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明史大家樊树志先生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明史普及之作。本书以人为核心,系事于人,讲述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下,皇帝、权臣、佞幸、太监、君子、小人等各色人物的际遇和悲欢,揭示专制政治的某些侧面;同时通过这些独立个体相互交织,勾连起明朝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出近三百年的兴衰演变。 书中所述有九五之尊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有权倾一时的大臣,如胡惟庸、张居正;有佞幸,如江彬、钱宁;也有巨阉,如刘瑾、魏忠贤;有正人君子,如海瑞、杨涟;有宵小之徒,如焦芳、阮大铖……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不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体现出与专制政治密切相关的命运。通过他们的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了解明朝兴亡的原因,窥探历史规律的奥秘。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2005年)、《国史十六讲》(2006年)、《明朝大人物》(2011年)、《明史讲稿》(2012年)、《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年)。 目录 第一章 奠基:洪武开国与勋臣凋落 凤阳的朱元璋情结 朱元璋的文笔 刘基的悲剧 “积疑成狱”的胡惟庸党案 李善长的灭门之祸 大将军蓝玉的冤案 朱升为何归隐 太祖高皇帝的“免死铁券” 第二章 承业:永乐窃国与冷血杀戮 酷似乃父的朱棣 建文帝下落之谜 朱棣的智囊——道衍和尚 “读书种子”方孝孺的气节 “瓜蔓抄”及其他:建文旧臣景清与铁铉 打着“锦衣卫”的幌子 才子解缙的政治生涯 第三章 中衰:正统失国与夺门复辟 “弄冲主于股掌”的王振 英宗被俘与获释 贪位的景帝 “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 复辟功臣的下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 第四章 腐败:宪武昏庸与群奸乱政 宪宗与方术佞幸 宪宗擅宠的万贵妃 汪直与西厂 明君孝宗和他的诤臣们 “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刘瑾弄权 且看刘瑾的垮台 告密者焦芳 “甘心颐指”的李东阳 武宗与豹房政治 第五章 陵夷:嘉靖积弊与居正秉政 杨廷和拨乱反正 “大礼议”与张璁的浮沉 夏言:“弃市”的首辅 锦衣卫头目陆炳 痴迷于玄修的“中材之主”:自比为尧舜的嘉靖皇帝 严嵩、严世蕃父子 徐阶:“名相”还是“甘草阁老”? 海瑞的为官风格 张居正的另一面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张居正的悲剧 第六章 倾覆:天启阉祸与崇祯亡国 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 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毛文龙的功过是非 袁崇焕之死 钱谦益的政治挫折 鼎革之际的陈洪绶 附录一:明朝皇帝世系表 附录二:明朝大事记 后记 序言 知人论史:再版自序 历史叙述讲究时间与地 点,更关注人物,道理是 显而易见的:历史是人创 造的,历史学家写的是人 类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的 主角。这样的常识往往被 专家所忽视或无视。当代 西方史学发展中有一种引 人注目的倾向,愈来愈注 重深刻的分析,引进各门 学科的方法,使它变得愈 来愈深奥,轻视或鄙弃传 统的方法——记叙与描述 ,人类活动的一幕幕丰富 多彩的活剧消失了,代之 以抽象的社会蓝图或数理 模式。于是乎历史作品成 为枯燥乏味冷冰冰的“砖头” ,令人望而生厌,失去了 读者。这种倾向对中国历 史学界的影响已经有所显 现,引起明智的历史学家 的警觉,提倡历史要写人 ,写人的活动,复兴传统 史学。 以《史记》为代表的传 统史学,写人叙事的篇章 可以和文学大师的散文相 媲美,读来朗朗上口,流 芳百世。去年年底(2021 年12月26日)去世的美国 历史学家史景迁 (Jonathan D.Spence)的 代表作,诸如《前朝梦忆 :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 臣的生涯揭秘》《王氏之 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 命运》等,都是知人论世 的佳作,在美国和中国都 好评如潮,道理就在于此 。他的中文名字是耶鲁大 学史学前辈房兆楹给他取 的,期望他景仰司马迁, 以司马迁为楷模。史景迁 是成功的,他被推举为美 国历史学会会长足以证明 学术界对他的认可。我们 自己却淡忘了这种优良传 统,未免令人遗憾。 我从事历史人物研究和 历史传记写作,深受史景 迁的影响,希望刻画人物 的命运再现历史栩栩如生 的一面,《万历传》《崇 祯传》《明代文人的命运 》都在追求这样的境界, 本书也是如此。 本书原名《明朝大人物 :皇帝、权臣、佞幸及其 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 于2011年出版。出版界的 朋友有意再版此书,并且 更改了书名,征询我的意 见。其时,本人正在医院 治病,无法亲力亲为,全 权委托编辑处理。5月25日 出院后,看到了清样,对 编辑的严肃认真态度深表 敬佩,把四十六篇文章分 成若干章,拟定了章标题 ,着力提升阅读的境界, 有画龙点睛之效。 本书的主体,是为广州 《时代周报》撰写的专栏 文章,以及为上海《东方 早报·上海书评》所写的部 分文章。结集成书时,系 列文章仍在写作之中。因 此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也 就是说,晚明部分尚嫌不 足。有关晚明人物的文章 ,后来大多发表于上海《 书城》杂志上,它们是: 《王阳明与晚明思想解放 的潮流》、《高处不胜寒 ——内阁倾轧中的徐阶》 、《好申韩法的张居正》 、《1590年代的朝鲜战争 》、《六君子之狱》、《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面面 观》(发表时编辑把题目 改为《明末的一场政治闹 剧》)、《文人结社与晚 明文化生态》、《悲情的 骨鲠之士——文震孟与郑 鄤》、《为正人增华,为 文人吐气——倪元璐的才 情与气节》、《复社名士 吴应箕》、《朝廷舍我, 非我舍朝廷——黄道周的 坎坷仕途》、《“一代完人” 刘宗周》。 另外,还有几篇在别处 发表的长文:《“肃杀之后 应有阳春”——太平宰辅申 时行》《叶向高:“调剂群 情,辑和异同”》《“误尽平 生是一官”——读<梅村家 藏稿>札记》。将来有机会 再结集出版,读者可以把 它视为本书的下集,欢迎 赐教。 现在诸位看到的本书, 经过编辑精心加工,旧貌 换新颜。书末附上辅导资 料,有助于读者了解明朝 历史,体现编辑处处为读 者考虑的职业素养。 请读者诸君穿越到明朝 ,目睹一幕幕惊心动魄的 活剧,领略历史的无穷魅 力。 樊树志 2022年5月27日于上海 导语 明史大家专门写给大众的明史普及之作。 复旦大学历史教授、明史大家樊树志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将明史人物的跌宕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无穷变幻,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用大手笔写小文章,每篇文章的选题、立论、叙述都力图有新意。 六大层面,讲透明朝三百年兴衰演变。 本书从六个层面以46篇文章,书写明朝300年政治风云中的人物和故事,皇帝、权臣、太监、佞幸、文臣、武将、君子、小人等100多个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演绎出一幕幕生死悲欢,让人感叹他们在专制政治下无可奈何的命运,同时也引人深思他们的抉择对于我们有何借鉴。 后记 2008年冬,应《时代周 报》(广州)编辑李晓婷 女士的邀请,为该报的文 化版开一个专栏,题目就 叫作“明史谈屑”。后来李女 士调离,与我联系的先是 凌越先生,后是曾园先生 、吴筱羽先生。在他们的 支持下,这个专栏至今还 在继续。前后共发表了几 十篇文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 对此很关注,希望我能结 集出版。盛情难却,我接 下了这个任务。所谓结集 出版,看起来很容易,其 实并非如此。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这个专栏还未 写完,至少还有三分之一 到二分之一没有写,必须 提前写出几篇来平衡全书 的结构。其中之二,当初 报纸方面的约定是写“千字 文”,即篇幅以一千字为宜 ,后来稍有放宽——不超 过一千五百字。对于报纸 来说,这样的文章已经不 算太短了,但是对于写历 史题材,仍有“削足适履”的 感觉,即使叙述一个人或 一件事,都无法畅所欲言 。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 尝试把一篇文章写到三千 字,然后一分为二,作为 上下篇分开刊登。因为这 样的关系,此次结集时, 相当一部分文章需要重写 ,扩充篇幅,增加内容; 另一部分文章先前由于篇 幅限制,文字极度精简, 需要润饰,需要舒展。 关于题目,要做一点说 明。出版社编辑希望醒目 一点,我则愿意含蓄一点 ,仍旧用专栏的名称为题 。为了兼顾“醒目”,加上一 个副标题,就成了这样: 《明史谈屑——专制政治 面面观》。当初用“谈屑”两 字,就有谈些琐屑的细节 之意,无论写人写事,尽 量注意细节和情节。因为 报纸是面向大众的,必须 摆脱学术味,有可读性, 有吸引力。既要生动有趣 ,又不能“戏说”;既要言必 有据,又要用引人入胜的 方式表达出来。至于副标 题,是我选题时隐而不早 的思考,通过一个人、一 件事来揭示专制政治的某 个侧面。所写的每一个人 ,无论是帝王还是大臣, 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宵小 之徒,他们的命运都和专 制政治密切相关,或者说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专 制政治究竟意味着什么。 复旦大学出版社认为, 这样的标题虽然名实相符 ,却过于刻板。他们反复 推敲后,拟定了一个标题 :《明朝大人物:皇帝、 权臣与佞幸》。在我看来 ,副标题七个字难以涵盖 书中所有文章。于是改成“ 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 这些话都是现在为了“解 题”而说的,实际写作时只 把它当作“潜台词”,注重“ 用事实说话”。因为“用事实 说话”是讲述历史最为有力 的手段,无需发什么议论 ,人们已经知道作者想要 议论什么。当然并不意味 着绝对没有议论,偶有议 论,点到为止而已。留下 想象的空间给读者,岂不 更好!我向各位讲述历史 人物的跌宕命运,展现历 史事件的无穷变幻,采用 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对于“讲故事”需要说明 两点。一是,“讲故事”绝不 意味着可以胡编乱造,必 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言 必有据,每一句话都要有 史料依据。最近有的人扬 言:历史的细节与对话可 以虚构。完全是一派胡言 !二是,不要停留于为讲 故事而讲故事,努力把它 蕴涵的深意挖掘出来,引 发人们思索,如何看待过 去和现在,这样的“讲故事” 才有意思。 本书四十六篇文章,写 的是几百年前的事情,无 疑是陈年旧事,但不等于“ 炒冷饭”,每篇文章的选题 、立论、叙述都力图有新 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我的意图是,以当代人的 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用大 手笔写小文章。至于做得 如何,那得由读者来评说 了。我用认真的态度来写 轻松的文章,希望读者轻 松地阅读,不至于带来沉 重的感觉。 本书的大部分文章刊登 在《时代周报》上,少部 分刊登在《东方早报·上海 书评》上的文章是上述文 章的延伸,所以收集在一 起。需要说明的是,文章 是零星发表的,上下前后 或许有一些重复,但各篇 文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读史的感悟也有所不同, 看起来还是饶有兴味的。 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樊树志 2010年8月初稿 2011年3月定稿 精彩页 朱元璋祖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句容朱家巷,其祖父朱初一带领其伯父朱五一、其父朱五四逃荒到江北泗州盱眙县,不久父亲朱五四来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小名为重八(两房中排行第八)。凤阳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故乡,对于研究明史的人来说,它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钟离县的太平乡孤庄村是朱元璋的出生地,今属于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村南有一座寺庙,即朱元璋少年时出家为僧的“於皇寺”(当地人把“於”读作wu),后来才改称为“皇觉寺”。该寺庙在战乱中被焚毁后,并未再建。洪武十六年(1383),在旧址东北十六里的地面,重新修建寺庙,名为“龙兴寺”,为的是纪念这个“龙兴”之地。龙兴寺几经修缮,较前更为宏伟,有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龙兴寺碑、大悲殿、明太祖殿、地藏殿、方丈室、藏经楼等,依稀可见当年皇家寺院的气派。 这里曾经是明朝的中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后,其地面建筑大多已经消失,仅存皇城的颓垣断壁与鼓楼,隐约可以窥见当年的恢弘气势。如今鼓楼已经修缮一新,破败的皇城如欲恢复原貌,恐非易事。与此遥相辉映的是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园),经过多次修缮与扩建,规模更加宏大,长长的神道,两旁肃立的石像生,显示着皇家陵园的架势,丝毫不亚于明孝陵或十三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碑文的“皇陵碑”,至今仍然高高耸立在那里,碑文还清晰可辨。 在凤阳,朱元璋留下的痕迹,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浓烈了。 我曾经去过两次,在当地所见所闻,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凤阳人浓厚的朱元璋情结。 第一次是1995年8月,我从上海去凤阳参加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议。会里会外给人强烈的印象,凤阳人似乎对朱元璋情有独钟,推崇备至。凤阳县委书记在开幕式上用强调的语气,告诉来自各地的中外学者:凤阳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件事情影响最大,一是出了个皇帝朱元璋,二是1978年的“大包干”(包产到户)。 四十多年前凤阳的“大包干”,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其意义无可估量。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居然把它和“出了个皇帝朱元璋”相提并论,着实令与会的学者们吃惊不小。 凤阳人心目中,朱元璋不仅为乡梓带来了无上光荣,而且他本身就有浓厚的乡土观念,特别厚爱家乡。为了开发家乡,他运用皇帝的权力,把江南富户大批迁徙到凤阳。这些人对凤阳并无好感,每年都要千里迢迢回乡祭祖上坟,沿途唱着凤阳花鼓,有一首名气最大的这样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所谓十年九荒,固然有天灾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祸——皇陵官署的赋税徭役。明末时的南京礼部侍郎钱士升祭告凤阳皇陵之后,向皇帝报告凤阳皇陵令他吃惊的衰败景象,“土地多荒,庐舍寥落,冈陵灌莽,一望萧然”。根本原因是凤阳土地贫瘠,在江北各府中列千下下等(最末一等),一遇灾荒,人们挈妻担子乞活四方。 P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