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育子先育己--家长自我成长36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长的自我成长问题。想要摆脱焦虑,家长的改变和成长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广大家长加强自身的学习。《育子先育己——家长自我成长36例》一书,汇集了36位家长的成长故事。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感、所悟,每个案例后还附有专家的精彩点评,相信对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作者简介
陈秀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天津市妇联家庭教育智库专家、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智库专家,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曾任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拥有20余年家庭教育一线实践经验,每年受邀到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百余场,积累了上千个鲜活案例以及实战解决方法,并在各重要报纸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40余篇,颇受好评。曾荣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妇联系统先进个人、天津市先进社会组织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家长,您是孩子的好榜样
PART 1 理念正确是前提
爸爸也有“位置”啦!
家书传情
与“小蜗牛”同行
牵手姊妹花
小淘气爱臭美
不要轻易“贴标签”
PART 2 改变自己是首位
教育孩子从书本到实践
小改变大惊喜
引爆他的小宇宙
单亲妈妈大变身
全家总动员
上兴趣班,孩子有兴趣才行
PART 3 坚定信念是动力
同心啃下硬骨头
我赢在坚信自己
“怕妈妈”疗愈了
用格局看孩子交往
不用修正带可以修正的
从“卧底”到“三比”
PART 4 陪伴成长是真爱
家庭公约,让暴躁的家温馨起来
家庭教育之“治未病”
自闭症儿子让我学会了当爸爸
适度,解决当下
“剑兰”花开
自信,让孩子重回校园
PART 5 宽严有度是艺术
分床让女儿学会独立
我跟爸爸学
放手不撒手
“小账本”的故事
“育”和“习”,从心出发
家有男宝
PART 6 本真教育是智慧
点燃孩子的内动力
“火药味”消失了
平息“战火”靠智慧
应对“羡慕嫉妒恨”
二孩儿妈妈的育儿经
“女超人”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每个孩子在家庭中的重
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的
身后,都会有一双双深情关
注的眼睛,这里有期待,有
要求,有担忧,有焦虑……
孩子们的举手投足无不牵动
着父母的心。
当今社会,家长对子女
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家庭教育意识逐渐增强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趋于民
主平等。许多家长也在努力
改变,积极树立自己在孩子
心目中的形象……家庭教育
领域新的理念正悄然形成,
给家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
庭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
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青少
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越来
越多的问题。有研究发现,
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
,当遇到家庭问题时,他们
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不能妥善地处理,导致产生
焦虑,甚至痛苦等情绪。显
然,家庭教育作为一门重要
的课程,摆在了每一位家长
的面前。2020年新冠肺炎
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再次认
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的意见》,我们又迎来了“
双减时代”,让教育回归本
真。家长必须强化对教育的
认识,努力提升家庭教育能
力。2021年10月23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
教立法,重建教育生态,家
校社协同,让教育更有力量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
所学校。家庭教育最大的问
题是家长的自我成长问题。
想要摆脱焦虑,家长的改变
和成长至关重要,这就需要
广大家长加强自身的学习。
《育子先育己——家长自我
成长36例》一书,汇集了
36位家长的成长故事。这里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他们
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
、所感、所悟,每个案例后
还附有专家的精彩点评,相
信对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
力会有很大帮助。
只有成为优秀的家长,
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
“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
进法》的出台落地,相信会
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家庭
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爱”的
能力,成为懂自己、懂孩子
、懂教育的家长,更好地陪
伴孩子成长!
董晓晖
2022年4月
导语
只有成为优秀的家长,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落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家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成为懂自己、懂孩子、懂教育的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本书凝聚着作者与广大致力于家庭教育的同行者的心血与汗水,更饱含了对家庭教育工作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后记
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育
子先育己——家长自我成长
36例》真是感慨万千,这里
不仅凝聚着我与广大致力于
家庭教育的同行者的心血与
汗水,更饱含我们对家庭教
育工作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一路走来,忘不了我们
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的学习
与探索,忘不了我们对家庭
教育的执著与热爱,更忘不
了大家的引领与帮助。一路
走来,沉甸甸的收获让我们
备感欣慰。
智慧家长系列课程,让
每位家长耳目一新。精彩的
专家授课,有趣的互动体验
,生动的答疑分享,一对一
耐心的跟踪指导等形式多样
的活动,在陪伴家长成长中
实现着我们“幸福小家、帮
助大家、贡献国家”的美好
愿景。家教立法时代所需,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家校社
协同育人一体化,开拓家庭
教育新生态。我们将继续秉
持让更多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让更多家庭拥抱幸福生活
的信念,积极传递专业、实
用、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理念和方法。
《育子先育己——家长自
我成长36例》记录了我与广
大家长朋友一起成长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
是我们共同用心创作的,是
我们相互成就、共同见证生
命成长的故事。
感谢为《育子先育己——
家长自我成长36例》一书所
有付出的老师们,感谢副主
编董晓晖老师,从文稿的撰
写、编辑,多次审稿、修改
、润色,到定稿做了大量的
工作。同时感谢参与修改的
朱雪梅老师、方芳老师、杨
茜老师以及音频诵读的高畅
老师。是我们的携手努力,
在不断积极研究与完善中,
使得这本凝聚着大家的家庭
教育智慧的书籍得以出版,
在此表示由衷感谢!
愿每一位热爱家庭教育
事业的朋友们继续携手,育
儿育己、育家幸福!教育从
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
母的修行。爱是一种本能,
但高质量的爱需要永不停息
的自我成长。若有一天,您
懂得了四两拨千斤,懂得了
润物细无声,懂得了因势利
导,懂得了共情与尊重,您
会发现教育其实非常简单,
那就是家长的自我成长,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
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生命
唤醒另一个生命!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
到了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
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的关心与支持,两委领导和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本书的
编写提出许多非常好的指导
意见和修改建议,在此一并
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秀茹
2022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孩子的教育是
很多家庭的第一要务。由天
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陈秀
茹老师为首的一群有担当、
有情怀的教育学、心理学专
家组织编写的实用家庭教育
指南,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家
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指示精
神,从引领孩子发展、促进
家长自我成长两个方面,借
鉴国际先进的家庭建设和教
育理念,结合中国家庭建设
和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具
体案例对家庭建设和家庭教
育实施全面、系统、具体的
指导,既有高度的理论水平
,又有广泛的指导价值。这
是一本好书,值得每一个真
正爱孩子的家长认真阅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
年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
授 陆士桢
本书理念科学、内容充
实、案例丰富,不仅告诉父
母如何成功教子,而且指导
父母如何自我成长。本书极
具实用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能让更多的家庭从中受益
,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
生导师,国务院儿童教育工
作智库专家 李兆良
所谓“人生赢家”,就是
能做到“育子先育己、教子
我有招”。本书将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目
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
)融入一个个家庭教育实际
案例中,既“高大上”又“接
地气”,既有科学的教育理
念,又有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有助于营造一种缓慢优雅
、宽严有度的家庭生态。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
周刊主编 杨咏梅
精彩页
爸爸也有“位置”啦!
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父不爱子,子也不爱父,名虽是父子,但实际上是陌路人。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陈鹤琴
故事放送
我自己的小家庭就是结构比较简单的三口之家。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就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由于自己的双亲都已过世,我就自己独立带孩子。因此,我除了上班以外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陪伴孩子。
虽然自己以前也阅读过各类育儿书籍,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科学育儿理念和实操方法,但都是支离破碎的,没有系统性。往往是道理都明白,一遇到事情还是找不到方法,正所谓知易行难。比如,我知道在孩子年幼时多陪伴是应当的,但我不知道孩子不仅仅需要母亲,更需要父亲的陪伴。平日里,都是亲自动手惯了,面对孩子爸爸的参与一点儿都不习惯。我总是挑剔孩子爸爸笨手笨脚,指责他不知道带孩子学习,嫌他陪伴孩子的时候不如我,等等。我希望和孩子在一起多读书,少看电视,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孩子爸爸则更喜欢和孩子自由玩要或做些运动。为此,我总是生硬地剥夺孩子和爸爸相处的机会。渐渐地,先生也没有了办法,干脆自己去健身、踢球等。他只能在我忙的时候才得到与女儿相处的机会。
这样几年下来,女儿各方面的成长都还好,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也很有好奇心、求知欲,爱探索学习,这些都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入学后,她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各种亲子问题也在凸显。我发现我们的家庭关系结构也慢慢地发生了转变。我和女儿的关系还算融洽,但我和我先生以及女儿和爸爸之间的联结变少了。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交流,有事情时才会沟通两句,特别是一件小事让我不得不惊醒,反思我家的问题。
一天,我正忙于家务,让孩子爸爸带孩子。忽然,孩子和爸爸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起来。她对待爸爸的态度竟然傲慢无礼。孩子爸爸被气得鼓鼓的,涨红了脸对我说:“还不都是你惯的!”看着女儿双手叉腰,对着先生指指点点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模样。这不就是我太过于忽略在女儿面前树立先生威信形象的后遗症吗?是自己对我先生的不尊重导致孩子学到的是对她爸爸的不尊重。
我原本希望女儿能成长在一个健康有爱的家庭中,但却又用自己的潜意识打破了美好的生活方式。女儿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怎么能成长得好呢?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我现在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再这样下去,不仅仅是我们夫妻关系会发生大问题,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静思感悟
在2019年的春末夏初,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我带着这样的困惑,开始进行系统的家长课程学习。
第一课就是关于“爱”的。在专家老师的侃侃而谈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真爱。真爱是接纳、付出和不求回报的,但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真爱是暖暖的,是让对方能感受到的爱;真爱是信任,真爱也是信念。第一次接触这些观念的我,受到了深深的冲击。原来,自己对于爱的理解如此肤浅,仅仅停留在关注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或表现等这些外在的、表面的部分。自己在给予别人爱的时候,其实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或者是打着爱别人的旗号来证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爱是不会长久的,做得再多,别人也感受不到,甚至反感。这不仅体现在亲子关系中,其实在各种关系中都是同样的道理。真爱才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知道了什么是真爱,就要学习怎样爱。爱从关系开始,营造真爱的家庭环境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自身关系。其中,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基础。
学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在处理这几种关系时,错误的观念导致我弄错了家庭关系中的主次顺序。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显然,我经营亲子关系用的心思和花费的时间、精力超出了用来经营夫妻关系的,导致家庭的平衡被打破。我把孩子放在了第一顺位上,错了!大错特错!长此下来,我先生觉得他在我心中可有可无。他心里的失落日积月累起来,像大山一样沉重。而我又不能理解他,却还要求先生对我一如既往,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下来,我先生不高兴,我也不快乐。我经常抱怨自己为家、为孩子付出了许多,我先生却连一句称赞和认可都得不到。整个家庭都弥漫在不和谐中。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后果。我面对我先生时盛气凌人的样子,造成了女儿对爸爸的不尊重,也给家庭教育埋下了隐患。自己真是哪儿哪儿都不对啊!
P8-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