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四大名著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几百年来,虽然读者已换了无数代,但四大名著的光辉地位却始终没有动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所达到的最高峰,书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灵性飞扬,圆融饱满;《三国演义》历来不是被当作一部小说来读,而是被许多读者视为正史,视为兵书战策,视为谋略奇篇,视为忠义贤仁的颂歌;《西游记》是中国小说史中最成功的一部神魔小说,取经四众的形象可谓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水浒传》是一曲歌颂农民起义的慷慨悲歌,急公好义、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本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四大名著,特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点评,以客观、中肯的态度将人物本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大名著是继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之后的文学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好评。四大名著对人物的塑造更是登峰造极,令其他作品难以企及《三国演义》中的三方主帅大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都各具特色。本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四大名著,特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点评,以客观、中肯的态度将人物本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本为袁绍手下之将,后来投奔公孙瓒。因见二人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投奔刘备,随刘备战新野,取襄阳,携万民渡江与曹操大战。在当阳长坂坡怀抱后主,冲出重围,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单骑救主,威名远扬。曹操大赞其为虎将。赤壁大战后,孙权假称吴国太病危,欺骗孙夫人与阿斗到东吴,以便用阿斗换回荆州。赵云闻知,一人飞身上船,夺回阿斗。刘备进兵西川,黄忠在定军山,以法正“反客为主”之谋,一马当先砍杀夏侯渊,被曹军围住,赵云杀人重围,解救黄忠。曹军听到“常山赵云”四字吓得心惊胆寒。刘备称赵云“一身都是胆”,并封为虎威将军。西川平定,刘备自领益州牧,封赵云为镇远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封赵云为五虎大将之一。刘备死后,赵云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七十岁仍屡建奇功,后病重而死。
死时,孔明跌足而哭日:“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总之,赵云是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关羽、张飞、马超等人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关羽刚愎白用,张飞残暴凌下,马超好逞匹夫之勇,而赵云兼有关羽之义、张飞之猛、马超之勇,又智谋超群、见识高远,不愧为蜀国栋梁。
在三国人物之中,真正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武将应数赵云。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还有勇有谋,办事周密,见识超人,人品高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烽烟连绵。赵云在这乱世之中,头脑清醒,表现出非凡的才智。
赵云择主谨慎。起初投奔公孙瓒。当时他的家乡本来有势力最强大的袁绍,河北又是袁绍的根据地,可是他并没有在择主大事上草率,相反他要寻找真正忠君救民的贤德之人。此时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开始时名声不错。于是赵云慕名投奔公孙瓒麾下,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后来公孙瓒因为得势一时,便趾高气扬、骄傲自大起来,并且嫉贤妒能,对人吹毛求疵。赵云看透他不是贤主,就借口兄长去世,回家奔丧,离开了他。
赵云是在公孙瓒麾下时遇见刘备的,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当时刘备正处于危难之际,不仅没有一兵一卒,而且又与关羽、张飞失散。但是赵云却能与刘备肝胆相照、亲如手足。从此以后,赵云一直在刘备身边,一生追随刘备。刘备去世之后,赵云又尽忠于后主,死而后已。
赵云又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公元208年秋天,曹操率领五十五万大军南进,破荆州,下江陵,追击刘备,想一统江南。刘备势孤力单,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在混战中丢妻失子,只有百余骑士随行。而赵云此时却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身抱弱子”,于乱军之中,出生入死,拼命冲杀,力保甘夫人母子安全,最后怀抱阿斗回到刘备身边,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让人由衷敬佩。又如在赤壁大战前,孙刘联合,共同对付曹操。为结好刘备,孙权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后来因为荆州之事两家逐渐疏远,而产生摩擦。公元212年。孙权派船前来接孙夫人回东吴,孙夫人事先不打招呼,想偷偷地把阿斗一起带走。如果孙夫人真的达到目的,那么西蜀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关键时刻,是赵云再次冒着生命危险,与张飞勒兵截江,夺回阿斗。
赵云办事谨慎周密。这在对待赵范献嫂一事上表现得特别充分。赤壁大战之后,赵云领兵攻取桂阳,当时桂阳太守赵范明知没有办法同赵云对抗,被迫投降。但是又不甘心,于是又生出一条美人计,硬要把他的寡嫂樊氏嫁给赵云。不过赵云心知肚明,知道赵范别有用心,所以坚决拒绝。后来孔明问起这件事,赵云回答说:“赵范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定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可见他考虑问题确实周全。
赵云秉公心、识大体、顾大局。公元214年,刘备攻取成都,自领益州牧,想把成都有名的住宅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有功将士,但是赵云从大局出发,劝谏刘备说:“现在益州人民刚刚遭受战火,战争创伤十分严重,我们还是应该把田宅全部归还给他们,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向他们征收赋税和徭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心悦诚服。”因为赵云的谏言从大处着眼,人情人理,所以刘备当即心悦诚服地加以采纳。
关羽失荆州后不久被杀害,刘备一时冲动,失去理智,要发倾国之兵讨伐东吴,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赵云从大局出发,看出这步棋极端错误,所以向刘备苦谏,讲明得失:“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先灭曹魏,那么孙权自然降服。曹操虽然死了,曹丕已篡汉自立,应该说这正是我们顺应人心攻打关中的时候。主公现在要做的是首先占据黄河、渭水上游的险要之地,以此为出发点,讨伐凶逆曹魏,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义士一定会起来响应,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不应该去同东吴开战,如果两家一开战,不是马上就会解决问题的,纠缠起来,只会对曹魏有利。”赵云的分析中肯、深刻,表现出长远的政治和军事谋略。可惜的是,刘备没有采纳他的忠告,最后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失惨重。夷陵战败,不仅西蜀大伤元气,而且严重影响了兴汉大业。
赵云不但德高识远,而且智勇超群。当阳长坂坡,他于千军万马之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平定汉中之战,赵云配合黄忠劫取曹操军粮,黄忠身陷敌阵,遭到曹兵四面围攻,而赵云当时只带了数十骑,奋勇冲杀,将黄忠救出重围。回营之后情况危急,他又大开营门,偃旗息鼓,令曹操迟疑不敢向前,不得不退走。赵云乘机在营中擂响战鼓,弓弩齐发,曹军大败,自相践踏,掉进汉水者不计其数。次日,刘备到赵云营寨知道赵云救黄忠、拒汉水的战功后,禁不住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并给赵云取了个“虎威将军”的称号。
以赵云智勇双全之才,本来可以担当大任,可惜的是他的才干在蜀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P33-37
高尔基曾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籍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另一扇门,让我们增长见识,畅游于天地间;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更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洗礼,树立远大的理想,产生更高的精神追求。
阅读的本质应该是带给人以启示和内心的快乐。本着这个原则,我们精心编写了这套丛书。其中的《中华上下五千年(A)》和《中华上下五千年(B)》为你介绍中华民族的浩瀚历史,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祖国的辉煌与坎坷。既可以继承灿烂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发扬优良的传统;《四大名著人物点评》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理解四大名著中的各个经典人物,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方便青少年读者的学习;《中外名著导读》用轻松的语言让青少年朋友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文学名著,帮助读者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阅读世界;《天下文明奇观》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上的各个文明奇观,展现了世界闻名景观的恢弘浩大;《世界自然奇景》则介绍了奇妙的大自然中的点点滴滴,用精美的图片展现了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这套丛书知识全面丰富,详尽准确,希望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开拓视野,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