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系统集成之道/自主创新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向越来越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系统集成在20世纪最后30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现象。本书的英文原版成书于2003年,正值这种商业现象在西方领先企业中方兴未艾之际。面对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本书集合了一批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权威学者,从系统集成的历史,理论与分析,及其在不同企业与行业中的具体表现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技术战略和商业模式,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使不同的企业(集群)将各类知识、技术乃至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并通过价值链上的跨业务整合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全书不仅充满了理论洞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必将为面对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转型升级两大历史重任的中国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宝贵的历史参照与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孙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副教授,长期从事管理学、跨国公司管理、创新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来深入一线企业实践,理解中国工业的自主创新与竞争力发展,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章 导言 一、系统集成:一种新出现的工业组织模式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三、未来的研究重点 第二章 发明系统集成 一、引言 二、对协调的追求 三、建立项目组织 四、合同型国家 五、非营利性解决方案 六、对政策和战争的系统性思考 七、发现局限 第三章 系统集成与复杂系统中技术问题的社会解决方案 一、系统集成和系统工程 二、早期系统工程师的艰辛 三、失败的作用 四、走向系统工程的社会理论 五、结论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一体化:从个人能力到组织能力 一、引言 二、发明白炽灯系统过程中的系统集成 三、电力传输系统中的系统集成——“西屋风格” 四、企业研发实验室: 现代工业企业中的系统集成 五、发生在成熟系统中的系统集成与更新 六、结论与思考 第五章 专业化与系统集成: 制造与服务的交集 一、引言 二、整合与分化中的技术 三、用模块化方法设计日益复杂且技术多元化的产品 四、生产中的技术融合与垂直分离 五、分离会走多远?走向何处? 六、结论与推测 第六章 系统集成经济学: 一种演化性解释 一、引言 二、组织和市场之间不断变化的边界: 一些背景问题 三、“制造”与“知道”: 关于系统集成相关性的一些经验证据 四、经验模式和理论解释 五、结论: 关于知识积累和组织边界协同演化的一些猜想 第七章 企业战略和系统集成能力: 管理复杂系统行业中的网络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作为一种协调机制的系统集成 四、结论 第八章 技术标准在协调复杂系统产业分工中的作用 一、引言 二、协调 三、谈判 四、记忆 五、结论 第九章 系统集成的认知基础——情境生成知识的冗余 一、引言 二、个体知识的传统概念 三、赋予意义和自创生系统的概念 四、系统集成 五、结束语: 对系统集成保持控制 第十章 尝试构建模块化的动力学: 技术发展的周期模型一、 引言 二、内部模块化和市场模块化 三、模块化的动态周期模型 四、系统集成、租金和系统进步 五、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十一章 系统集成的地理维度一、 作为一种生产和组织原则的系统集成 二、系统集成与商业组织 三、系统集成与生产能力 四、技术的多样性与产业形态 五、区域技术谱系与技能形成 六、总结: 区域创新系统 第十二章 模块化与外包: 全球汽车工业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协同演进的本质 一、产品架构中的模块化和组织架构中的外包 二、模块化战略: 为什么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对“模块化”感兴趣? 三、结论/330目录 第十三章 汽车工业的模块化: 产品、生产和供应商系统彼此互连的多层级结构 一、引言 二、分析框架: 汽车开发/生产系统的多层级结构 三、世界汽车工业的模块化 四、重新定义产品架构 五、讨论: 汽车行业模块化的动力学 第十四章 美国国防工业中的系统集成——谁来做?为什么重要? 一、国防中的系统集成 二、“系统之系统”组织概述 三、系统集成性能指标 四、组织系统集成对转型的贡献 第十五章 创新系统的恒动边界: 连接市场需求和使用 一、引言 二、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不断变化的边界 三、Linux:软件领域的用户、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 四、结论与意义 第十六章 整体解决方案——不断变化的系统集成业务 一、引言 二、向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原因 三、复杂产品系统中向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转变: 案例研究的证据 四、结论 序言 飞机、汽车、电力系统 、生产微处理器的工艺过 程、医院,上述这些都是 复杂系统。也就是说,上 述每个系统都包含许多不 同的部件或元素,而且为 了实现有效的性能,所有 组件或元素都必须结合在 一起,协同工作。本书作 者将这种使“各方良好地协 同工作”称为“系统集成业务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复杂 产品系统,以及它们的设 计、生产、集成和供给方 法。 尽管个人电脑、机场登 机手续等许多当代产品系 统都有一些很恼人的特性 ,但总的来说,我们拥有 的系统运行得相当好。这 个小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 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 亚当·斯密(Adam Smith )所谓“看不见的手”运作良 好。汽油生产商有强烈的 动机,使汽油能与当代汽 车中的发动机配合使用。 轮胎制造商会设计他们的 产品,以使其产品适应当 代汽车的车轮。在许多情 况下,市场机制倾向于创 造标准,让需要配合的组 件或元素能够相互配合; 对这些组件或元素的生产 企业来说,他们与客户也 能因此共同受益。 一定程度上,这是阿尔 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的“看得见的手” 的结果。企业通常自己生 产关键组件,这些组件必 须能与他们所销售的系统 产品或服务相匹配。事实 上,钱德勒对大型现代公 司崛起的历史的讨论,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讲述 销售系统产品的公司如何 进行纵向一体化,以便控 制组件乃至整个系统的设 计和生产。 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有 效系统的机制涉及市场机 制和内部协调的混合。很 多时候,行业内的企业会 为了制定标准而成立行业 协会。政府机构有时也会 参与这一进程。以往那些 设计和销售大型复杂系统 的公司,现在已经将其中 许多部件的生产外包出去 ,同时他们仍然在内部生 产某些关键组件。 显然,系统集成业务既 涉及工程设计,也涉及组 织和管理。如果一家公司 打算通过合同形式或完全 的市场方式来采购所用的 诸多部件,那它就无法在 设计环节的同时兼顾系统 整体设计以及所有部件的 细节设计。如果设计和生 产组件的公司非常强大, 那么系统组装者就要承受 或多或少的压力,被迫依 赖它们来设计大部分组件 ,并只能围绕这些可获得 的组件构建系统设计。 本书许多章节的中心主 题是,近年来,系统的技 术方面变得更加复杂,开 发和集成它们的公司(本 书称之为系统集成商企业 )的组织和管理也变得日 益复杂。为使系统中的组 件能有效地协同工作,系 统集成商企业对组件的要 求也变得更加苛刻。因此 ,人们可能会期望,系统 集成商企业能在内部承担 更多的组件设计工作。但 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尽 管有几个特例)。相反, 在许多系统产品领域,系 统集成商企业正在日益依 赖合同与市场,而更少地 依赖内部的系统设计和生 产。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新 发展。本书的一个主要动 机就在于此,并且,针对 事情的前因后果,本书的 作者提出了相当多的洞见 。 本序言并非是总结本书 ,而是为了吊起读者的胃 口。读者会发现,本书的 确引人入胜。 理查德·R.纳尔逊 于哥伦比亚大学 2003年8月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