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进入后工业革命阶段之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集体出现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全球经济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局面。在新形势下,传统增长理论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和正确指导。 本书从长视野对近代工业革命进程进行观察,透析东西方主流经济体从“大分流”到“大合流”的过程,研究英美式长周期律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并针对传统增长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四个发展方向并进行讨论:(1)长周期观察:文化、人口、制度与一致增长思想;(2)长期增长可持续性;(3)周期波动与增长;(4)有限需求与增长。 基于这些方面的讨论,本书给出了英美式长周期律形成内在机制的一种解释,并结合这些机制,提出中国避免传统周期律的一些建议。本书适合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硕士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昆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本科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于武汉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攻读博士后。曾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曾在美国布朗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周期理论、增长理论、货币政策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1 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方法 1.1 引言 1.2 内生增长模型的方法比较 1.3 一般化的内生增长模型 1.4 小结 2 统一增长理论及大分流 2.1 引言 2.2 模型构建 2.3 东西差别与贫富分流 2.4 文化影响的证据 2.5 小结 3 内生人力资本机制与人口政策效应 3.1 引言 3.2 模型的建立 3.3 模型分析 3.4 人口政策与人力资本 3.5 小结 4 长期增长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宏观总评 4.1 引言 4.2 文献简述与问题讨论 4.3 计划生育政策的得与失 4.4 人力资本的度量和内生机制 4.5 基于内生人力资本模型的理论 4.6 拓展思考 第二部分 内生增长的可持续性 5 内生可持续增长理论及我国当前增长问题分析 5.1 引言 5.2 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及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 5.3 新思考: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一致性理论分析 5.4 结合内生可持续增长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思考 5.5 小结 6 创新补偿性与内生可持续增长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经济模型及动态分析 6.3 多重均衡的可能性 6.4 内生增长均衡实现的条件 6.5 模型经济的均衡解与参数化分析 6.6 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 6.7 小结 第三部分 波动与增长 7 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 7.1 引言 7.2 中国省级年度波动性与平均增长的关系 7.3 模型建立与求解 7.4 长期增长 7.5 波动与增长 7.6 参数敏感性分析 7.7 小结 8 利率冲击的周期与增长效应 8.1 引言 8.2 金融经济周期模型的建立 8.3 稳态均衡解与分析 8.4 动力系统与参数校正 8.5 1979—2013年中国经济周期特征的描述 8.6 模型经济的波动特征及与实际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 8.7 冲击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8.8 相关的研究综述与说明 8.9 小结 第四部分 有限需求理论 9 有限需求假设下的经济动态研究 9.1 引言 9.2 周期与增长的事实 9.3 产业结构分类发展的动态经济模型 9.4 平衡增长均衡 9.5 讨论和总结 10 需求约束、货币政策体系与经济增长 10.1 引言 10.2 需求有限性对增长的制约机制 10.3 金融化趋势、危机策略与增长关联机制 10.4 我国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序言 在过去的千年中,人类 终于摆脱了马尔萨斯所预测 的农业经济时代的天花板效 应,进入激动人心的工业化 经济时代,特别是在最近 200年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 长和爆炸性的科技成就。因 而在世纪之交时人们普遍预 测新千年将是更加异彩纷呈 、日新月异的时代,甚至预 测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 将会接踵而来。 然而今日更多人愈加清 晰地意识到在新千年以来的 第一个20年中,发达经济体 金融危机频发和增长动力衰 减正成为常态。而在新千年 到来之前经济学家们依据内 生经济增长理论预测的平衡 增长路径所刻画的发展趋势 ,其可持续性也日益受到怀 疑。 这是否意味着既有经济 增长理论的局限性?该如何 预判未来经济的发展?又该 如何书写新时代的经济增长 理论? 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 理论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 者们显得格外安静,因为主 流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陷入 停滞,一系列问题需要突破 。 第一个直接的问题是, 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工业化 经济未来总体的发展趋势会 是怎样的?能否实现可持续 发展?如果可以,又需要怎 样的条件?这一问题可以归 结为:在新千年中,工业经 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是可持 续的、稳定的?也就是说, 当前的“灰暗时刻”是不是暂 时的,会不会影响长期总趋 势? 第二个问题是,传统的 经济增长理论存在哪些根本 的缺陷,从而限制了对新时 代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 或者反过来思考,新时代的 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新特质是 传统增长理论所忽视但又十 分重要的,从而导致传统经 济增长理论失去了对经济发 展现实的解释和分析能力? 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可以 衍生出很多更具体和更深入 的问题。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 限性 1.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 理论是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 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生 增长理论。其核心结论正向 依赖于外生的人口增长率。 然而,人类进入20世纪后, 发达经济体相继出现了人口 下降的情况,而这些经济体 仍保持了正的收入增长,且 同其他经济体间的收入差距 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为什么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 的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正 向关系会在20世纪发生逆转 ?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将 人口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的 新内生增长理论——统一增 长理论(Unified Growth Theory,UGT)能否给出充 分的系统性解释? 2.传统内生增长理论预 测的长期平衡增长路径均衡 难以解释现实。近年来发达 经济体增长率逐渐下降的趋 势,显著偏离传统的内生增 长理论预测的平衡增长路径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许多学 者的关注及对传统内生增长 理论的思考和质疑。内生增 长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已经不 可回避。 3.长周期现象、规律和 特征方面呈现出许多亟待研 究的新问题。如对工业革命 前后,世界经济分分合合的 相对变化趋势中所隐含的内 在机制与规律、世界经济长 期的“轮动规律”、“倒V形” 规律、“后发经济周期渐短” 规律等,都需要进行探索和 研究,也需要恰当的解释。 4.对短期波动与长期经 济增长趋势之间的关联机制 的研究需求紧迫。这方面研 究的重要性在于金融化发展 趋势逐渐成为经济的主要形 态,从而在货币金融冲击下 被传播放大的金融经济周期 机制成为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的新形态,这是突破传统增 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5.在有限需求假设下的 增长理论应如何发展。传统 增长理论的发展主要沿供给 侧要素展开,缺乏对需求侧 影响机制与要素变化规律的 有效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将 成为新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 领域。 6.长周期观察:文化、 人口、制度与长期增长关系 方面的研究。观察百年以上 的长周期发展轨迹是长期经 济增长理论领域的一个重要 方向。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 ——近代东西方的“大分流” 现象到“大合流”趋势,隐含 着怎样的一般化规律和机制 ——值得持续研究。 本书内容安排 本书针对前述问题尝试 在几个重要方向进行拓展, 希望抛砖引玉以引发更深入 的思考和研究。下面介绍本 书的基本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共四章,第l章 简要介绍内生增长理论的基 本分析框架和方法,第2至4 章集中讨论文化、制度、人 口政策(人力资本形成)等 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 思想。 第2章通过对大分流问题 的深入讨论,建设性地构建 了两部门模型框架,将资本 积累、技术进步、新大陆的 发现、资本主义精神(重商 主义)、贸易(即彭慕兰强 调的“外部关联”)全部嵌入 一个框架中,研究这些因素 在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的相 互作用机制,分析这些因素 的配套作用机理、重要程度 、发生作用的先后顺序等。 这样有利于明晰人类脱离农 业经济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 的真实原因,并回答相关问 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 期,而不是之前或之后?为 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 在中国的江南(尽管这两地 之前看起来有差不多的发展 基础)? 第3章的内生人力资本模 型机制是内生人力资本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