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江湖(第3版)》主要汇编了作者近几年来观察中国法治现象时的所思所想,涉及的法律知识非常广泛。
本书具体收录了《官与民》《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没有人是座孤岛》等文章。
本书非常适合高等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阅读和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法律的江湖(第3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张鸿巍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法律的江湖(第3版)》主要汇编了作者近几年来观察中国法治现象时的所思所想,涉及的法律知识非常广泛。 本书具体收录了《官与民》《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没有人是座孤岛》等文章。 本书非常适合高等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阅读和学习。 作者简介 张鸿巍,安徽合肥人,暨南大学教授、珠海特聘学者,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编委、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编委,亚洲犯罪学学会主席团成员,亚洲药物滥用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发展智库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联委员、珠海市政协委员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研究十余项,于Trauma, Violence, & Abuse、Justice Quarterl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等SSCI期刊发表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在《比较法研究》《青年研究》等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中文论文三十余篇,出版《美国未成年人司法:体系与程序》《少年司法通论(第二版)》等学术独著五部。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获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院“杰出校友奖”等。 目录 法律的江湖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官与民 要离之死 信访更信法 信任Online 江湖无路,洪流不息 古各斯的戒指 千万买邻与社区司法 没有人是座孤岛 公德与私德 阿育王的头颅 公仆异说 一个人的出家 拜佛与上香 丈量司法与正义 五月的讣告 暴民的胜利 模糊处,亦是真切处 背景与背影 分权不为苟冒 新傲慢与偏见 奴性与人性 肉食者的传说 距公正有多远 官场与排场 开会的规则 猪的理想 掌灯人的风险 岁月是把杀猪刀 冤屈的兔子 醇豆浆之惑 二两绩效 抬头与低头 死亡悼念 家庭暴力冷思考 私刑与“看客心理” 人性怜悯及法律曲直 “组织偷越国边境罪”的罪与罚 人口流动的“治”与“理” 推开检察这扇门 检察向左、法院向右 暗夜检察独行客 铁面的背后 检察官的底线操守 缓刑故事 假释外传 感念珞珈 法译的白昼 酱油味白酒 美国枪支管制的那些事 “忙”与马斯洛需求 成长在“暨” 做一只笃行的蜗牛 抗疫时期的成长记录 你们是我们最好的期待 青年社团的使命与责任 江湖何处(代后记) 导语 法律与江湖恰如对立的两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能够组合起来称为《法律的江湖》?这是一种什么江湖?或者说,是一种什么法律?我们读一读张鸿巍教授的这本文集,就可以解开这些疑问。 书中具体收录了《古各斯的戒指》《公德与私德》等文章。 后记 貌似云淡风轻,却是法 象万千。 大凡研习过法学或践行 过法律的人,或迷茫于客 观、真实与公正的底线, 被世俗尘世扰乱心绪。束 之高阁的书本,与犹抱琵 琶半遮面的丛林法则之间 总有些格格不入。对错, 是非,这些曾几何时天经 地义的区分,在现实面前 有时却分外模糊不清。 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的诗句。尘世如潮人如水 ,微泛波澜的只不过是对 曾经过往的执迷。这个江 湖,原本便不是因希冀而 生,亦不会因失望而逝。 其对生存哲学之演绎、演 艺与演义,或如京师大戏 ,或如江南小调,却从来 不是简简单单的是非题。 红尘陌上,一剑行天涯 。法人罗曼·罗兰不无希冀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 它。”众生百态,洞穿这个 江湖,需要多少时间与气 力? 人事沧桑,花开花落两 由之。横亘于应然与实然 之间的鸿沟,有时逼迫得 在个案面前几乎只能惶然 无措。龙应台曾道: 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 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 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 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 ,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 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 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 ,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 而所谓的“成熟”,在尼 采看来“不过是个性被磨去 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 了”。原来,人人皆深陷于 这世故的江湖里。层层叠 加,夹杂着满眼看不透的 人心。 江湖,一如暖春清扬的 晨曦,却有些春寒料峭, 冷风如刀,凌厉而粗暴; 又如寒气凝冷的北风,亦 不失瑞雪纷飞,简约而写 意。或喧嚷,或轻柔,挣 扎于悖论中,这种感觉随 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 似有增无减。 半世浮萍随逝水,步履 不停亦时常慵懒无力,更 多时候不外是在缅想与冀 望中跌跌撞撞,时有希望 ,亦觉无能为力。影片《 十二怒汉》片头字幕道,“ 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 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日子久了,亦想把对深陷 于这江湖的认知、迷惑与 思考做些梳理,权作成长 的标尺,刻录自我的一点 感念。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 人喉”,自入读珞珈廿余年 来,辗转多国多地求学求 生。天涯沦落,羁旅漂泊 ,时有不知身处何方之惑 。闲处光阴易过,不经意 间慢慢攒了一些文字, 2015年初始有出版。2017 年二版增订除了增加近期 若干新文外,未成年人司 法短文悉数转人《少年司 法的异乡人》另辑出版; 同时,亦将于中国检察出 版社2011年结集之《推开 检察这扇门:第三只眼睛 看检察》及人民出版社 2012年二版之《少年司法 通论》中部分文稿修订后 转入本书。本次三版修订 增删较多,逐句更新。 值小书增订付梓之际, 心存谢念,谨向书画家吴 学斌先生等致以谢意。学 斌先生百忙之中题写书名 ,使本书增光添彩。叶丽 丽、侯棋、梁耀聪、聂椿 等同学协助校稿工作,提 出了一些文字修改意见。 最重要的,家人所在, 心之所安。 江湖夜雨十年灯,当键 盘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 纸上江湖便随着增订版修 订或暂时点上个顿号了。“ 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 闲人样”,惟觉悟有限,祈 诸君指正。 鸿巍谨识 甲午年仲夏初草于邕州 心圩江畔 丁酉年孟春增订于暨珠 日月湖畔 辛丑年谷雨修订于横琴 天沐河畔 精彩页 爱与不爱,恨与不恨,江湖即在身边。如金庸大侠所言: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如今海内升平,中文与各式洋文相互交流起来虽是小摩擦不断,总的来说亦还算顺畅。不过,倒是这“江湖”二字却难得在英文中一现。倘是直译,把“江湖”译为“riverandlake”似乎也没有太大问题。清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外篇上》中亦道: 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 然之文也。 由是观之,中西方文化问的对立与冲突并没有乍听起来那样鸿沟深陷。然语义看似不错,意境却差得十万八千里。“江湖”实出于《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情境之下,泉水干涸,两鱼困于陆洼,相互以口沫滋润,不由缅想起昔日畅游江河湖海间的快意。词义演变中,一如“两广”指广东、广西及“云贵”代云南、贵州,“江湖”古时亦曾指江西、湖南。此后,“江湖”二字与原意渐行渐远,直至面目全非,多被用来形容“三停刀上血光飞”的性命相搏及恩仇与共。 江湖风云际会,“一波未平,一波已作。”近北有天山论剑闹剧,南有申城法官集体嫖宿。这惊人的一切,顷刻间毁了三观。在扯虎皮做大旗屡见不鲜的今天,有人爱坐轿,便有人投其所好,在旁伺候和吆喝着。一唱一和之问,道义之底线不断下探,贻害甚多,小到弄虚作假,大到罔顾他人身家性命。 招招留心,亦招招夺命。 仗剑天涯,关乎江湖道义。“道义”者,道德义理。无论居庙堂之上,抑或蜷窝棚之下,如何了断皆要奉行故事。这江湖道义,理极精微,既有字字珠玑的明规矩,亦不乏“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的潜规则。饮马江湖,若是不懂道上的规矩,不知如何以对,挠破了脑袋,亦是无计可施。 杯光壶影间,江湖故事多。~则网传新闻令人大跌眼镜,说的是某人因东窗事发潜逃多年,终抵不过对久病父母的牵肠挂肚,遂呼应当地警方号召,拟回乡自首。若只停留于此,这则新闻毫无“新”闻可言。之所以如平静湖面不期砸下鹅卵石,实在是自首人的“诡异”之举:其煞有其事地在网上晒出此事,亦语带双关地表明目前“身体健康”,瞬时画面感和代人感十足。“身体健康”四个字不足以说明爆料的决心,更隐约可见对自首之身后事的担忧。 Emmm…… 事出反常必有妖,该新闻之真实性已无从考究。倘若确凿无疑,剧透的彩蛋也算是黑色幽默中的奇葩了,比戏剧还要狗血。回想一段时间以来看守所出现的犯罪嫌疑人莫名死亡或重伤的案件,某人网上发帖的惊人之举便顺理成章,其实再自然不过了。 这样的自然之举,无论如何却皆觉得极其不自然。 星移斗转,有江湖的地方,便有恩怨情仇。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悲叹: 一个人所处的荒谬的也是悲剧性的处境就是:当他最需要良知时,良知却最软弱。 弗洛姆人文主义哲学之基石,乃是对亚当与夏娃从伊甸园流亡这一经典圣经故事的再解读。在弗洛姆看来,区分善恶便是美德。读经者却认为,亚当与夏娃因违背上帝旨意及食吃“智慧树”之苹果而犯罪, 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一旦进食善恶果,便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但受蛇“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之蛊惑,夏娃怂恿亚当食了“能使人有智慧”的果子,亦从此开启了人类背负“原罪”的历史:食了善恶果,便会像神一般明善恶、辨是非。此影响之大,对西方宗教自不待言。而在背离传统宗教正统观念时,弗洛姆亦颂扬了人类采取独立行动并利用理性而非坚持专制道德价值观的美德。他特别强调, 我坚信,选择进步之人可通过发展其所能来找到“新统一”,而这是以三个方向产生的,可单独或一起呈现:亲生物、对人类与自然之爱,以及独立与自由。 看守所非正常死亡案件屡被爆料,实出于对“一看二守三送走”职责之外潜规则的惊惧、质疑及愤懑。江湖道义的底线一步步下探,犯罪嫌疑人喝水死、睡觉死、躲猫猫死、做梦死、上厕所死等闻所未闻,曲折荒诞,搪塞理由千奇百怪,冲击着世人对看守所监管秩序维护的通常解读。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