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式管理(袖珍版)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曾仕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曾仕强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广中国式管理。多年来,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士,愈是对他所讲授的中国式管理产生热烈的回应。
曾教授认为,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本书强调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作者简介
曾仕强,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目录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安人的目的在于人安己安
 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第二章 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
 边做边修改
 以止、定、静、安、虑、得为过程
 必须治标和治本并重
 至诚可以前知
 提出计划应该合理坚持
第三章 无为的执行过程
 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来执行
 认清计划的可变与不可变原则
 发挥无为的领导精神
 以团队精神来突破难关
 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
 采取全面无形的控制
第四章 有效的考核要领
 先建立“对并没有用”的考核标准
 要求大家“在圆满中分是非”
 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
 采取“综合考虑”的原则
 鼓励大家“反求诸己”
 要诀在“明暗、大小兼顾并重”
第五章 圆满的沟通艺术
 妥当性大于真实性
 以不明言为基础
 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
 最好做到会而不议
 用“议而不决”来达成一致
 “决而不行”才能及时应变
第六章 圆通的领导风格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
 通过核心班子好办事
 凝聚员工的共识
 防止小人当道
 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
 最高境界在于促使部属自动自发
第七章 合理的激励方式
 随时随地都应该激励
 先求忠诚再求能力
 逐渐提升安、和、乐、利的层次
 由安员工而安顾客
 激励大家重视兼顾
 情境配合激励大家随机应变
序言
自古以来,当老板就很
不容易。恐怕要潜心自修好
几世,累积许多阴德,才有
机会、够资格当老板。
但是,当老板可能有两
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一为
成事,一为败事。成事的老
板,把事业创立起来,然后
鸿图大展,还能够生生不息
;败事的老板,则刚好相反
。把员工带坏,浪费人家宝
贵的人生,而且危害社会大
众,破坏社会秩序,还要祸
及后代!
当大老板更不容易,规
模庞大,人员复杂,涉及的
事务众多。若是要求赚钱、
保持健康,留存好名声三方
兼顾,那就更加困难。大老
板的现代称呼,便是总裁,
意思是总合而决裁之,可以
做出最终的决定,没有人能
够加以改变。
二十一世纪经济环境快
速变化, 企业目标模糊化
,市场不明确,同时全球化
与本土化产生矛盾,而资讯
化的结果,更使得组织成员
不容易建立共识。在这种情
况下,有些总裁虽然把事业
经营得十分成功,却把自己
累坏了。失去健康,财富还
有什么价值?
曾仕强
序于兴国管理学院
导语
中国式管理是中国思维方式、伦理传统与西方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是基于传统和现实实践的理论创新。于国人而言,它是获得事业成就与圆满人生的一种利器;于国家而言,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种可资有效运用的理论资源。
本书凝聚曾仕强教授30年中国式管理理论。
此版本为袖珍版,精致便携。
精彩页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管理?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知和体会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对管理的看法代表了这个人的价值观。我们提供的概念,列举如下: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一个人要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
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安人的诉求为:己安人也安。
采用合理的推、拖、拉来把问题化解掉,大化小,小化了,轻松愉快。
很多人以为中国人只重做人不重做事,或者先把人做好再谈把工作做好。其实不然,我们应该通过好好做人来把工作做好,必须做人做事兼顾并重,这才是良好的管理。
做好人本身的价值不高,能够把好事做出来,才有真正的贡献。有人才有事,有好人才能做好事,这是修己安人的深一层用意。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而终点则是安人。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
管理一方面讲求伦理道德,一方面追求管理效益。因为管理是外在的伦理,而伦理是内在的管理,两者密不可分。
在管理的历程中,通过好好做人把工作做好。在职场中修炼自己,逐渐提高层次,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任务。
“安”的结果是正面的,而“不安”所带来的则是负面的影响。“安”的时候,中国人积极而奋发,对准目标全力以赴,高高兴兴地接受成果评量,既照顾同年,礼待资深,也共享荣誉,大家乐在一起。“不安”的时候,对目标阳奉阴违,视成果评量为官样文章,同年不同年又有什么关系?怨自己都来不及,哪还分享、共享什么荣誉?
“安”的观念,长久以来影响着中国人。这个单字词含意甚深,必须用心体会才能明白它的用意。如果采用复字词来表示,名词多用“安宁”,动词可用“安顿”,而对管理来说,以“安人”为妥。
要“安人”必先“修己”,不修己则无以安人。所以中国式管理,简单说,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代表个人的修治,做好自律的工作。因为中国人一方面不喜欢被管,另一方面不喜欢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管。不喜欢被管就应该自己管好自己,便是自律,也就是修己。不接受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的管,常常抱怨这种人管不好自己,还想来管人?表示每一个人在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也就是需要自律。可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通通应该修己。
修己安人看起来是伦理,同时也是管理。中国式管理的整个历程,充满了“伦理道德”的精神,以“彼此彼此”为原则,拿“圆满、圆融、圆通”做标准,各人立于不败之地,发挥推己及人的力量,分中有合,而合中又有分,谋求安居乐业,互敬、互惠,各得其安。
“修己”的意思是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方向,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管理者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伪装接受,实际上各有自己的看法。管理者不如先修己,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他们,更为快速有效。
用高压的政策要求员工改变,并不符合安人的要求,也就是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大家就会以不合理为理由加以抗拒。
管理者先求修己,感应被管理者也自动修己。双方面都修己,互动起来自然更加合理。人人自求合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