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语习得与普遍语法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加)莉迪娅·怀特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在生成语言学框架下当前二语习得的研究概览和分析。莉迪娅·怀特认为二语习得由普遍语法的原则所限制。本书聚焦于描述的解释在这些限制下二语习得者的潜在的语言能力的特征,普遍语法的理论和母语的影响程度都在讨论之中,且尤其关注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中介语语法发展的性质。本书对二语语法是否被普遍语法所限制的假设进行比较,相关的实证研究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莉迪娅·怀特( Lydia White ),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McGill)大学的语言学系的教授和语言学系主任。她是国际著名的二语习得的专家,也是《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的作者,并在主要的国际期刊发表过很多二语习得的论文。 译者简介 苏建华,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10年来,指导研究生开展了40项关于中国学习者英语习得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普遍语法约束下的中国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特征以及中介语语法的性质。 目录 1 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 1.1 导言 1.2 一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 1.3 为什么是普遍语法?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案例:显性代词限制 1.4 普遍语法的参数 案例:特征强度和移位 1.5 普遍语法可及性:早期习得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的途径 1.6 方法论:开发语言能力 1.7 小结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2 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原则 2.1 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 2.1.1 二语的显性代词制约 2.1.2 二语法语的过程和结果名词 2.1.3 早期中介语语法中的普遍语法原则:空范畴原则 2.2 再谈二语的逻辑问题:其他解释 2.2.1 二语输入 2.2.2 作为普遍语法原则的知识来源的一语语法 2.3 普遍语法的问题:野生中介语语法 2.3.1 反身代词的约束 2.3.2 空介词 2.4 方法论问题 2.5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3 初始状态 3.1 什么是初始状态? 3.2 初始状态语法 3.2.1 完全迁移完全可及假设 3.2.2 最简树假说 3.2.3 无值特征假设 3.3 作为初始状态的普遍语法 3.3.1 初始句法假设 3.3.2 全可及(无迁移) 3.4 评估初始状态的假设:相似性和差异性 3.5 中介语语法的表征:完美或有缺陷 3.6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4 初始状态后的语法:参数与功能语类 4.1 导言 4.2 中介语语法的参数 4.3 全损伤 4.3.1 空主语参数的损伤 4.3.2 词序参数的损伤 4.3.3 全损伤:评估 4.4 局部损伤 4.4.1 局部损伤:证据 4.4.2 局部损伤:评估 4.5 普遍语法约束的语法和参数设置 4.6 无参数重设 4.6.1 无参数设置:证据 4.6.2 无参数重设:评估 4.7 参数的设置和重设 4.7.1 动词移位参数:习得新特征强度 4.7.2 名词投射:特征强度、特征和语类 4.8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 4.8.1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反身代词 4.8.2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格的核查 4.9 参数的设置和重设:评估 4.10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5 语言的过渡问题、触发和输入 5.1 导言 5.2 语法分析 5.3 语法的过滤效应 5.4 参数设定:触发和提示 形态触发:题外话 5.5 二语参数重置的触发:关于动词移位的进一步讨论 5.6 触发中的负面证据的角色 5.7 二语中的触发:操纵输入 操纵输入:评估 5.8 超越明确的教学 5.9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6 形态变异和形态/句法接口 6.1 形态变异:识别问题 6.2 抽象与表层形态 6.3 一语习得中的形态变异 6.3.1 形态先于句法 6.3.2 句法先于形态 6.4 二语的形态/句法接口视角 6.4.1 形态先于句法:不完全和缺损 6.4.2 句法先于形态:数据 6.4.3 缺失表层屈折的解释 6.5 方法考虑 6.6 形态/句法接口: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7 论元结构 7.1 论元结构 7.2 词条 7.3 词库到句法的映射:论元结构习得的逻辑问题 7.4 论元结构转换的语义制约 7.5 合并模式的跨语言差异 7.5.1 二语移动动词的合并模式 7.5.2 词汇参数和合并 7.6 论元的题元属性及其句法后果 7.6.1 题元等级,题元分配一致性假设(UTAH)和心理动词 7.6.2 非宾格假设 7.7 及物性变化和论元变化的形态效应 7.8 方法考虑 7.9 论元结构: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8 最终习得:稳定状态的本质 8.1 导言 8.2 收敛与偏离 8.3 如何识别最终语法 8.4 最终习得的年龄效应 8.4.1 违反毗邻原则 8.4.2 违反毗邻原则的重新分析 8.5 接近本族语者的年龄效应 8.6 收敛与否:更多接近本族语者的研究 8.7 非普遍语法结构再研究 8.8 偏离:一语的影响 8.9 非本族语的最终习得:可选性的重新研究 8.10 总结:最终状态的语言能力 8.11 结论: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附录 英汉术语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前言/序言 前言 本书考察了第二语言(L2)学习者或说话者的潜在语言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支配自然语言的普遍原则的制约。假设存在一种天生的普遍语法(UG),它制约着第一语言(L1)的语法,制约着母语习得者对所习得语言的性质所持有的各种假设。假设这种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在非母语习得中,UG是否也对语法形成约束就成了一个问题。本书将介绍和讨论那些调查中介语语法是否具有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探讨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能力的性质。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 了解当前在UG和L2习得框架下进行的研究。 二语习得中的生成观点有时被放弃,是因为它局限于从技术层面去描述和解释中介语知识的性质。本书所讨论的研究著作并不试图为二语习得提供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也没有考虑到语言表现因素、心理过程和机制、社会语言学变量等的作用。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本书的预设是读者已经具备约束与管辖和最简方案等生成语法的概念和机制的知识。本书不涉及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是如何形成的技术问题,也不对当前语言学的错综复杂的理论进行探讨。事实上,本书无意把二语习得问题和任何一个生成语法的理论模块绑定。本书所讨论的生成语法的参数和原则都是二语习得中热门的话题。离开一定的背景,这些原则和参数显得特别难懂。由于这些东西是本书学习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解释所有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必须理解这些术语。因此,本书提供了一个 定义本书使用的主要语言和习得术语的缩写词列表和术语表。 这本书不是我早期著作(White, 1989)的修订版。 我的早期著作考察了关于UG和L2习得的第一个十年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考察了UG的原理和参数的可用性。自那时以来,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的研究有了巨大的增长,因此不可能对所有研究都进行公正的评判。本书采用了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更能代表1990年代进行的研究。本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章介绍普遍语法及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第二章对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及普遍语法的原则是否限制中介语语法的问题进行探讨。第三章检查初始状态的性质的假设(即二语学习者最早对二语的设想),包括一语语法的影响。第四章讨论发展中的语法的参数重设和语境中的参数的问题。第五章考察了第二语言输入的某种属性可能刺激语法的变化。第六章调查形态和句法在中介语语法中的分离。第七章探索论元结构的性质及一语对论元表征的影响。第八章讨论二语学习者最终习得的本质。每章结束后都提供讨论的问题和 拓展阅读书目。 本书将实证研究描述和实证研究细节(包括使用语言、举例和结果)都原文影印并列框记录。本书一并将之译出。在很多情况下,有必要选择某个案例的一些方面作为本书要讨论的对象,以符合本书的主题。如果这会导致误解,我深表歉意。如果读者要自己做实证研究,我们应鼓励他们继续阅读原文,以避免被误导。 本书采用二语学习者或者说二语者等术语,只是为了方便与母语学习者,或者与三语、四语等学习者进行区别。我们对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说法不进行区分。至少在原则上,任何一种非母语的习得或学习都应该受到同样的限制,尽管在某些外语学习环境中,缺乏适当的输入可能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多位人士为本书提供的有深度和详备的建议, 他们是Kevin Gregg, Donnal Lardiere, Dawn MacLaughlin, Bonnie Schwartz, Antonella Sorace,以及牛津出版社的匿名审稿专家。多年来,这本书是我的研究生研讨会在关于二语习得方面 的核心材料。感谢他们的贡献, 他们尖锐的讨论和质疑都是无价之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