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我们想家的时候(毕淑敏精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的时刻跟随着作者的笔端……

它减轻你的痛苦,它开阔你的心胸……

她竭力教给你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

内容推荐

幸福不喜欢喧嚣孵化,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她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毕淑敏以她敏锐的目光,宽厚的心怀和智性的文字,像是在月光下、小溪边给我们缓缓地道着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会让你走头无路的时候看到一线柔和的晨光,你将因此找到心灵的出口。

目录

关于生命与命运的遐想

关于生命与命运的遐想

特殊摄影师

黑白拂尘

奶奶的灵丹妙药

眼睛是一座彩虹桥

八月里,穿着棉衣

高原上的鹰眼

长街畔的青杨

写作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接

为自己的身体投一票

蓝不过

白衣飘飘

希冀中的女警

希冀中的女警

飞翔吧,生命

萌芽在路上

拉练

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危险的花烛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独自远行的职业

问女应几佳

化腐朽为安宁

是否要预知今生的苦难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在儿子成绩不好的时候

下午去开家长会

孩子,请闭眼

进当铺的男孩

儿子的创意

从6岁开始

蓝色萝卜

妈妈无小事

教你生病

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女孩的纸

制花圈

昆仑山那里出核桃

18岁的姐姐

昆仑山上看电影

猜猜那个人是谁

曼巴牙古都

在印度河上游

胖听

有外号的打火机

在陵园的台阶上吃糖

大会餐

耸立的地图

从今天傍晚开始

兴趣就像食物,越丰富越好

编后记 让快乐滋养我们的心

试读章节

甲为乙办事,乙就付给甲报酬,价钱彼此可以谈得很清楚。

甲为乙丙俩人办事,乙丙就付报酬给甲,也是很清楚的事。但每个人只需付二分之一,也很明白。

甲若是为一百个人办事,无论每个人得的收益如何,大家只觉得付给甲百分之一是正当的,否则就是甲多吃多占了。

假如甲为一千个人、十万个人服务呢?假如他服务的人群数字再无限地增大下去呢?按照数学的规律,这个无穷大的分之一,结果就是零。

也就是说,受贿的人群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甲的劳动成果,却不必为此支付报酬,甚至连感谢都不必说一声。

这就是为什么传说中的英雄丹柯掏出自己的心,燃烧起来为众人引路。危险过去后,人们会把他跌落地上仍在发光的心踩灭。

这不是众人的无情,是铁的规律。

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为无穷大的民众服务的事业。

所以它的清贫与无功利性,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矢志于这一行的人,不必愤而不平,只问自己是否愿意承受。

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有比你年轻的孩子和比你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它是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生存一天,青春的财富就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的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

人类的表情肌,除了表达笑容,还用以表达愤怒、悲哀、思索、惆怅以至绝望。它就像天空中的七色彩虹,相辅相成。所有的表情都是完整的人生所必需的,是生命的元素。

痛苦有两种存在形式——包裹着和开放着。

就我个人来讲,我比较喜欢开放着的痛苦。它就像会褪色的毛衣一样,在阳光下渐渐失去新鲜的色彩。

有些人不敢敞开自己的痛苦,是因为惧怕打开痛苦那一瞬刺入肺腑的疼痛。但包裹着的痛苦会像癌症一般生长,蔓延,吞噬我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把最猛烈的痛苦坚挺过去,就会发现可以比较从容地收拾痛苦的残骸了。

每个人的血液中都有与众不同的液体,可惜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如果有一种可以测量出我们特殊才能的仪器,我们就会发现有多少人荒废了他们的才能,终生在从事和他们天性相背的职业。

每个人都在寻找,从幼年就开始找。找准了自己位置的人,是极少数的幸运者。

许多人在暗中摸索了一生,终究在迷惘中告别。如果我们找到了自己爱好的事业,万万不要放松。它会使我们不再计较得失,最大限度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生理是心理的镜子。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朋友和杀手。许多人的疾病其实是自身心理攻击生理造成的。一个人越是懦弱,他伤害自己的频率就越高。

无论爱一个人还是恨一个人,有时都是很残忍的事情。

爱和恨,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精神,一个是肉体。

你嘘寒问暖或是往对方脸上泼硫酸,都是首先作用于肉体,然后传递于心灵。你呵护或是残害他的灵魂,作用要更为深远得多。肉体和精神有时相连,有时隔膜。有的人肉体残缺后精神愈加完整,有的人躯体强健,精神却是破碎的。精神可以支配肉体,肉体却不可能控制精神。

小的危机就像感冒,不单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而且还可以给人以刺激,调动防御能力,增加免疫功能。

但是注意不要转成肺炎。

每个人都会有伤口。有的人愈合得天衣无缝,有的人留下累累瘢痕。  这当然和利物刺进的深浅有关了。但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在深刻的创伤之后,仍然完整光滑。有的人,在小小不言的刺激下,就面目全非了。

在医学上,后一种人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做——瘢痕体质。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意志上的瘢痕体质。

我们可以受伤,我们可以流血。但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医治好自己的伤口,尽可能整旧如新。

没有快乐,谁也别想留住健康。

眼睛对眼睛,是可以说话的。它们进行无声的交流,在这种通行的世界语里,容不得谎言,用不着翻译。它们比嘴巴更真实地反映着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吓唬别人,但不可吓唬病人。当我们患病的时候,精神是一片深秋的旷野。无论多么轻微的寒风,都会引起萧萧黄叶的凋零。

让我们像呵护水晶一样呵护病人的心灵。

生命的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进溅灿烂的火花。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无论选择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尤其是死亡的前夕,大奸大恶,大美大善,大彻大悟,大悲大喜,都有极淋漓的宣泄,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

一个人有太多选择的时候,常常径直选了那最易在短时间内见成效的一条路。一个人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丧失了选择,只是接受命运。所以选择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以能充分发挥意志、表达信念为最好。

P3-5

序言

喜欢薰衣草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细细想,也总搞不清究竟被这词语中的哪一部分击中。拆开来看,比如“薰”字,雾霭腾腾的,带着炙烤的青烟和烧蜡的油腻。再如“衣”字,太普通了,棉衣、单衣、衬衣、大衣,琐琐碎碎、婆婆妈妈的。至于“草”,就更平凡到除了绿和小,再无甚可说了。三个其貌不扬的字集在一起,却像山乡小伙子来了个原生态组合,列排站在聚光灯下,无拘无束地引吭高歌,播散出的清新和幽远,力穿你心。

一直没见过真正的薰衣草,只是熟悉它的味道,在各种喷雾剂和香水的飞沫里。终于有一天,在欧洲油画般的山野中,看到了一片绛紫色的云霞在远方浮动。同行的朋友们以为是野花,以为是紫苜蓿,以为是茂密的马兰……突然有一个人恍然大悟道,那是薰衣草啊!

人们大呼小叫要停车,口气之急迫,让不通汉语的外籍司机以为是有人受了伤。车停稳之后,大家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紫色的地毯奔扑而去。

走到近处,才看清这美丽的植物,并不是匍匐在地上.而是安然挺立着,株高大约有1米。顶端是玫瑰香葡萄色的穗状花序,花上被覆着星星状的茸毛,粗粗看去,好像是能磨出紫色面粉的小麦穗。每株有10朵左右的密集小花拥挤在一起,仿佛一群胆怯的小姑娘,抬着头低着下颌,你靠着我我靠着你,手拉手紧密团结成幽蓝色的香柱。茎干呈灰绿色,窄长的叶片细碎而纷披,在干燥的空气中蛰伏着,好像正在憩患的含羞草……微风掠过的时候,薰衣草就活泼地荡漾起来,仿佛紫蓝色的精灵累了,一展腰肢做起柔曼的瑜伽。薰衣草给人的印象内敛而谦逊。

大家的下一个统一动作就是俯下身去扇动鼻翼,抽吸薰衣草的迷人香气。大失所望的是,除了清淡的草木之气.薰衣草的味道是哑的。徒有虚名的薰衣草大智若愚地沉默着.不肯把些许香氛赠送我们。微风吹过,它们不好意思地摇曳着,好像在祈请原谅。

没有香味的薰衣草,几乎让人怀疑它们的真实身份。有几个人说,也许,这不过是紫苜蓿的变种吧,咱们自作多情了。

揣着疑团回到车上,问过了当地籍的司机,才知道这千真万确就是大名鼎鼎的薰衣草,才知道真正的薰衣草在没有提炼出精油之前,是不香的。于是就想再回头看一眼沉默的薰衣草.可惜起伏的山峦已遮挡住它们紫色的侧影。

长久地挂念着薰衣草,看到紫色就想起了它,它成了紫色的形象大使。某一天早晨,我在自由市场采买蔬果,看到一个老汉蹲在角落里叫卖杂物,面前堆放着一些深绿色的小塑料袋子。我问他,这是什么呀?他说,薰衣草啊。

透明袋子里的黛绿色的草末,好像未晾干的烟叶。我疑惑地问,这是薰衣草吗?他缺了几颗牙的嘴巴不容置疑地说,是。

我说,薰衣草是紫蓝色的,到了您这儿怎么变绿了?

老汉说,薰衣草的花是紫蓝色的不假,但花要拿去提炼精油,精油多贵啊,一般人买不起。我这是薰衣草的叶子,和花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力道弱点。你可以多买一些啊,用薰衣草的叶子做一个枕头吧.淡而清澈的香气,会让你做一个好梦。

缺牙老汉所说的“淡而清澈的香气”这句话打动了我。我不知道是他批发草叶的同时听到的这话,还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因为这句话,我买了薰衣草的叶子。只是,它们的分量只够装进荷包悬挂在我的电脑旁,陪着我写这篇自序。

薰衣草有良好的药用功效,可以洁净身心平抑怒火,舒展经脉疗治创伤。国外有研究机构发现,如果公司要讨论一个非常棘手的话题.事先在会议室里洒上几滴薰衣草精油,气氛就会变得友善和谐,保不准一个统一的意见就此形成了……  我喜欢薰衣草的清静和舒缓,喜欢它低垂的花和朴素的茎干,喜欢它不事张扬的色泽和静祷般的安宁。希望自己的散文能学到一点薰衣草的风格——叶片在原野上自由自在,香氛在空气中若有若无。路过的人看到了,也许会张望几眼,喜欢的人看到了,也许走过之后还会回眸。

这套散文集,几乎收进了我自创作以来所有的散文作品,算是一网打尽颗粒归仓了。经过策划编辑于胭梅女士的精心整理,它们被分别收录到不同的分册中,“安居乐业”了。又好像一个披头散发步履匆匆的旅人,被巧手的理发师拾掇了一番,不再泥沙俱下蓬头垢面,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

如果读过它们之后,一如洒在会议室的精油,让人们被快节奏舞动起来的火气稍稍平患,你比较地镇静和快活起来.我就欣慰万分了。转念一想,薰衣草精油是很昂贵的东西,不能太自不量力,自作多情了。那么,就期待它们如同乡下老汉手中的薰衣草碎叶,带给你一点点舒缓和清凉,做个好梦到天明吧。

毕淑敏

2008年7月7日

后记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得到两次策划并编辑毕淑敏散文的机会,作为一个编辑,最大的享受和幸运在于,她享有职业给予的天时地利,能把自己爱读的、有价值的书推荐给读者,就像美食家把美食通过媒体与众人分享一样。

也许这个比喻并不贴切。因为更多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你是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中,这里有芳香馥郁的玫瑰,有清凉坚定的芦荟,有淡雅忧伤的丁香,有平和低调的薰衣草……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翡翠菩提》是我们最先推出的两本书,以后我们还会有更精彩的图书陆续推出。这套书的最大特色,不但在于有趣、新颖的故事性,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也不只限于它广博的知识与细致迷人的行文,它最大的功用在于——它能帮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聪明、更善良、更有价值。这是编辑的根本用意所在,也是她能献给读者的最大礼物。

王蒙先生对毕淑敏的才情与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理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如果我有亲戚朋友,我有孩子,我有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如果他们都是普通而正常的人员,我都会向他们推荐……”

20多年过去了,毕淑敏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昆仑殇》《女心理医生》等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关注的目光,她的散文,特别是心理散文在当今文坛更是独树一帜。

毕淑敏是在世界屋脊当兵11年,当医生20多年之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的。这使她的作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角与内容。特别是心理学博士课程的学习,使她的心理散文更是具有现代意识,一种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韵味和洞察万事的真知灼见洋溢在字里行间。

有人说,读毕淑敏的散文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因为她的散文有诗的灵性、美的气质。

在《造心》一文中,她这样写道:

造心的时候,可以有很多讲究和设计。

比如预埋下一处心灵的生长点,像一株植物,具有自动修复、自我养护的神奇功能。心受了创伤,它会挺身而出,引导心的休养生患,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心整旧如新。

比如高高竖起心灵的避雷针,以便在危急时刻,将毁灭性的灾难导入地下,耐心等待雨过天晴。

比如添加防震防爆的性能,在心灵遭受短时间高强度的残酷打击下,举重若轻,镇定地维持蓬勃稳定。

再如,她歌颂母亲的一段话:

母亲于是成了一种象征。她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标杆……(《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这些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句,读后使人如饮甘泉,如啜醇醪,使我们不但领略了行文的节奏美、音乐美,更看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立足于现实的开阔胸襟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此外,叫人过目不忘的是她独出心裁的妙喻。她的笔尖饱含琼浆玉液,在字里行间尽情挥洒,既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

甚至她连写自己的病痛也是那样妙趣横生:

以后若干年里,疼痛像一只忠实的小狗,亦步亦趋伴随左右。陪我上高山,下平原。宠辱不惊,休戚与共……面对每年都是正常的体检单,我认为疼痛是一幅精神的海市蜃楼。但那个不计名利的家伙,不理睬书面上对它置若罔闻,以相当稳定的节奏骚扰我,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果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它也像熟练的老仆,越发殚精竭虑服务周到了。伴随症状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像老仆嫌自己孤单,特带了孙男弟女集体拜访……(《无胆之人》)

这些妙不可言的比喻,充溢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俯拾即是。

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审美经验、文化心理和思想素养,将寻常事物的真谛、将人生与命运的主旋律、将人内心深处的渴求,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此,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她驾驭自己的如椽巨笔,或写景、或状物、或言理、或抒情、如行云流水一般气象万千,鲜活又自然。一抹白云,一泓碧水,一声蝉鸣,一只彩蝶,在毕淑敏的笔下,都或浓或淡地蕴涵着温馨而又绚烂的哲理。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讲哲理有水到渠成的精妙,无令人生厌的说教,使很多人产生心灵的撞击与共鸣。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愿这些文字能给繁忙、迷茫的你以抚慰,疲惫无助的你以力量,紧张、自卑的你以信心,孤独、苦闷的你以快乐!

亲爱的读者,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但五味杂陈就是生活。但愿我们都能携一颗宽容快乐的心上路.去把握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于胭梅

2008年12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