 乡过年,跟一家老小团圆几 天,他们又像候鸟一样离乡 ,飞散到四处觅食。生存永 远是大家的第一要著,长期 对物质的巴望在不经意中萎 缩了精神需求,昔日那些传 统节日娱乐样式(如舞狮子 灯之类)被普遍视为“没有 意思”。 如今乡间过年不过是形 式,过得很虚浮,年夜饭吃 过,从荧屏上找找乐子—— 看看电视娱乐节目,追追无 厘头影视,玩玩手机游戏, 或者凑几个牌友围坐在一起 通宵达旦地打打麻将,倏忽 间,旧年历就彻底“翻篇”了 。 最近两三年,因为种种 原因,没有回乡。听说老家 那边变化很大,基本上被城 镇化了。家宅后的那片坡地 被推掉,整平,原先的一些 灌木丛、枞树已经被一些观 赏花草所替代。家宅附近的 那口大水塘周边也被加以改 造,修建了供人休憩的长廊 凉亭。 今年暑期,定居城里的 二姐回了趟老家,随手将水 塘与长廊凉亭拍成短视频, 发布在她的快手号上。每一 个镜头记录的都是并不稀见 的风物,呈现一派宁静与祥 和的景象:清凌凌的水塘微 波轻漾;塘边一排低矮的女 墙上垒着一对白色墙墩,墩 上安放着一条红色龙舟,龙 舟造型小巧端庄;两三米开 外,是褐色的仿古长廊凉亭 ,亭顶的木梁上有间隔地悬 挂着古朴的方形六角宫灯, 每盏灯面上印有“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字样,在夏风的 吹拂下,宫灯红色的流苏穗 子悠悠荡荡…… 二姐在视频下配了点文 字:故乡的风景/美丽家乡/ 不管是多少年过去,家乡都 是最熟悉的地方……她选的 配乐是那首令人百听不厌的 陶笛版《故乡的原风景》, 伴随美妙的旋律,长廊凉亭 ,龙舟宫灯,南风轻舞,分 明感受到一种诗意美,但又 觉得似乎少了生机与活气, 因为长廊凉亭里没有一个乡 亲,水塘里没有一只鸭鹅, 天空没有一只飞鸟…… 随后跟二姐微信语音通 话,聊了聊她回老家的情景 ,她也不无遗憾地说,美是 美,可惜 精彩页 第一章 祭奠 一片刺眼的白光,无声无息地横扫过来,令人头晕目眩。紧接着又是一阵带着檀香味的西风,刮得地上那些绿中泛黄的槐树叶漫天飞舞,旁边的断垣残壁“呜呜”鸣响。一只黑色的大鸟掠过蓝得发幽的天空,发出“去也,去也”的嘶鸣,那鸣叫在空旷的原野上久久回响…… 梅守顺一时发蒙,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他隐约觉得有一阵熟悉的气息扑面,四下张望,却又什么也没有,只听见不远处有水流声。他原本以为那是桃花甸的山泉沿山崖向下流淌,或是连接清水湾的某条小溪在石涧中潺潺湲湲。等他循声走过去一看,发现是一座从没见过的人字形山体,山上开满各种颜色鲜艳的野花,山下有一帘飞瀑。有点奇怪,那瀑布飞到半山腰,似乎遭到什么神秘力量的拦阻,自行断流。断流处的最下方有一个小山洞,仅容一个人侧身而过。 守顺怀揣好奇,小心翼翼地进入洞中。眼前俨然是一个神奇的异度空间:洞很大,四围钟乳石、石柱和石笋林立,洞中间有一泓半月状的泉流,泉水呈蓝绿色,如同镶嵌于地洞的一块耀眼的蓝宝石。此时,金色的阳光透过洞顶的狭长缝隙泻下来,置身于洞中,有如在缥缈的仙境一般。 蓦然间,从泉流中传来一阵啜泣声,声音虽是低低的,但守顺还是听得真切,暗自吃了一惊。他使劲搓搓脸,揉揉眼,等他再抬头定睛一看,泉流上方出现了一张熠熠闪光的板床,真是见鬼了!那上面竟然坐着一位村姑,看上去年轻秀气——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穿着花布褂。她浑身湿漉漉的,正在那里哭得伤心。守顺心下很是诧异,这是什么地方?她为什么在这里哭泣?没等他开口询问,一道乳白色的柔光闪过,那村姑竟然变成一个中年妇女——麻花辫不见了,齐耳短发。他的心口骤然悸动起来:这不是他的母亲潘立春吗? “娘,您,您怎么在这里?”守顺颤抖着声音问。 潘立春仿佛没有听见,兀自在哭,样貌又悄然变得很年轻。 “您不认识我了?我是您大儿守顺。”守顺带着哭腔大声说。 “我不认识你!”女人声音细若蚊蝇。但那分明还是他熟悉的声音,“没有一个人关心我!这个世界都抛弃我了!我在这里孤苦伶仃的,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想吃个热馒头喝碗稀粥,都没有……” 那哭诉声越来越大,震人耳膜,震得整个山洞都在发抖,那些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纷纷坍塌,蓝绿色的泉水渐渐变得乌黑,洞顶的阳光也黯然失色,“轰隆”一声巨响,整个洞顶倾压下来…… 守顺拼命挣扎,声嘶力竭地呼喊:娘!娘! …… 恍恍惚惚,守顺周身汗津津的,眼前似乎什么都没有。他揉揉惺忪的眼,窗外是灰白的曙色,这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场梦。以前他不管做什么梦,只要一醒来,梦就变得七零八落,但这个怪诞的梦他却是从头到尾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也知道,梦都是假的,梦中那些奇怪的情景可以不必去追究,但母亲潘立春的哭诉却让他怅然很久,那似乎并不虚假,母亲曾经告诉过他,她年轻的时候,有些日子的确是缺吃少喝,饿得双腿发软,两眼发黑,不只是她一个人挨饿,是很多人都在挨饿…… 守顺在床沿闷闷地坐了片刻,走到堂屋,倒了杯隔夜的开水,喝了几口。堂屋后身的隔房里传来父亲梅艺高的鼾声。昨夜老爷子折腾到很晚才睡,估计一时半会儿还醒不来。一年前,老爷子上桃花甸不慎跌了一跤,脊椎神经严重受损,导致高位瘫痪,大小便失禁,也是够折腾人的。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