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外贸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案例集》的编辑出版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就业工作方面的又一个新举措,《案例集》主要内容是对我校近几年来在签约就业、考研升学、公务员考录、出国留学及实习实践等多个方向表现优秀的学子的事例进行总结和分享,由有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老师对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化的点评,对于提升教师就业创业指导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有效解决大学生个体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书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一般规律,读者通过阅读该书,既能了解大学生在校四年来学习、生活、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困惑,同时也能掌握大学生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走出困境、探索未来的人生轨迹,更能让在校大学生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优秀就业典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了解专业、行业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教会他们进行时间管理、学习管理、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技巧和方法等。
《外语外贸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案例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家长均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小丽是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届阿拉伯语专业的一名毕业生。以下是笔者对她毕业季求职以来心路历程的梳理,其中也包含了她对自己大学四年在校学习、生活、实践中所思所感的总结。
小丽是个幽默的人,回想起求职的这段历程,她更愿意把它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征战的一方是她,另一方则是各种不同的企业单位以及他们设置的形形色色的招聘关卡,双方交战则是在笔试、面试过程中的斗智斗勇。
大三第一学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上,经过多方的了解以及深思熟虑,小丽就已经做好了未来职业规划: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目睹毕业年级的学长学姐们穿梭在各个楼栋,奔走于一场一场的宣讲会时,她也不断地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我未来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虽然满怀想法,但是小丽却依然很茫然,她开始去找辅导员、专业老师了解就业政策,向学长、学姐请教面试经验,和同学朋友们交流谈心。
转眼就到了大四前的暑假,小丽迫切地想去体验一下真正的职场,心想或许只有自己亲自去试过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学校举办的暑期实习双选会上,她选择了几家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企业并第一次投出了简历,这些企业分属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最终她获得了重庆本地一家培训学校实习的机会,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暑期实习之旅。
实习期间,她被分配到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所学的阿拉伯语专业毫不相干。闲暇时间,她经常回想起大学这三年的生活:大一刚进校时面对这门完全陌生又难学的语言,深知为了学好它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于是每天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过着和高中一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不到阿拉伯语的话,她有点不甘心,也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自己努力三年所学的东西。加之她实习的这家公司规模比较小,平台确实有限,从这时起,她的想法逐渐发生了改变,她的就业目标逐渐明晰:要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要向未来发展空间更大的公司企业发起冲击。
时不待人,8月,秋招的号角已经吹响,许多公司已经可以网上申报了。实习工作之余,小丽密切关注着与阿拉伯语相关的企业和大公司的招聘信息。最开始因为没有经验,就广撒网盲投,因此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投出的简历全都石沉大海,她自己也感到十分丧气。
转眼间,来到大四的第一个学期,9月,开始有企业来学校进行宣讲招聘了,小丽的求职之战正式打响。收起丧气,调整好心态,根据各大企业公司提供的岗位和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力,她着手准备简历。此时的她和去年的学长学姐一样,穿梭在各大企业宣讲会现场,投递简历,经历笔试,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面试通知。
小丽收到的第一个面试通知来自华为公司,她申请的岗位是办公室文秘。在去面试的路上,她不停地深呼吸,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不要紧张。面试候场的时间更加令人难熬,已经面试完毕和还未面试的同学们的一举一动都使她更加慌乱,她一遍一遍地给自己做心理暗示。第一轮是群面,终于等到她面试时,才知道这一组有14个人,进场的那一刻她就只是在想“我不要怯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当然结果也在预料之中,她被刷掉了。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得知面试结果时,小丽还是很失落,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是不够准确。回到学校之后,她努力回忆了本次面试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开始思考并进行总结。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真正经历过群面,所以这次面试于她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历练,也让她了解到更多群面相关的知识以及自己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些东西都需要靠自己提前做功课来获得。
10月到来,到学校招聘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小丽每次都会去尝试,因为她一直坚信只要有机会,她就不能放弃,如果机会在面前,但自己不去尝试,那就真的一点可能都没有了。除了关注来学校进行宣讲并招聘的企业公司发布的职位需求,她还留意了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发布的相关招聘信息,只要看到有招聘阿拉伯语相关职位的企业,她都去投简历,奋力一试。因为到重庆大学招聘的企业众多,她就经常跑去重大,一个月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往返于重大和川外之间,周末时整天整天地待在重大寻找合适的企业面试机会,那时她感觉自己心里憋着一股劲,然而结果并不乐观。那段时间她时常能感受到内心的痛苦,并且心里一直在想每天这样跑到底值不值得。第一次,她想要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去大平台的想法开始在她心里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