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原题《孔子集语》,顾名思义,乃一本以孔子语录为主的文集。 薛据辑成此书,系参照《论语》体例。一是篇数同,均为二十篇;二是各篇取名方法同,均为取篇首几个字为名(略过“子曰”),篇名无特别用意;三是篇与篇之间,则与则之间,均无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论语》还有孔子弟子语录,《孔子集语》则未单独编入,但也像《论语》一样,还编入少量非语录的内容。 全书二十篇,计187则(现删去2则),一篇最多的23则,最少的只有5则。各则篇幅长短悬殊,最多的482字,最少的只有9字。这些内容分别出自37种典籍,其中采用最多的是汉朝刘向《说苑》,计81则;其次是汉朝韩婴《韩诗外传》,计19则;大多数则只是采用一两则。但辑者并非只是照搬照抄,一些内容还根据需要做了精简与编辑。 目录 易者第一 子贡第二 孔子御第三 持盈第四 子观第五 公父文伯第六 六艺第七 依贤第八 漆雕氏第九 楚昭王第十 子出卫第十一 颜叔子第十二 齐侯问第十三 文王第十四 齐桓公第十五 公索氏第十六 子夏问第十七 楚伐陈第十八 孔子先第十九 曾子第二十 后记 序言 水头位于南雁荡山麓, 鳌江中下游。这里物阜民 勤,人才辈出,千百年来 为世人瞩目。这块依山傍 水之地,气象万千,风光 秀丽。这里是千年之镇, 有千年文明历史、千年人 口迁徙史、千年名门望族 、千年尘光遗文;这里是 山水之镇,有百年繁华老 商埠、百年传统古庙市, 雁山峥嵘演传奇,鳌水蜿 蜒话沧桑;这里是文化之 镇,百工之乡展风采,文 艺精品吐芬芳,文化遗产 誉四方,群英璀璨耀星空 。这里还有当年先烈留下 的革命传统精神,成为父 老乡亲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宝贵财富和攻克各种 难关的原动力。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 中期,自古以来只知种田 为生的水头人,方知“外面 的世界很精彩”。他们或独 自出门,或结伴而行,走 南闯北,经商做生意,投 资办工厂,尝到了政策开 放的甜头。水头人将卖兔 毛、经营皮革、开采煤矿 等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大有声色。他们靠自己的 打拼,从赢得第一桶金开 始,发展到日进斗金,名 噪大江南北,令人敬佩; 他们广采博纳海内外企业 的成功经验,敢闯新路, 敢于创建全国、全省一流 企业,跻身国内一流民营 企业家行列;他们敢于置 身风口浪尖,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拼搏,短短数 年就使自己家乡的经济腾 飞。鳌江水因之添色,南 雁荡因之增光。 《孔子集语》是一部由 古代水头人编纂的典籍。 辑者薛据,出身于宋代平 阳有名的望族——南湖薛氏 。他追慕圣人,恐其言语 散佚,于是博览群书,遍 采古籍,乃成此编。后来 此书还被收入《四库全书 》,广为传播,影响很大 。对于后人来说,在学习 《论语》之余,若能以此 书补充,应该是很有益处 的。 本书译注者陈正印先生 ,多年来潜心于诗词创作 和文史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在编选《水头历 代诗文选》之后,这次又 译注《孔子集语》,为“水 头镇历史文化”丛书再次做 出了贡献,其不忘乡情, 令人感佩。 在深入实施“工业强镇”“ 服务业兴镇”发展战略,加 快推进富民强镇,打造宠 物小镇,构建幸福家园的 历史进程中,如何充分发 掘和展现区域文化之美, 译注《孑L子集语》是一个 有益的尝试。所谓文化育 人,我们期待有更多反映 水头的优秀作品问世。 中共水头镇委书记 李标 斌 水头镇人民政府镇长 盖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