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事执行裁判理论与实务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
出版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江苏法院2017年以来推进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执行体制改革、开展执行裁判工作的丰富实践,对执行异议、复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等类型案件办理中在理论与实务、程序与实体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思考,是国内首部以民事执行裁判工作为视角的专业书籍。希望能够藉此更好地服务基层、指导实践,亦为法学研究者提供鲜活的素材。 目录 第一章 执行裁判概论 第一节 执行裁判权的概念 一、执行裁判权 二、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的关系 三、执行裁判工作与解决“执行难”的关系 第二节 执行救济 一、执行救济与执行裁判 二、执行救济与普通民事救济 三、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四、执行救济的类型 第三节 执行裁判权行使 一、执行裁判部门 二、执行裁判部门的受案范围 第二章 执行裁判的理念、原则和进路 第一节 执行裁判的理念 一、确立执行裁判工作理念的必要性 二、执行裁判理念的主要方面 第二节 执行裁判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救济法定原则 二、专属管辖原则 三、禁止调解原则 四、效率优先原则 第三节 执行裁判的进路与方法 一、审理执行异议、复议案件的进路和方法 二、审理针对特定财产的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进路和方法 第三章 执行异议及异议之诉若干程序性问题 第一节 执行行为异议 一、执行行为异议的主体 二、执行行为异议的事由 三、执行行为异议的受理条件 四、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 五、执行行为异议的法律效果 第二节 案外人异议 一、提起案外人异议的主体 二、案外人异议的事由 三、案外人异议的受理条件 四、案外人异议的审查 五、案外人异议的法律效果 六、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异议的区分与竞合 第三节 执行异议之诉 一、执行异议之诉的主要类型 二、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 三、执行异议之诉的受理条件 四、执行异议之诉的举证责任分配 五、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规则 六、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效果 第四节 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程序与相关程序的衔接与适用 一、执行异议与执行程序的衔接 二、执行异议之诉与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 三、执行异议之诉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四章 涉执行依据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一节 涉仲裁裁决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一、概述 二、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程序 三、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程序 四、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救济程序 五、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程序与相关程序的关系 六、其他问题 第二节 涉公证债权文书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一、概述 二、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程序 三、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程序 四、救济程序与执行程序的衔接 第五章 涉不动产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六章 涉动产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七章 涉股权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八章 涉债权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九章 涉优先权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十章 涉另案生效法律文书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十一章 涉执行分配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十二章 涉变更、追加被执行人执行裁判案件的审理 第十三章 执行裁判案件法律文书制作 附:常用执行裁判文书样式 附录 后记 序言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审执分 离改革要求,江苏法院作为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审执分 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及江苏省 高级人民法院具体实施意见 ,于2017年年初在省法院 、各市中级法院和有条件的 基层法院设立单独序列的执 行裁判庭,标志着江苏法院 审执分离体制改革迈出了实 质性的一步,走在了全国法 院的前列,在江苏法院改革 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改革5年来,江苏全省法 院执行裁判部门坚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 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充分发挥专业化 审判优势,积极作为,依法 审理了一大批执行裁判案件 ,监督并纠正了一批违法或 不规范的执行行为。据统计 ,共审结执行异议案件6.65 万件,撤销、变更执行行为 1.4万余件,撤销、变更占 比达21.06%;审结一审执 行异议之诉案件1.4万件, 判决结果为阻却执行的 2234件,占比超过15.91% 。对于及时解决执行程序中 衍生出来的各种程序性、实 体性权利争议,有效保护当 事人、利害关系人及案外人 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行为 、促进执行公正、化解和减 少涉执信访,推动执行难问 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 特别是江苏省高级人民 法院执行裁判庭,在实践探 索的基础上,加强调查研究 ,努力探求和总结执行裁判 的价值取向、目标任务、审 判理念及工作方法,及时研 究解决司法实践中发现的一 系列复杂疑难问题,制定下 发了一批指导性文件和案例 ,从而确保执行裁判工作开 好局起好步,为江苏法院执 行裁判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法院 贡献了江苏经验。实践证明 ,这一改革是成功的。 一、探索并确立了执行 裁判工作的价值取向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 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党 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改 革任务,也是完善司法体制 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执行 体制机制,单独设立执行裁 判庭,其主要目的,一是理 顺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关系,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执行力 量,强化执行保障,提升执 行效率,为破解执行难打下 坚实基础;二是使法律规定 的执行救济制度得到有效的 贯彻实施,维护相关主体的 合法权益;三是促进执行组 织结构及内部运行模式优化 ,更好地强化横向制约和纵 向监督,从而有效解决消极 执行、不规范执行以及违法 执行等问题,在体制机制上 构筑抵御干扰的防线,更好 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最终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 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平正义”的目标。因此, 将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 相区别,并从执行权中分离 出来,设立专门机构行使, 价值取向就在于加强对当事 人及案外人的权利救济,加 强对执行实施权的监督制约 ,规范执行行为,促进执行 公正。这既符合专门化审判 的要求,也符合执行权运行 规律。只有目标明确,才能 确保审执分离体制改革具有 合法性、合目的性、合规律 性,使执行裁判工作在正确 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探索并明确了执行 行规范和执行公正,破解“ 执行难”,切实维护人民群 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褚红军 2022年5月 裁判工作的功能定位 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 权同属于民事执行权。民事 执行权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具 体权能:一是执行程序启动 权,对当事人提交的生效裁 判文书进行审查,判断其是 否属于合法的执行依据、是 否具有可执行性,诸如对公 证债权文书、仲裁裁决书和 调解书、涉外仲裁裁决等法 律文书的承认和执行等。二 是执行财产查控权。在执行 程序中,对财产的执行占绝 大多数。执行财产查控权是 对被执行财产采取查封、扣 押、冻结等强制执行措施, 属于典型的强制执行权。三 是实体民事权利混同时的判 断权。对被执行财产从查控 到处置,均会对相关当事人 及利害关系人的实体权利产 生影响。其间,常会有案外 人对执行标的提出权属异议 。尤其是对企业资产进行整 体拍卖时,案外人可能以存 在抵押、质押、租赁、共有 等法律关系提出实体权利要 求,从而产生权利冲突。如 何判断和处理这种利益冲突 ,情况非常复杂。在司法实 践中,往往涉及不同法律程 序的协调,刑事、民事、行 政等不同法律领域知识的综 合运用,特别是《民法典》 中的物权编、合同编及《公 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 的综合理解适用。四是执行 财产处置权,包括对被执行 财产进行拍卖、变卖的权力 以及对变价财产进行转移交 付的权力。五是执行救济权 。包括执行措施的违法救济 权和实体权利归属及其归属 顺序的决定权,也就是执行 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权利 ,包括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权 利人许可执行之诉。如此复 杂的权能构成,使涉执行权 力的行使,尤其是其中第三 类、第五类权能的行使,往 往涉及民事、刑事、行政审 判相关法律问题,比其他案 件要更加复杂。 执行裁判庭主要负责审 查处理执行程序中相关主体 行使执行救济权而产生的案 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