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情法意(法大诗歌集)/中国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文化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诗情法意(法大诗歌集)/中国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文化系列丛书》收集整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大师生的主要诗歌作品,以及江平、张晋藩、陈光中、高潮等先生的旧体诗词作品,最后一部分附上为七十周年校庆征集而来的部分作品。 目录 序 在法大,建设诗歌的花园 第一部分 歌以咏志 德润四方 江平 自勉 贺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 读龚自珍咏史后仿作 卜算子·案梅 纪念波儿出世 登长城 四十感怀 临江仙·悲歌 国忧 六十抒怀 张晋藩 北戴河杂咏七首(选三) 横滨码头怀古 谢师宴上偶成 雪后赴海滨途中所见 朝发朝天门 万县夜泊 江户旧城 济州岛揽胜 陈光中 八十寿辰祝贺会上作 高潮 水调歌头 第二部分 法律边上的抒情 海子 人墙 海上婚礼 女孩子 面对河流 下雨了 苹果的歌 雕塑 你根本就没有见过大红马 沙漠上 吴霖 在远方 南方少年 在北京的一个郊县昌平,想起我的出生地上海 鱼 李平 耕耘者 龙卫球 女神的家园 寻找五四 高家伟 烛光 …… 第三部分 黎明的歌唱 第四部分 在昌平的孤独 第五部分 新世纪之歌 第六部分 军都的风 小月的河 第七部分 七秩辉煌 德法兼修 序言 在法大,建设诗歌的 花园 2015年,一块雕刻着 诗人海子广为传诵的《面 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 的石雕在中国政法大学昌 平校区竹园南侧设立。它 静静地躺在校园一角的草 坪上,在这个静谧的小花 园里向世人讲述诗歌与玫 瑰,太阳与永恒。作为校 园景观的一部分,“海子 石”彰显了海子(查海生 )对于法大文化的重要意 义。同时,它也告诉法大 学子,诗歌作为法大文化 的一部分,在今天仍然具 有其独特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当诗 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赢得 全社会的关注时,当时的 法大也不例外。在一大批 诗人和文学刊物的影响下 ,法大校园里掀起了一阵 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潮流。 同学们在学院路41号(今 西土城路25号)的小小校 园里,争相传阅文学报刊 、互相传抄代表性诗人作 品、举办诗歌讲座,以诗 歌来表达青春的困惑和社 会的变迁。甚至,在一些 热爱诗歌的同学的引领和 推动下,逐渐开始尝试进 行诗歌创作,用一行行诗 句表达自我的觉醒,描摹 万物生长、斗转星移。 在那个改革开放伟大 进程刚刚开启、物质仍然 相对贫乏的年代,全国各 地的大学里,涌动着青年 学子创造的激情和书写的 欲望。于是,在奔涌的社 会大潮中,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诗歌社团成立了。 第一本诗歌刊物诞生了, 第一本油印诗集问世了! 1984年,时任《中国 政法大学校讯》(今《中 国政法大学校报》)副刊 主编的吴霖(江南)编辑 油印了法大历史上的第一 本诗集——《青铜浮雕· 狂欢节·我》。随后,第 二本油印诗集《草绿色的 节日》也印刷面世。同一 时期,同为校讯编辑、被 同事和同学们亲切地称为 “小查”的海子正沿着自己 的诗歌道路狂飙,追寻着 梵高、尼采、叶赛宁、荷 尔德林的诗意世界,并构 建着自己诗歌王国里的村 庄、麦地、王位和太阳。 在青年教师吴霖和海 子的推动和支持下, 1984年,以李青松、王 彦、王淑敏、李燕丽、张 国森、陈正宾为首的一群 热爱诗歌的莘莘学子,受 全国高校诗歌热的影响, 正式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 诗社,在中国高校诗坛上 高举起属于法大的鲜艳旗 帜。诗社成立后,在校内 招募了一大批社员,聚集 了法大校园里热爱诗歌的 青年学子。随后,在众人 的努力下,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本诗歌刊物《星尘》 也编印出版(油印)了。 截止到1988年,《星尘 》诗刊共计出版七期,不 但在首都高校诗坛上占有 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还 在全国高校诗坛上声名鹊 起。 《星尘》出版后,在 校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在 师生中快速传播,校内其 他刊物也陆续开辟文学专 号或版面,刊载诗歌作品 。1984年11月。由中国 政法大学八三级团总支主 办的《共青团员》文学专 号《蓝天与宝剑》面世。 在该期刊物上,海子、江 南分别发表数首诗歌作品 ,当时的几位重要校园诗 人如李青松也发表了自己 的诗作。 作为当时全国高校中 重要的诗歌阵地,法大师 生的诗歌作品和诗歌刊物 逐渐受到主要文学刊物的 注意,张国森、王彦同学 的作品陆续在《诗刊》《 中国作家》上发表。 1987年,随着昌平校 区建设的推进,1987级 作为第一批拓荒者来到昌 平。在北京城的远郊、军 都山山脚的松园村附近, 在校园尚未完全建好、交 通十分不便、四周一片荒 凉的昌平校区,1987级 的同学们在地理上的边缘 和精神上的疏离之中,用 力找寻和构建着自我与外 部世界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这样一种疏离、彷徨与 找寻中,几位志同道合的 诗友借由诗歌,构建起一 个延续至今的诗歌社团— —345诗社。其名称,正 是来源于当时将昌平校区 与北京城连接起来的唯一 交通线:345路公交车。 与最初的中国政法大 学诗社不一样的是,在20 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逐渐 平息之后,345诗社作为 一个团体被历届法大学子 坚持了下来,在法大的校 园文化中以其并不起眼但 十分特别的存在,为校园 文化的多元性保留了一道 别样的风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 1987级返回海淀校区并 毕业离校,345诗社交棒 到新一届法大学子手中。 此后的岁月,学校办学重 心转移到昌平,本科生也 渐渐开始了“四年四度军 都春”的生涯。一代代学 子将青春年少、诗酒年华 留在军都山下的山川草木 、楼宇街巷之间,将拔剑 四顾、豪气干云的雄心壮 志书写在獬豸天平、应然 实然之侧,将求知与探索 、仰慕与失恋的昼夜更替 记录在诗行与诗行之中。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 发展变化迎来加速期,社 会变迁仿佛今日之高铁, 快得让人来不及惊叹便已 倏忽而过。计算机迅速普 及,互联网不断进化,快 递、外卖、自媒体、短视 频、直播……科学技术的 进步让我们提升了效率, 缩短了距离,便利了生活 ,丰富了娱乐,像一本翻 得太快的书,我们只顾得 上从汹涌而来的信息流中 捕捉到似是而非的只言片 语——诗歌在一定程度上 陷入失语。 诚然,每一个时代都 不乏醉心于诗歌写作试验 的人,不同的时代也都蕴 藏着产生伟大诗人的土壤 。在即将迎来中国政法大 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