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简·爱/中学语文名著导读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夏洛蒂·勃朗特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带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低微的孤儿简·爱励志成长的故事,歌颂了反抗旧俗和偏见的勇气,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作者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也是活跃在英国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大姐。她与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一起被马克思推崇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夏洛蒂·勃朗特和她姐弟们的童年生活极其艰难,充满了磨难。母亲早逝,他们仅靠父亲做牧师那点儿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但是,夏洛蒂·勃朗特还是从学识渊博的父亲那里得到了不少乐趣,读书、看报、看杂志、听故事等。这使夏洛蒂。勃朗特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在豪渥斯那个孤寂的家乡,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培养兴趣,即每日面对荒野任凭想象力驰骋,编写离奇动人的故事。14岁那年,她便创作出了许多作品,有小说、诗歌和剧本等。这些习作为她后来的文学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她的代表作品有《简·爱》《雪莉》《维莱特》《教师》。
目录
译本序

第三版附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作者年表
读后感
序言
公元1846年,在英国北
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
座牧师住宅二楼的窗前,坐
着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常
的姑娘。在这座两层石屋的
窗外,是一片了无生意的教
堂墓地,墓地尽头是一望无
际的长满石楠的荒原。窗前
的姑娘正在奋笔疾书,用她
的悲苦和怨愤、激情和想象
,构建着一个既是内心也是
外界、既是微观也是宏观的
独特境界,叙述着一个朴实
无华、真实感人的故事,塑
造着一个生而不幸、历尽艰
辛、敢于奋力抗争和顽强追
求的倔强少女。1847年10
月,姑娘写的这本书问世了
。自那以后,迄今将近150
年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
变化,价值标准在改变,文
学潮流在更迭,审美情趣在
转移,批评理论在更新,而
夏洛蒂·勃朗特写的这部《
简·爱》,却从未受到过冷
落,依然在世界各国盛行不
衰,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
烈喜爱,成为世界文学宝库
中的一本不朽之作。它被翻
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几
百种版本,发行了近亿册书
籍,发表了上千种研究专著
和文章,这实在是一个令人
惊叹的文学现象。很显然,
《简·爱》所以能经久盛行
不衰,简·爱所以能一直活
在人们中间,无疑有它的独
到之处,必然有她的魅力所
在。

《简·爱》是一本用第一
人称叙述的自传体小说,书
中写的虽然不全是作者本人
的生平,但其中的许多情节
都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凝聚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作
者的生活和个性,她的喜怒
哀乐和追求憧憬,大都包含
在这部作品之中。正因为如
此,使得《简·爱》以其真
情实感博得了人们的普遍喜
爱,同时也引得无数评论家
和研究者热衷于通过简·爱
来研究夏洛蒂,通过夏洛蒂
来研究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
4月21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
一山区小镇桑恩顿,她是乡
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
第三个孩子。在她出生后的
四年中,她的弟弟布兰韦尔
、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相继出
世。1820年4月,随着父亲
工作的调动,全家八口迁至
约克郡凯利镇附近的偏僻山
村哈沃斯。就在那座有八个
房间的两层石砌牧师住宅里
,夏洛蒂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迁到哈沃斯后的第二年,
母亲便因病去世,5岁的夏
洛蒂从此便失去了母爱。
三年后,8岁的夏洛蒂和
大姐玛莉亚、二姐伊莉莎白
、大妹艾米莉,相继被送进
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女儿的慈
善学校——柯恩桥学校。这
所学校就是《简·爱》中洛
伍德学校的原型。正像小说
中写的那样,这儿的教养方
法粗暴冷酷,生活条件极其
恶劣,结果摧毁了孩子们的
健康。四姐妹入学后的第二
年,斑疹伤寒和肺结核在该
校流行,11岁的玛莉亚和
10岁的伊莉莎白都染上了肺
结核,接回家后不久,即相
继离开了人间。失去两个亲
爱的姐姐,使夏洛蒂深受打
击,《简·爱》中那个少年
夭折的可爱小姑娘海伦·彭
斯,写的就是她的大姐玛莉
亚。做牧师的父亲生怕另两
个女儿也落人死神之手,急
忙把她们接回家中。
此后的五年中,姐妹兄
弟四人就在姨妈和父亲的教
养下学习、生活,在哈沃斯
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
相亲相爱,勤奋学习各种知
识,但他们最爱好的还是写
作:写诗,写小说,写剧本
,还把自己的“作品”手抄成
册,装订成‘‘书”。据夏洛蒂
14岁时开列的个人“作品”目
录,写下的即有22卷之多。
虽然这些都是童年的习作,
但也激发起她们的写作才能
,锻炼了她们的写作技巧,
为三姐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学习之余,她
们常去周围的荒原游玩,那
一望无际的荒原,就成了她
们酷爱的自由天地,荒原瘠
土上那矮小、平常,但有顽
强生命力的石楠,就成了她
们姐妹三人风骨的象征。
1831年初,为了接受更
正规的教育,夏洛蒂到离家
60英里的罗海德的伍勒小姐
学校学习。这儿和柯恩桥学
校完全不同,师生关系亲密
,学习环境良好,夏洛蒂的
学业进步很快,曾数次获奖
。这段经历对她的一生有着
很大的影响,《简·爱》中
的谭波儿小姐身上,就有着
伍勒小姐的影子。第二年的
5月,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
学校,回哈沃斯家中教育弟
妹。三年后,她又回伍勒小
姐学校担任教师,并把两个
妹妹带到该校学习,直到
1838年才离开伍勒小姐学
校回家休养。此后的五年中
,她曾两度去有钱人家担任
家庭教师,可是生性孤傲的
夏洛蒂很难适应这个和仆人
相差无几的职务,最后决定
放弃这一职业。《简·爱》
中贵妇人、阔小姐们对家庭
教师的刻薄讥讽,正是作者
亲身经历的当时英国社会中
等级偏见的生动写照。
为了照顾家庭,能在家
乡谋生和自立,夏洛蒂决定
和两个妹妹在哈沃斯办一所
像伍勒小姐那样的学校。为
此,她和艾米莉在姨妈的资
助下,于1842年初去比利
时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
学习法语和德语。同年11月
,姨妈去世,姐妹俩回家奔
丧。第二年年初,夏洛蒂又
独自一人回布鲁塞尔继续学
习并兼教英语。在这期间,
夏洛蒂渐渐迷恋上自己的老
师埃热先生。这位老师的思
想、谈吐、才学和对她的关
心,都使她如醉如痴。埃热
夫人察觉了夏洛蒂对自己丈
夫的感情,便设
导语
《简·爱》是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十分独特的小说,以抒情浪漫的笔法描写了女家庭教师简·爱与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的深挚爱情,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的女性形象,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精彩页
第一章
那天,再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没错,早上我们还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漫步了一个小时,可是打从吃午饭起(只要没有客人,里德太太总是很早吃午饭),就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之而来的是阴沉的乌云和透骨的冷雨,这一来,自然也就没法再到户外去活动了。这倒让我高兴,我一向不喜欢长途跋涉散步,尤其是在寒冷的下午。我觉得,在阴冷的黄昏时分回家实在可怕,手指脚趾冻僵了不说,还要挨保姆贝茜的责骂,弄得心里挺不痛快的。再说,自己觉得身体又比里德家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安娜都纤弱,也感到低人一等。我刚才提到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安娜,这时都在客厅里,正团团围在他们的妈妈身边。里德太太斜靠在炉边的一张沙发上,让几个宝贝儿女簇拥着(这会儿既没争吵,也没哭闹),看上去非常快活。我嘛,她是不让我和他们这样聚在一起的。她说,她很遗憾,不得不叫我离他们远一点儿,除非她从贝茜口中听到而且自己亲眼看见,我确实是在认认真真地努力养成一种更加天真随和的性情,更加活泼可爱的举止——也就是说,更加轻松、坦率、自然一些——要不,她说什么也不能让我享受到只有那些知足快乐的小孩才配享受的待遇。
“贝茜说我干了什么啦?”我问。
“简,我可不喜欢爱找碴儿和寻根究底的人;再说,一个小孩子家竟敢这样对大人回嘴,实在有点儿不应该。找个地方坐着去。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就别作声。” 客厅隔壁是一间小小的早餐室,我溜进那间屋子,那儿有个书架,我很快就找了一本书,特意挑了一本有很多插图的。我爬上窗座(设在房屋窗龛里的座位),缩起双脚,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着,把波纹厚呢的红窗帘拉得差不多合拢,于是把自己加倍隐藏起来。褶皱重重的猩红窗帘挡住了我右边的视线,左边却是明亮的玻璃窗,它保护着我,使我免受这十一月阴冷天气的侵袭,又不把我跟它完全隔绝。在翻书页的当儿,我偶尔眺望一下冬日午后的景色。远处,只见一片白茫茫的云雾,近处,是湿漉漉的草地和风雨摧打下的树丛。连绵不断的冷雨,在一阵阵凄厉寒风的驱赶下横扫而过。我低头看我的书——我看的是比尤伊克(1753—1828,英国木刻家、插图画家,他为柯茨的《英国禽鸟史》一书所作的插图为其代表作)插图的《英国禽鸟史》。一般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文字部分不大感兴趣,但是有几页导言,虽说我还是个孩子,倒也不能当作空页一翻而过。其中讲到海鸟经常栖息的地方,讲到只有海鸟居住的“孤寂的岩石和海岬”,讲到挪威的海岸,从最南端的林讷斯内斯角到最北的北角,星罗棋布着无数岛屿——
那里北冰洋卷起巨大的漩涡,
在极地荒凉的岛屿周围咆哮,
还有大西洋汹涌澎湃的波涛,
注入风狂雨暴的赫布里底群岛。[苏格兰诗人汤姆逊(1700—1748)的《秋天》一诗中的诗句。]
不能忽略而过的,还有讲到拉普兰、西伯利亚、斯匹次卑尔根岛、新地岛、冰岛和格陵兰的荒凉海岸的地方,还有“那辽阔无垠的北极地带,那些一片冷寂、渺无人烟的地区,那儿常年雪积冰封,经过千百个严冬的积聚,已经成了一片坚实的冰原,晶莹光亮,就像阿尔卑斯山上层层叠叠的高峰,环绕地极,使得严寒更加集中起它的无穷威力”。对这些一片惨白的区域,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它虽然朦朦胧胧,像所有依稀浮现在孩子脑海中那些似懂非懂的概念,但又出奇地生动。这几页导言里的文字,和后面的插图有着密切关系,使得那些屹立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大海中的礁石,搁浅在荒凉海岸上的破船,还有那从云缝间俯视着沉舟的幽灵般的冷月,都变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我说不出在那片冷冷清清的墓地上,笼罩着一种什么情调,那里有刻着铭文的墓碑,一扇大门,两棵树,破墙围着的低矮地面,还有一弯初升的新月,表明已是黄昏时分。两艘船停泊在滞凝不动的海面上,我相信那准是海上的幽灵。魔鬼从后面摁住窃贼背上的包裹,我赶紧把这一页翻了过去。这情景太可怕了。这一幅也一样,头上长角的黑色怪物高坐在岩顶上,望着远处一群围着绞架的人。
每幅画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对我这么个理解力还不强,鉴赏力也不够的孩子来说,常觉得它们神秘莫测,不过也感到十分有趣,就跟贝茜有时候讲的故事一样。在冬天的夜晚,碰上她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把熨衣桌搬到儿童室的壁炉旁,让我们坐在周围。她一边熨平里德太太的挑花褶边,把她的睡帽帽檐熨出褶皱,一边就讲些爱情和冒险的小故事,来满足我们这些全神贯注、急着要听故事的小听众。这些小故事大多来自古老的神话和更古老的谣曲,或者是(我后来发现),来自《帕梅拉》[英国作家理查逊(1689—1761)所著小说,描写一位贞洁的女仆拒绝了男主人的勾引,最后又正式嫁给他,她的美德得到了报偿的故事]和《莫兰伯爵亨利》[约翰·韦斯利根据爱尔兰作家亨利-布鲁克(约1703—1783)小说《显赫的傻瓜》删节而成的一部畅销小说,于1781年首次出版]。
在我的膝头摊着比尤伊克的书时,那会儿我真快活,至少在我是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9: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