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大数据、区块链、NFT、元宇宙等眼花缭乱的数字化概念,正推动着一个虚拟现实交织的数字世界加速到来,而元宇宙又成为这其中当下最火热的话题,人们在问,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与我有什么关系?如何迈入元宇宙的世界? 本书将元宇宙看作是数字社会演进的一个终极目标,并在这个大背景下,以数据融入现实的“数实共生”作为讨论主题,让我们从本质上看到,元宇宙是数据技术和数字理念进化的产物。没有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我们就没有机会去想象未来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然而,想要打破数字经济的界墙,迈入数实共生的元宇宙,就需要进一步审视数据的重要性,尤其是数据如何融入商业决策并创生出全新的经济价值。 由此,本书对元宇宙的整体理解框架归纳为“一二三”结构:“一”是指元宇宙的“元素”,即“数据”;“二”是指元宇宙的两大基础设施,即“空间”和“身份”;“三”是指在元宇宙中进行价值创造的三大途径,分别是“孪生”“数赚”和“布DAO”。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元宇宙的基本轮廓:数据元素赋能下的各类主体,在数实共生的元空间中,基于不同的身份发展“元关系”,进行经济价值创造活动。 在迈向数实共生的元宇宙过程中,理解并认识到数据已经成了当今社会最大的现实,不仅是向前探望元宇宙的基础锚点,对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而言,也都无比重要。 作者简介 杨学成,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多家知名科技公司智库专家,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受邀嘉宾, “互联网+”战略的早期理论倡导者。 曾为上百家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长期跟踪研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密切关注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 著有《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2015)、《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2015)、《思耕集》(2016、2017、2018、2019)等作品。 目录 序章 从敬畏数据开始 第1章 数据 第2章 空间 第3章 身份 第4章 孪生 第5章 数赚 第6章 布DAO 尾章 无限的游戏 后记 导语 抛开概念式论述,用“一二三”整体框架结构来解析“元宇宙”:本书跳脱出单纯解读“元宇宙”的概念性内容,而将元宇宙看作是数字社会演进的一个终极目标,用“一二三”整体框架结构(即元素、基础设施、价值创造途径)来解析“元宇宙”。 破局数字经济进化难点,找到面向未来的创造经济新价值之路:数据元素赋能下的各类主体,在数实共生的元空间中,基于不同的身份发展“元关系”,进行经济价值创造活动(即孪生、数赚、布DAO)。 获奖系列书籍的重磅续篇:对于商业进化,作者提出“蝶变”这一概念,已出版《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蝶变:数字商业进化之道》(全国书店之选“十佳财经作品”)《蝶变:商业进化的智能引擎》,本书为该系列第四部。 后记 吹出去的牛皮,跪着也 要兑现。 自从喊出“每年一本《蝶 变》”之后,我就没有一天 不后悔的——时刻都得想着 这个事儿,今年写啥?写啥 ?啥?想着想着就容易傻掉 ,什么都想写,下笔就秃噜 ,今年尤其秃噜。 我写书有个习惯,就是 用很多时间打腹稿,这个习 惯特别累心,我得先琢磨好 选题和方向,再用逻辑自洽 的方式把自己说服,在心里 搭好四梁八柱,构建起一个 蓝图,然后一点一点添砖加 瓦,直到把这幅蓝图的细节 局部都变得清晰可见,达到 不吐不快的程度,才运笔动 工,让心中所想诉诸文字, 最后变成完整书稿。 按说这套写书程序我已 经比较驾轻就熟了,过去的 《蝶变》系列也是这么干的 ,所以今年2月初就兴冲冲 地开工,打算“赶个早儿”。 谁承想,一动笔就发现问题 比较严重,一则之前想的那 些四梁八柱根本就经不起推 敲,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就是东梁摇晃西梁倒,总之 就是“立不起来”。我还以为 是我文字水平这块没拿捏好 ,所以还去学了一些诸如“ 如何写作”这样的知识,最 终发现这些东西都帮不上什 么忙,反正怎么摆弄都不成 型。二来,这本《蝶变》选 题太新了,虽然从2020年 就开始密集关注“元宇宙”领 域的动态,但这个新鲜玩意 还处在谁都可以胡言乱语的 “概念导人”阶段。一时间, 谁都在喊“鬼来了”,再一问 ,没人见过鬼。元宇宙还真 是个“鬼东西”,不好对付。 第三个拦路虎是时间,尤其 是一开学,领导们新学期的 调调是“起跑即冲刺”,一开 学就把弓拉得很满,恨不得 万马奔腾燥起来。这样的工 作节奏是十分不利于创作的 ,裹挟其中的我,只能做到 “起跑即暂停”——好不容易 写两笔,就得被迫停下来。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推进 着,挤牙膏一样拼凑文字, 也没工夫去扶梁稳柱,一个 多月下来,洋洋洒洒地也有 个七八万字了。好在这学期 周末没啥课,这给了我难得 跑“写字马拉松”的机会。三 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终于有 时间检阅一下之前的产出了 ,可通篇看去,满篇的顿号 和逗号,还有各种省略号, 就没找到个把叹号。罢,罢 罢,罢罢罢!连自己读来都 没法赏心悦目的东西是没有 资格被出版的,扔吧,这就 是我当时的感觉,确实,我 也扔了。 就像爬到半山腰又被赶 下山但过不了山又不行的一 身疲惫的旅人,退回到山脚 还得重新登上去,这可咋办 ?这一次,我反倒不着急了 ,大不了写一年,能咋的? 撤回身来,先要想清楚结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 先得把精力放在四梁八柱上 ,把框架建实落了,才好开 工。这个问题花费了很多时 间,思考起来也很痛苦,不 说寝食难安吧,辗转反侧是 肯定的。就在不断推翻又重 建的来回迭代里,思路逐渐 清晰了起来,最后你看到的 这个框架就是我无数次探进 大脑元宇宙中反复跟自己对 话的结果。 结构确定了,剩下的事 情推进起来就顺畅多了。一 路高歌猛进,时而电脑上敲 几段,时而手机上写几句, 都是在整体结构之上的自然 流淌。所以这段时间的我, 是穿梭在电脑屏和手机屏之 间的数字双生人,贯通两个 屏幕的就是我一直超爱的“ 石墨文档”,没有比这个更 好用的写字工具了。在此, 我代表《蝶变》系列,向石 墨文档致敬! 当然,相比于前几部, 这本《蝶变》还有一些小特 色:第一个是全书的语言更 加平实,读起来会感觉“硬 硬的”,口感不腻,但偶尔 会硌牙。第二个小特色是每 章都有个开篇小故事,引导 全章内容,但也没那么正正 好覆盖章节内容,我只是觉 得故事有时候更有吸引力, 你若是把6个章节的故事串 起来看也很有趣。第三个小 特色比较隐晦,但也能被你 轻易发现,那就是我做了不 少“思想实验”,这是哲学研 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我 的思想实验并不是空中楼阁 的纯想象,而是去除了一些 细节的现实主义构想,你就 当成是现实的抽象吧。当你 阅读本书的时候,我希望你 能注意到这些小特色。 后记的最后,自然是要 感谢很多人:吧啦吧啦吧啦 ……此处至少省略10万字, 总之在创作《蝶变》系列的 路上,我不曾孤独过。你们 的爱,全记我心。 好了。期待《蝶变》下 一部吧。 杨学成 2022年4月18日于北京 精彩页 一 1916年1月1日,当26岁的柳比歇夫以自己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写下第一篇日记的时候,他“奇特的一生”就此拉开了序幕。从1916年初的这一天开始,直到1972年去世,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在日记本上记录着自己的时间支出,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即便中间经历了战争的纷乱、丧子的痛楚、飞机失事等灾难性事件,也没有打断柳比歇夫对时间如何支出的忠实记录。 柳比歇夫全名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生于1890年,是前苏联著名的昆虫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表学术著作70多部,涉及生物分类学、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哲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诸多领域,这些著作合计起来有500多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除此之外,柳比歇夫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13000只地蚤标本,并对300个种类的5000只公地蚤进行了器官切片研究,积累的有关地蚤的研究材料规模可以抵得上五六个普通的动物研究所。 成就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的背后,是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的日记并不是普通的日记,而是严格按照他自己发明的格式予以记录的“时间开销日记”。 一份典型的柳比歇夫日记是这样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 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这份1964年的日记,清楚地表明了柳比歇夫的时间日记方法论:第一,以时间为主线罗列事件,并精确记录每个事件产生的时间支出,标准格式是“时间+事件+花费时间”;第二,不同于普通的日记,柳比歇夫在日记里没有任何感情抒发或者评论性文字内容,只是忠实地甚至是机械地进行记录和汇总;第三,柳比歇夫特别关注“基本工作”,也就是自己首先要保证的时间投入,与此同时,见缝插针利用好基本工作事项中间的“时间下脚料”;第四,柳比歇夫的每份日记后面都有一个小结,如“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实际上,他不但汇总每天的时间支出,还会汇总每个月、每年的情况。除了汇总,他还进行年度计划,甚至把自己的一生分为若干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还会把时间支出和做过的事情统统分析一遍。当然,这些总结和计划也会花费时间,柳比歇夫也都进行了精确记录,通常每日记录大约花费几分钟,每月小结是依据每日记录,花费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每年总结需要花费17-18个小时(2-3天时间)。 通过精准记录时间支出,柳比歇夫给自己创作出了一面“时间之镜”。通过这面镜子,柳比歇夫可以对自己的过往沿着时间线的指引进行近乎无情的回望,以便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可以迭代优化的地方,从而面向未来进化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言以蔽之,柳比歇夫致力于打造的,是一个带有时间标签的“数字分身”,这个数字分身与柳比歇夫的生命演进平行推进,最终变成了柳比歇夫的“数字平行人”。由此,我们可以做个更加大胆的想象,假如现在的我们想要“回望”柳比歇夫的话,恐怕会比回望他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更加容易和准确。时间日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也就是数据,这些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的一切数据都可以完美复制出来——柳比歇夫某天某时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情,看了些什么书,见了谁,去了哪儿,以及各自用了多长时间,等等,这种回望就彷佛在日记本上完全复制出了一个柳比歇夫的数字分身。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