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六章:日本设计的前奏(1868-1944年)、日本工业设计的初步发展(1945-1956年)、经济高速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57-1972年)、日本工业设计风格的确立(1973-1990年)、日本后泡沫经济时代的工业设计(1991-2006年),以及日本制造业下行中的工业设计转型(2007-2021年)。纵观其发展历程,日本工业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而演变、成长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历史经验对于正处制造业升级阶段的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丁一,汉族,江苏人,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博士,现就职于南京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服务设计、设计心理学、地域文化品牌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第1章 日本设计的前奏(1868-1944年) 1.1 明治时期的设计萌芽 1.2 大正浪漫风格的建筑与家具设计 1.3 国家主义色彩日渐浓厚的昭和前期 1.4 日本的早期设计运动 1.5 工业化进程下的设计发展 大事记 第2章 日本工业设计的初步发展(1945-1956年) 2.1 工业设计概念的奠基 2.2 工业设计在产业界的普及 2.3 设计团体与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 2.4 家具与家居用品设计的崛起 2.5 蹒跚起步的家用电器与交通工具设计 2.6 战后复兴与功能主义设计 大事记 第3章 经济高速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57-1972年) 3.1 从模仿走向原创 3.2 设计普及与设计评选 3.3 家具与家居用品设计的黄金时期 3.4 从模仿向创新过渡的个人与家用电器设计 3.5 初步发展的交通工具设计 3.6 消费主义社会与商业主义设计 大事记 第4章 日本工业设计风格的确立(1973-1990年) 4.1 对工业化社会的反思与日渐成熟的设计 4.2 设计行政的新方向 4.3 风格多变的家具与家居用品设计 4.4 个人与家用电器设计的黄金时期 4.5 渐入佳境的交通工具设计 4.6 工业设计风格的形成——轻薄短小 大事记 第5章 日本后泡沫经济时代的工业设计(1991-2006年) 5.1 后泡沫经济时代的设计行政 5.2 生态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发展 5.3 日益细化的家具与家居用品设计 5.4 技术引导下的电器与电子设备设计 5.5 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的交通工具设计 5.6 高科技风格的余晖 大事记 第6章 日本制造业下行中的工业设计转型(2007-2021年) 6.1 加拉帕戈斯化与设计转型 6.2 新时期的设计活动与现象 6.3 多元化发展的家具设计 6.4 衰退与转型背景下的电器与电子设备设计 6.5 设计元素多样化的交通工具设计 6.6 产业困局与感性简约风格转型 大事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