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目前,市场上不乏有关中药毒性及安全性的中药学著作,中医临床各科专著也众多,唯这些著作并非以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出发点,以及采用以医带药、医药结合、药为医设的方法论述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问题,或论医,或论药,或重医轻药,或重药轻医,甚至医药脱节,这难免有失偏颇。《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试图克服这一弊端、将医与药紧紧相扣,让临床中医师能够直接参阅书中的有关论述、方法及文献资料为患者开具安全合理的处方。 本书共选药184种。选药的重点为有毒,或药性较为峻烈,或临床报道有不良反应,或所含部分化学成分有安全隐患的药物,以及临床常用、方剂中配伍频率较高、有特殊疗效或特殊使用的药物。每章按毒性或峻烈药物、一般药物排序,以突出安全用药的要旨。本书论述的仅为中药饮片,对中成药及注射剂则未予收载。 本书体例新颖、言之有理、论则有据,且文字流畅、深入浅出,实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适用于广大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者阅读,尤其适宜作为中医师临证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 刘良,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知名的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和研究专家,1998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刘教授亦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顾问、国际标准组织(ISO)传统中医药ISO/TC249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中药材工作组召集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化医疗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学科组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会长及教育专业委员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和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委员、科技委员会委员和医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概念、特征、意义及目的 一、中药的概念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概念 三、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特征 四、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临床用药知识的起源和积累(远古至公元前221年)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基础理论的创立(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三、本草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中药炮制学的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四、首次由国家组织编撰药典性质著作(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五、方剂学空前发展,并由国家管理成药应用(宋代——公元960-1279年) 六、诸子蜂起,矫正时弊,创立新说,推动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金元——公元1115-1368年) 七、医药巨著面世,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体系基本形成(明——公元1368-1644年) 八、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由博返约,注重实用(清——公元1644-1911年) 九、中西医药并存,注重传统中医药与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汇通(民国——公元1912-1949年9月) 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继承、发展与规管(公元1949年10月至今)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收载的有毒药物 附录2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 附录3 香港特区《中医药条例》附表一规管的31种烈性/毒性中药材 第三节 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要素 一、中医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 中园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 第一节 药物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 一、药材基原 二、产地及采收方法 三、药用部位 四、药材的干鲜及包装贮藏 五、炮制 六、有害物质、污染、掺杂的控制 七、药材粒度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第二节 医学(用药)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 一、药物配伍 二、给药途径和剂型 三、给药剂量 四、煎药法 五、服药法 第三节 机体及环境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 一、生理状况 二、病理状态 三、环境因素 第四节 药后调摄与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关系 一、药后调摄的重要意义 二、药后调摄要点 第三章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调整阴阳 二、扶正祛邪 三、协调气机 四、调整脏腑功能 第二节 有毒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 一、使用有毒中药的原则 …… 下篇 各论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