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动画学派的双重追求)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赵贵胜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民族性”和“世界性”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动画学派成功的关键。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中国动画学派”称谓,阐释中国动画学派“民族化”内涵;第二部分立足于“民族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中国动画学派是如何将“民族性”“世界性”这一双重追求贯穿到动画创作中,实现二者统一;第三部分对中国动画学派的局限性进行共时性分析并指出其原因,最后结合中国动画学派的创作观,针对当下中国动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从学理上做出阐释。作者采访了20世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们和当时的创作骨干们,梳理了口述资料,在写作时从动画艺术本身出发,让动画创作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本书可供动画领域的学者、创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动画爱好者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 中国动画学派“民族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1.1 世界动画影坛中的“中国学派”及其民族化实践 1.1.1 “中国动画学派”称谓考辨 1.1.2 中国动画学派“民族化”的内涵 1.2 中国动画学派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1.2.1 中国动画电影的当下困境 1.2.2 中国动画学派的当代价值 1.2.3 中国动画学派的时代意义 1.3 中国动画学派研究的开拓创新 第2章 中国动画学派意象风格的构建 2.1 意象内涵及中西动画的分野 2.1.1 意象内涵 2.1.2 中西意象表现的差异性 2.2 中国动画学派意象思维的形成 2.2.1 创作主体的身份——国画家、漫画家 2.2.2 中国画的写意传神 2.2.3 漫画的写意抒情 2.2.4 民间艺术心物交融的审美追求 2.3 中国动画学派的意象追求 2.3.1 象外之象——中国动画的造型 2.3.2 虚实相生——中国动画时空 2.3.3 情景相融——中国动画场景中的意境 2.3.4 写意抒情——中国动画的角色表演 第3章 中国动画学派对普遍价值的寻求 3.1 寓教于乐的中国学派动画电影 3.1.1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三种文化类型 3.1.2 “载道”与“娱乐”——中西动画的不同侧重 3.2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仁爱思想 3.3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道德观念 3.3.1 人类缺点的批判 3.3.2 英雄人性之美的颂扬 3.4 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 第4章 中国动画学派的现代性追求 4.1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美术风格中的西方绘画观念 4.1.1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李可染的艺术主张 4.1.2 集大成而革新的艺术家张光宇 4.1.3 “毕加索加城隍庙”:张仃的艺术风格 4.2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的外国动画电影基因 4.2.1 美国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4.2.2 苏联、东欧动画传统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4.3 对外交流对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 4.3.1 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引发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观念变革 4.3.2 王树忱的幽默气质 4.4 本土语境下的个体之思 第5章 中国动画学派的缺憾及其根源 5.1 缺憾 5.1.1 注重教化。艺术感染力不足 5.1.2 注重美术形式。电影语言挖掘不够 5.1.3 现代意识不强 5.2 根源:过于封闭的文化环境 第6章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通是中国动画发展之道 6.1 恪守民族文化底色,彰显中国风格 6.2 融通世界,与时代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附录1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电影国际获奖一览表 附录2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生产目录(1955—1995) 后记 序言 21世纪初,中国动画人 因为缺乏面向市场的创作经 验,纷纷模仿美国和日本动 画,出现了一种“弃民族化” 的现象;近几年《西游记之 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 世》《姜子牙》等中国风格 的动画因为票房和口碑都表 现不俗,动画界又掀起了“ 再民族化”的热潮。因此, 今天重谈中国动画学派的“ 民族化”,可谓恰逢其时。 回溯历史,20世纪三四 十年代,万氏兄弟在模仿迪 士尼动画生产一段时间后, 逐渐意识到要创作我们自己 的动画片。这种文化上的觉 醒催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 片《铁扇公主》。无独有偶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上海 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艺术家 们也主动摆脱苏联、东欧动 画片影响,尝试开辟一条动 画创作的新路。《神笔马良 》《骄傲的将军》作为这一 探索的开端,拉开了中国动 画民族化的序幕。 “民族化”深深地改变了 中国动画的面貌,尤其水墨 动画的发明,让中国动画在 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动画民 族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从最初文化符号的简单拼贴 到最后民族文化精神的自然 传递,这背后凝聚着许多动 画前辈的汗水和智慧。前辈 们用汗水和思想孕育出一朵 朵艺术之花,百花齐放,各 具风采。当我越靠近中国动 画这个百花园,聆听动画前 辈的深情回忆,我越发认识 到“动画民族化”这一实践的 重要价值,也越发意识到梳 理动画前辈们思想财富的迫 切性。 中国动画民族化,以传 统文化为切入点。《神笔马 良》《骄傲的将军》的成功 ,坚定了中国动画前辈们的 文化自信,也为《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天书奇谭 》《金猴降妖》这些鸿篇巨 作的问世打下了基础。当然 ,传统文化并非动画创作一 剂万能的良药,最重要的是 是否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 。本书在对中国学派动画进 行“文化寻根”的同时,还对 20世纪中国动画如何同外国 动画、文艺发生关系并进行 互动这一问题进行了关系梳 理、逻辑分析,这是本书的 一大亮点。它为读者了解中 国动画学派,认识动画民族 化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我们以往谈论中国动画民 族性时往往忽略了其世界性 ,这就容易把20世纪中国动 画传播得“走样”。再深入观 察,我们能进一步发现中国 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普遍价 值的交汇处。在一些技术技 法、创作观念上中外动画也 有承续关系。中国动画的世 界性的这一面是它得以屹立 世界舞台的重要原因。 写作中,无法规避的一 个问题是20世纪中国学派动 画尽管都是为电影院放映而 创作,没有实验片和影院片 之分,但影片在风格、样式 上确实差距较大。比如《小 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瓜 》《超级肥皂》和《大闹天 宫》《哪吒闹海》《天书奇 谭》相比,前面三部短片就 充满探索性,美术形式各不 相同;而后面三部长片的美 术形式是一种相对统一的装 饰风格。在阐述中,笔者尽 量从共性去思考和阐释,以 便对不同风格、类型的动画 创作实践起到实质性的指导 作用。本书所涉的“意象”便 是各类风格动画之间最为重 要的一个交汇点。“意象”既 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 ,是深受中国传统美学影响 的中国动画人特有的思维下 创立的中国风格。无论是水 墨画、剪纸、漫画,还是装 饰画,都追求“意象”的表达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100之年,忽焉将至。中国 动画曲折的发展进程中,动 画理论也在不断完善,但还 没有出现像美国《动画师生 存手册》《生命的幻想》那 样影响深远的著作,我们很 多著作深受外国理论影响, 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动画界的 一大遗憾!2018年习近平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 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 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 域的指导地位,要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 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 动画在几代动画人的实践中 ,形成了系统的民族化思想 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但一直 没有凝练出本土的动画理论 ,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 玉的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