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三弹! 万众瞩目的肯德里克(Kendrick) 横扫纽约的陷阱乐(Trap) 持续引发争议的坎耶(Kanye) …… 2015—2018年乐界总回顾! 64张唱片指南+3个专栏+2019年嘻哈简报 长谷川 原本不过是次流派的陷阱乐,借着流媒体的力量发展成了主流,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大概就是我们这第三部里的一大主题了。 大和田 虽然不包含明显的政治讯息,但它的声音的的确确表现出了奥巴马政权之下,尤其是在他第二个任期里“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那种闭塞感。 长谷川 肯德里克作为说唱歌手固然是超一流,但是我觉得他作为A&R其实也是极其优秀的,《该死.》(DAMN.)做出的路线转换就真的非常明智。 大和田 这次他却是找来迈克·威尔·梅迪特(Mike WiLL Made-It)当制作人,感觉就是瞄准了乐界潮流的正中心。 大和田 我觉得未来(Future)才是这五年里乐界的中心人物。 长谷川 未来,或者说未来式的某种东西。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扉页。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倍增。 作者简介 长谷川町藏(Hasegawa Machizo),生于1968年,成长于不良少年团全盛时期的东京“脏南”——町田市。从电影、音乐相关专栏到小说,以作家身份在跨流派的领域里hustle不辍。个人著作包括《原声国度:通过原声音乐看电影》(サ?ン?ト?ランド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で観る映画,洋泉社,2017)、《我们的未来一定会》(あたしたちの未来はきっと,taba books,2017)等,合著作品包括《美国年轻人》(ヤング?アダルトU.S.A.,DU BOOKS,2015)等。 目录 引言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 第一章 世代交接大浪滚滚涌来 2015年的嘻哈 《冲出康普顿》现象 谁是2015年最受欢迎的说唱歌手? 德瑞版的《我的履历书》 历史化的象征:恶男乔伊 陷阱乐的引领者:未来 人设玩过头的恶少 稳拿新人奖:菲迪·瓦普 歌舞伎町的A$AP洛奇 迷因化的德雷克土气舞姿 “无名小辈制作人”保罗·麦卡特尼 《嘻哈帝国》与蜜西的归来 唱片指南 #01丨2015年的嘻哈 第二章 总统大选与说唱歌手 2016年的嘻哈 Piko太郎和坂本九 嘻哈成为历史 “嘻哈总统”奥巴马 名为“唐纳德·特朗普”的踏绘 明辨是非的大人和头脑混乱的孩子 后现代的《巴勃罗的一生》 “头发能弄到多花哨”比赛 被“FDT”团结起来的加州 专 栏 #01丨《少年嘻哈梦》:再现了嘻哈黎明期的杰作 唱片指南 #02丨2016年的嘻哈 第三章 “黑色”的前路 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社会与嘻哈 嘉宾:有光道生(非裔美国人研究·庆应大学法学部教授) 为克罗马蒂而倾倒 对奥巴马政府的期望和失望 盖茨教授逮捕事件的真相 奥巴马政府与性少数群体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全黑人阵容获得高收视率 肯德里克和碧昂丝的政治性 肤色与种族歧视 种族作为操演:《初来乍到》 《在世界与我之间》提出的疑问 后黑色与《哈尔的移动城堡》 奥巴马时代与德雷克 专 栏 #02丨《嘻哈帝国》:表现嘻哈帝国恩怨情仇的黑色肥皂剧 第四章 陷阱乐时代到来 2017 年的嘻哈 肯德里克·拉马尔明智的路线转换 陷阱乐与调式爵士 陷阱乐与噢咿朋克 日间肥皂剧=作为娱乐的《4:44》 游艇摇滚与嘻哈 舞厅音乐风靡全球 防弹少年团与粉红淑女 唱片指南 #03丨2017年的嘻哈 第五章 嘻哈成为美国最多人听的音乐 2018年的嘻哈 《黑豹》与嘻哈文化的胜利 肯德里克·拉马尔获得普利策奖 嘻哈成为美国最多人听的音乐 被流媒体改变的专辑形态 周刊坎耶·威斯特 卡特一家前往卢浮宫 争议不断的坎耶·威斯特 女性说唱歌手的席位只有一个 嘻哈规则发生质变 作为踏绘的6ix9ine 追悼:XXX诱惑和麦克·米勒 年度最佳MV:《这就是美国》 年度最佳制作人:皮埃尔·波恩 年度最佳舞蹈:“射击舞” 新人们 亚裔男性的存在感 坎耶和卡特一家去向何方? 专 栏 #03丨从《弗鲁特韦尔车站》到《逃出绝命镇》:2010年代嘻哈相关影视作品 唱片指南 #04丨2018年的嘻哈 后记 2019年简报:《嘻哈星节奏》与《耶稣是王》 索引 序言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 长谷川 首先就这本书 作一个说明。2018年我 们出版了《别再问我什么 是嘻哈②》(文化系のた めのヒップホップ入門2 ,下文中简称《嘻哈②》 ),书里记录了2011年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 》(文化系のためのヒッ プホップ入門,下文中简 称《嘻哈①》)出版后的 乐界变迁,不过受篇幅所 限,只涵盖了2012年到 2014年这三年的内容…… 这回的这本《别再问我什 么是嘻哈③》(文化系の ためのヒップホップ入門 ③,下文中简称《嘻哈③ 》),描写的就是2015 年之后的乐界状况了。 大和田 2015年以来的 四年间最大的变化,应该 就是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终结和 特朗普(Donald Trump )政府的诞生了吧?町藏 兄好像至今还不承认特朗 普已经上台。 长谷川 哎?现在不是 奥巴马的第三个任期吗? 大和田 啊?还在玩这 个设定啊?!要是的话, 那他把美国治理得也太差 了吧? 长谷川 确实啊,我自 己也觉得这个设定已经玩 不下去了(笑)。而且说 实在的,特朗普在2020 年的总统大选里再次当选 的可能性我觉得也很大, 所以必须打从心眼里面对 现实了! 大和田 英国脱欧 (Brexit),匈牙利和巴 西也出现了让人头疼的领 导人,全世界都在逐渐特 朗普化,所以在这本书里 ,我们观察着的就是嘻哈 (hip hop)在这样的一 个世界里所发生的变化。 长谷川 另外,自从 2015年Apple Music开始 了流媒体服务以来,音乐 的聆听形式已经完全变成 以流媒体为中心了。 大和田 嗯,我们在谈 话里最初提到陷阱乐 (trap)也是在2015年。 长谷川 原本不过是次 流派的陷阱乐,借着流媒 体的力量发展成了主流, 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大概 就是我们这第三部里的一 大主题了。 大和田 载体的变化非 常关键,正是它把嘻哈推 上了最主流音乐流派的位 置。 长谷川 最近英国有篇 报导说,调查结果显 示“15%二十五岁以下的 乐迷从未以专辑形式听过 音乐”,读到之后我真的 大吃一惊。 大和田 是啊,专辑的 概念崩溃,歌单(playlist )文化抬头。 长谷川 不过仔细一想 ,作为嘻哈本质的游戏竞 技感,可能正是一种摧毁 作为自我表现之容器的“ 专辑”这个概念的东西。 大和田 相对于通过专 辑进行概念性表现,嘻哈 更注重找人来客串、把竞 争注入一首歌里。在《嘻 哈①》里我们就说过了, 经由嘻哈,“音乐人/艺术 家”和“专辑”这些东西退 到了背景中去,而“乐界” 和“歌单”逐渐变成了音乐 行业的中心。 长谷川 “专辑”不是一 个音乐至上主义的概念吗 ?但是就嘻哈而言,一首 歌曲和说唱歌手真实生活 中的新闻基本上就没什么 差别(笑)。在SNS(社 交网络服务)的时代里, 嘻哈的市场份额会增大, 我觉得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和田 用漫画研究者 ——同时也是死硬派嘻哈 迷——岩下朋世的话来说 ,“嘻哈歌曲基本上全都 是自我介绍”。 长谷川 没错,都是关 于“要如何在他人面前宣 传自己”。所以相对于个 体表现,与他人进行沟通 才是更优先的。 大和田 说到个体表现 ,一直以来大家都约定俗 成地喜欢用“孤高不群的 艺术家”这样的话来形容 音乐人,但嘻哈却并非如 此,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 在不停的沟通中进行着的 “形象投射”和“角色化”的 竞争。 长谷川 喜欢西洋音乐 ,尤其是喜欢摇滚(rock )的人,经常会有“录音 制品就是一切”的观念, 但这种想法在嘻哈里可行 不通。从这个角度来看, 正如我们在《嘻哈①》里 就说过的,嘻哈并不是— —摇滚乐迷所认为的那种 ——音乐。 大和田 曲子长度不断 变短,曲目数量不断增多 ,嘻哈本身完完全全就是 SNS。 长谷川 在Spotify上, 用户要是听一首歌听了不 到1分钟就切了歌或者关 闭了程序,那这首歌好像 根本就不会被统计在播放 次数里。如果点开一首歌 ,旁边显示的时长为5分 钟,可能挺多人就会觉得 “听这首歌会很累”,于是 就会切掉。我觉得可能正 是出于这个原因,现在3 分钟左右的歌曲才变多了 。 大和田 这样啊?不过 现在的歌确实已经没什么 “前奏”了。 长谷川 一开场就是报 上制作人名号(笑)。 大和田 这和贯穿我们 这个系列的主题之一—— “循环”(loop)也有关吧 。再怎么说,同一个曲段 循环上5分钟也有点熬不 住啊。不过我觉得自打蓝 调(blues)以来,黑人 音乐就是一个在正面受到 科技影响的同时,确确实 实发挥着创造力的流派, 说到底还是非常有趣。 长谷川 放在摇滚乐脉 络里,黑人音乐不是常会 被人说成是“灵魂的音乐” 吗?但如果将目光聚焦在 它类似于“游戏性”的这样 一个属性上的话,整个流 行音乐(pop music)听 起来都会和以往完全不同 。夸张一点说,这可能才 是我们推出“别再问我什 么是嘻哈”系列的目的。 大和田 一点儿没错, 就像我们在《嘻哈①》里 说过的那样,现代爵士( modern jazz)之类的音 导语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 超强人气嘻哈入门系列第三部!特别座谈: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社会与嘻哈 featuring 有光道生。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已重版出来至第7印! 小老虎、血男孩 联袂推荐! 嘻望HIPHOPE×Complex中文 力荐! 后记 长谷川 进入2019 年 之后,嘻哈的世界里也发 生了不少事。 大和田 的确是发生了 不少事,有哪些是町藏兄 印象比较深刻的吗? 长谷川 小纳斯·X(Lil Nas X)的《老城之路》 (OldTown Road,2019 ),光是这首今年的代表 性热门歌曲就有不少能聊 的了。这首歌刷新了公告 牌蝉联榜首时间的最长纪 录,在乡村单曲榜上也排 到了第19名。乡村音乐榜 好像有规定,纯粹的说唱 歌曲不能上榜,所以他为 了绕过这项规定就找来了 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的父亲比利·雷·赛 勒斯(Billy Ray Cyrus) 客串,搞了个新版本。 大和田 这首歌最开始 是在抖音(TikTok)上火 起来的,真正体现了当下 。 长谷川 他本人出柜也 出得干脆利落,这种作风 同样也很当下。 大和田 出柜这事我是 吃了一惊。不过要说起来 ,乡村音乐在黑人群体里 似乎一直都在悄悄地流行 。 长谷川 在《嘻哈②》 里咱们也聊到过这个话题 ,挺多美国南部黑人都是 真的特别喜欢乡村音乐。 大和田 比如说席亚拉 (Ciara)就是其中之一 。大概是从去年什么时候 开始,美国流行过一阵叫 “咿哈风向”(yeehaw agenda)的潮流,也就 是黑人男女打扮成牛仔的 样子,席亚拉就凑过这个 热闹。再往前回溯的话, 2016年碧昂丝在乡村音 乐协会奖(CMA)颁奖典 礼上也跟南方小鸡 (DixieChicks)一起表演过 。这么回头一看,黑人和 乡村音乐的合作其实一直 就存在着各种伏笔。 长谷川 佛乔航线 (Florida Georgia Line) 2012年的畅销歌曲《兜 风》(Cruise)的重混版就 找了奈利(Nelly)来说唱 客串。不过小纳斯·X这回 采样的可是九寸钉(Nine Inch Nails)喔,他把九 寸钉给做成了地地道道的 乡村音乐,这种烹制手法 实在是太精彩了。随后他 发表的另一首单曲《帕尼 尼》(Panini,2019),采样的 又是涅槃(Nirvana),那 首也挺有意思。 大和田 九寸钉、涅槃 ,他的歌里夹杂着摇滚乐 素材。而且《老城之路》 最初的一版MV是游戏《 荒野大镖客2》(Red Dead Redemption 2,2018)的录屏,之后《 帕尼尼》的MV又是非洲 未来主义。他的作品里充 满了各种素材,又或者说 ,他的作品里就只有素材 (笑)。再把视野放大一 些来看的话,我们还会看 到西班牙语歌曲正在不断 侵蚀着美国排行榜,这就 给人带来一种音乐流派之 间的墙壁在美国就要崩塌 了的感觉。而同一时间, 特朗普又反潮流地在国境 边上建着墙,这两件事算 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了。 长谷川 说到流派界线 的崩塌,造物者泰勒也是 不能不提的人物。 大和田 没错,他吸收 摇滚乐的方式特别酷。长 谷川这个人以前最喜欢的 乐队是立体声实验室 (Stereolab),今年发行 的新专辑《伊戈尔》 (IGOR,2019)又说是 受到了风格议会 (TheStyle Council)和 42级(Level 42)的影响 ,里面甚至有首叫《谢谢 》(Thank You)的歌还 采样了山下达郎的《脆弱 》(FRAGILE,1998), 而且与这首歌连在一起的 《离我远去》 (Gone,Gone)完完全全 就是海滩男孩(The Beach Boys)风格。 大和田 达郎老师在广 播节目里好像还夸奖了那 首歌。就我们这本书的框 架而言,霹雳猫重新赋予 了游艇摇滚历史地位,可 以说泰勒就是在这个上下 文里导入了都市流行乐 (city pop)。日本的都市 流行乐带有对美国西海岸 之声的憧憬,而现在美国 西海岸的音乐人又反过来 把它给进口了回去。 …… 长谷川 我猜测坎耶早 期标志性的人声采样快放 ,会不会原本就是对教会 歌手的高音花腔 (melisma)的再现。但是 既然都那么执着于黑人性 了,不知为啥叫来的萨克 斯手却是肯尼·基(Kenny G)(笑),实在是搞不懂 。 大和田 坎耶眼中的肯 尼·基,就相当于是霹雳 猫眼中的迈克尔·麦克唐 纳吧(笑)。话说回来, 在某种意义上,咱俩在这 套书里也算是把坎耶定位 成“持续在嘻哈界做着‘音 乐’的人”,对吧? 长谷川 没错。 大和田 这样的一个人 会转向“信仰”,我感觉我 多少有点能够理解,不过 可能还说不出个所以然。 长谷川在嘻哈界,如果不 像坎耶那样强烈地对个体 进行主张,就不可能自由 地创作音乐吧?可是这样 一来,又会搞到自己游离 于乐界,所以就会反过来 产生一种回归传统式群体 的欲望了吧?大和田对“ 记号化=角色化”进行抗 拒,不知不觉就到达了“ 属于自己的领域=宗教” 是吧? 长谷川 但是他的那个 宗教,简直比新颂教会( Hillsong Church)看着还 要DiY嘛,在正统教会看 来,它根本就是个超级邪 教。 大和田 所以柯克·富兰 克林虽然在《巴勃罗的一 生》里助过他一臂之力, 这回却选择不参与。 长谷川 我不认为他那 个教能一直信下去,所以 估计也就跟迪伦一样,出 个三张左右专辑也就还俗 了吧。 大和田 问题就是坎耶 回到俗世之后能到哪里去 。 长谷川 估计怎么都得 在日本住上一段时间吧, 对于失去信仰的人而言, 精彩页 《冲出康普顿》现象 大和田 粗略概括一下嘻哈史的话,大致上就是这样:嘻哈于1980年代以美国东海岸为中心出现,1990年代以西海岸为中心火起来,2000年代以来重心转移到了亚特兰大和休斯顿等南部城市,然后直到现在,亚特兰大的势头都还没有衰退。 长谷川 要想理解2015年嘻哈乐界的背景,就不能不先针对2014年都发生了些什么作一个说明。首先,2014年,在密苏里和纽约接连发生了白人警察导致无罪或轻罪并且毫无抵抗的黑人死亡的事件。于是大家就开始关注非裔美国人居多的嘻哈乐界,看乐界人士会对此作何反应。最终,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再次体认到:嘻哈是黑人音乐,并且是带有说唱的音乐。 大和田 没错。 长谷川 有个叫迪安杰罗(D'Angelo)的人,这时就发行了阔别十四年之久的新专辑。这张专辑是一张说要发行说了好多年的“狼来了”式的专辑,这回是真的终于要完成了,所以原计划会在2015年年初发行。但是迪安杰罗看到发生在密苏里和纽约的事件之后,就把发行时间提前了,就像是在说:“现在正是我该出场的时候!”这张专辑的政治讯息性非常强,对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件事大家首先得有个印象。 大和田 嗯。 长谷川 然后进入2015年,N.W.A的传记电影《冲出康普顿》(Straight Outta Compton,2015)公映了,这是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片在美国的轰动程度超过了《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2015)。 大和田 《疯狂的麦克斯4》在日本好像也没有那么流行?推特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全日本的人都在看《疯狂的麦克斯4》,结果票房成绩才排到40多名(笑),那不就相当于谁也没去看?(笑) 长谷川 嗯,不过这事还是相当不同寻常啊,因为是说唱歌手的传记片打赢了好莱坞超级大制作。大和田这片子我是今年夏天在洛杉矶看的。那边特别流行一个叫优步(Uber)的打车服务,呼叫之后,来接我的是个黑人女司机,一跟她说我刚看完《冲出康普顿》,接下来的差不多一个钟头里就光是她在说了,一直没停过。 长谷川 洛杉矶是N.W.A的老家嘛。大和田这位司机曾经在洁妮·爱子(Jhene Aiko)的制作项目里干过一阵子,与音乐界有那么点关系。我想知道电影里那个故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于是就问她:“那片子的故事有说服力吗?”她毫不迟疑立刻回答我说:“有。”所以那片子是真的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斯派克·李(SpikeLee)前不久以芝加哥为舞台拍的那部叫《芝拉克》(Chi-Raq,2015)的嘻哈影片,不就被芝加哥的说唱歌手们集体排挤了吗?所以说,要是得不到本地人的支持,事情就会变得麻烦(笑)。 长谷川 我们来给大家放一下N.W.A《冲出康普顿》(Straight Outta Compton,1988)这首歌的MV吧。N.W.A是一个从洛杉矶南部小城康普顿出来的嘻哈团体,活动时期是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嘻哈在当时还是以纽约为中心,流行的也是倾诉自己身为黑人的荣耀感的良知说唱(consciousrap)。N.W.A从一个与他们毫无任何瓜葛的地方冒出来,说唱起了充斥着贩毒和枪战的匪帮生活片段跟黄段子,在全美国大受欢迎。不过同时,他们也一直在控诉警察的蛮横暴力,他们的另外一首代表作《操他妈的警察》(Fuck tha Police,1988)就是典型。 大和田 看了他们当年的MV,就会发现这里面警察的行为看起来完全不像是过去时,白人警察对黑人行使的暴力直到现在都是一个非常现实能主题。 长谷川 传记电影里也特意让两者看起来重合了。面对N.W.A在那时提出的质问,现在的说唱歌手要如何作出回应?我觉得这就是2015年乐界的主题了。 谁是2015年最受欢迎的说唱歌手? 长谷川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个地听听2015年在嘻哈乐界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音乐人的作品吧。要是大家听了之后觉得对谁有些感兴趣的话,就请把他的名字写在反馈单上,下课时交上来。 大和田 町藏兄今年基本上就是为了看反馈单才来的。咱们这个班上不少学生都不怎么关心音乐,不过其实我自己也希望每年都能够这样安排,把特别喜欢音乐的人和抱着“每周一第三节课不用早起又能轻松拿到学分,选这课不错’’这种想法的人混在一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个播放活跃在2015年的说唱歌手的MV,然后由大家来搞一个人气投票,让我们来看看在日本大学生群体中获得平均分最高的人是谁(笑)。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