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因斯坦百科(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爱丽丝·卡拉普里斯//丹尼尔·肯尼菲克//罗伯特·舒尔曼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爱因斯坦百科(精)》包含关于爱因斯坦的出生和去世、家庭和恋爱关系、荣誉和奖项、他学习和工作的教育机构、公民身份和移民美国、爱好和旅行的条目,还有他结交的人,他的档案以及爱因斯坦文稿计划的历史。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的条目提供了有用的背景,提供了关于他的助手、合作者和竞争者的细节,以及与他的工作有关的物理学概念。关于爱因斯坦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的部分,包括了关于他的犹太身份、人道主义和民权活动、政治和教育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条目。 作者简介 方在庆,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1979年就读吉林大学物理学,1991年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自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尤其关注爱因斯坦、德国的科学与现代化。曾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杰出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埃里克·弗格林教席(Eric-Voegelin-Professur,C3)以及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等。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论著和译作多本。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本书的结构 资料来源 致谢 年表 信条:“我的信念” 我的信念 第一篇 个人与家庭关系圈 生平信息:证件复印件 出生证 成绩单 博士学位证书 诺贝尔奖证书 美国入籍证书 死亡证明 出生信息 档案 海伦·杜卡斯 奥托·内森 从外国学术团体获得的各种奖项、荣誉学位和荣誉会员资格 奖状、奖章与其他荣誉 荣誉学位(荣誉博士学位) 从外国科学院和学术团体获得的荣誉会员资格(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居住 在相关城市或国家) 职业生涯 受雇年月、职务头衔和雇主一览表 工作经历 工作地点 伯尔尼专利局 伯尔尼大学 苏黎世大学 布拉格德语大学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普鲁士科学院、柏林大学与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公民身份与移民美国 住所 所受的教育与就读的学校 教育背景 就读的中小学与大学 “爱因斯坦文稿项目”与《爱因斯坦全集》 “爱因斯坦文稿项目”前史 最初几年 与遗产方之间存在的法律问题 资金来源 项目启动 波士顿办公室 编辑漫笔 约翰·施塔切尔辞职,罗伯特·舒尔曼担任负责人 迁至加州理工学院 《爱因斯坦全集》各卷与编辑 声望 媒体 艺术与商业主义 家庭 家庭关系 祖父母与父母 妹妹:玛丽亚(玛雅)·温特勒-爱因斯坦及其丈夫保罗·温特勒 第一个家庭(由爱因斯坦、米列娃及其后代组成) 米列娃·爱因斯坦-马里奇——第一任妻子 “丽瑟尔”·爱因斯坦以及对她的搜寻 汉斯·阿耳伯特·爱因斯坦及其妻子:弗里达·克内希特;伊丽莎 白·罗博兹 伯恩哈德·爱因斯坦及其妻子:奥德·阿舍尔;多丽丝·施韦策 克劳斯·爱因斯坦 伊夫琳·爱因斯坦及其丈夫:格罗弗·克兰茨 爱德华·爱因斯坦 第二个家庭(由爱因斯坦、爱尔莎以及爱尔莎的两个女儿组成) 爱尔莎·勒文塔尔(娘家姓爱因斯坦)——第二任妻子 伊尔莎·勒文塔尔·爱因斯坦及其丈夫:鲁道夫·凯泽 玛戈特·勒文塔尔·爱因斯坦及其丈夫:德米特里·马里亚诺夫 朋友 米凯勒·贝索 库尔特·布卢门菲尔德 玻恩夫妇 古斯塔夫·布基 吕西安·沙旺 雅各布·埃拉特 保罗·埃伦费斯特 比利时王后伊丽莎白 马塞尔·格罗斯曼 康拉德·哈比希特 汉斯·米萨姆 奥托·内森 格奥尔格·尼柯莱 雅诺斯·普勒什 罗曼·罗兰 莫里斯(莫里茨)·索洛文 温特勒一家 斯蒂芬·怀斯 海因里希·赞格尔 健康 健康检查 健康问题 错误看法与误解 收养伊尔莎·爱因斯坦和玛戈特·爱因斯坦 阿斯伯格综合征 差学生 共产主义者 还不如去钓鱼 对原子弹负有责任 左撇子 米列娃·马里奇,被断言为合作者 仅有十人或十二个人能够理解相对论 政治上的天真 素食主义者 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对爱因斯坦来说并不重要 只是一位理论家 业余时间 徒步旅行 音乐 阅读 驾船航行 写诗和创作格言 诗歌 格言 君子好逑:确实存在的,可能性很大的以及或许有可能的浪漫关系 玛丽·温特勒(1877-1957) 伊尔莎?爱因斯坦(1897―1934) 贝蒂·诺伊曼(1900-1975?) 埃尔泽·科塔妮·耶路撒冷(1877-1942?) 埃斯特拉?卡岑伦博根(1886―1991) 玛格丽特·莱巴赫(1885-1938) 埃特尔·米哈诺夫斯基(生卒年不详) 托妮·门德尔(1878—-1956) 玛格丽塔·科嫩科娃(约1896-1980) 约翰娜·范托娃(1901-1981) 秘书 伊尔莎·爱因斯坦 贝蒂·诺伊曼 海伦·杜卡斯 老师 在阿尔高州立中学 在瑞士联邦理工学校(ETH) 在苏黎世大学 旅行和旅行日记 美国,1921年 1922-1923年的亚洲之行:远东和巴勒斯坦 前往巴勒斯坦 西班牙,1923年 南美洲,1925年 阿根廷 乌拉圭 巴西 再到美国,1930-1931年 牛津,1931年5月 美国,1931-1932年 美国,1932-1933年 死亡 海伦·杜卡斯记录的爱因斯坦最后的日子 大脑被摘除 最后遗嘱 阿耳伯特·爱因斯坦的最后遗嘱,1950年3月18日 第二篇 科学生涯 “奇迹年”(Annus Mirabilis) 助手 合作者 同事 弗里德里希(弗里茨)·阿德勒 尼尔斯·玻尔 玛丽·居里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 库尔特·哥德尔 弗里茨·哈伯 大卫·希尔伯特 保罗·朗之万 马克斯·冯·劳厄 菲利普·莱纳德 H.A.洛伦兹 瓦尔特·能斯特 J.罗伯特·奥本海默 保罗·潘勒韦 沃尔夫冈·泡利 马克斯·普朗克 威廉·德西特 阿诺尔德·索末菲 概念 超距作用——量子远程传态 时间之矢 非对称理论 原子 黑体(热)辐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布朗运动 极隧 序言 今年是爱因斯坦访问中 国100周年,我们非常高兴 能借《爱因斯坦百科》中 译本的出版来一道庆祝。 自20世纪初以来,爱因斯 坦及其工作已为全世界所 熟知,他在包括中国在内 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他和 他的理论、观点虽然已经 做了很多说明,也有大量 著作出版,但仍常常被有 关他的评论所误导。因此 ,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是向 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提供 一个关于他的生平的易懂 且可靠的说明。本书中译 本的出版将有效地推进这 个目标。 我们在本书中没有详细 谈论爱因斯坦1922年对中 国的访问,但我们从他的 旅行日记中得知,他期待 着访问这个国家及其人民 。当时前往远东国家的旅 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旅途也异常艰辛,在此之 前爱因斯坦对这些国家及 其文化没有亲身体会。他 在上海短暂逗留期间,主 要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欧 洲人,但也见到了许多中 国人,有富人也有穷人。 他对那些为生计而挣扎的 农民和城镇劳工特别同情 ,尽管他居住的德国本土 正进入经济萧条期。他很 难接受大规模贫困的现实 ,正如他在旅行日记中所 记载的,他内心的想法有 时会很严苛。如果他现在 访问中国,那么,中国在 技术和经济方面实现的巨 大转变,中国社会的积极 影响,以及中国对世界做 出的贡献肯定会给他留下 深刻印象。 爱因斯坦曾希望在1923 年年初亚洲之行的回程中 访问中国,停留更长时间 。然而,由于他与邀请方 北京大学之间令人很遗憾 的沟通不畅,再加上当时 中国艰难的政治局势,使 他不得不放弃他的愿望。 虽然爱因斯坦没有访问中 国,但他的科学思想在中 国仍然具有影响力。事实 上,在中国讨论将“西方”科 学纳入中国学术体系的道 路时,爱因斯坦的理论有 时会成为讨论的焦点。 爱因斯坦将科学视为一 项普遍的事业。这或许是 中国的五四运动将他视为 一个值得效仿和研究的对 象的重要原因。他的观点 是反帝国主义的,这使他 在中国的形象更加光彩。 此外,在20世纪20年代, 虽然许多国家在接受爱因 斯坦的相对论时不乏争议 ,但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数 学家魏嗣銮看来,中国对 相对论的接受避免了通常 对时间相对性产生的争论 和争议,因为中国学者不 受牛顿的绝对时间等概念 的制约。魏嗣銮认为,中 国的物理学家在理解爱因 斯坦的思想方面有可能比 西方的物理学家取得更快 的进展。事实上,中国人 对相对论的印象非常正面 ,以至于中国第一代伟大 的理论物理学家中最著名 的人物都把自己的研究重 点放在广义相对论上。 例如,1936年至1937年 ,年轻的周培源在普林斯 顿大学待了一年(爱因斯 坦从1933年起就一直住在 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 )。此时,爱因斯坦正在 研究他自己的引力理论的 应用,而同样在这一领域 工作的周培源,很快与爱 因斯坦熟络起来。他们谈 到了十多年前爱因斯坦对 中国的短暂访问。爱因斯 坦的谦虚和蔼以及他对中 国人民的真诚同情给周培 源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培源回到中国时,正 值日本人入侵中国的重要 地区。事实上,他在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发生 的当天回到了北京。一年 后,他写信给爱因斯坦, 描述了他在战争期间的感 受和经历,显然他把爱因 斯坦看成一个可能同情中 国事业的人。爱因斯坦似 乎一直关注着中国事态的 发展,并对五四运动一代 对他的钦佩做了回应。例 如,1932年他曾在一些外 国学者向蒋介石发出的呼 吁中加上自己的名字,该 呼吁要求蒋介石从监狱中 释放著名的社会主义领导 人陈独秀。 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物 理学家很快就开始在国际 上对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 自己的贡献。例如,这一 趋势在周培源的学生胡宁 的工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他对引力波发射导致的 双星系统衰变进行了最早 的计算,这在当时是一个 非常新的物理学课题,现 在已经具有重大的天体物 理学意义。另一个例子是 束星北,他在20世纪30年 代研究统一场理论,当时 该理论也是爱因斯坦的主 要研究重点。像这两位中 国物理学家这样的先驱者 ,对于中国物理学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局面 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最后,我们非常感谢本 书的主译者方在庆教授, 感谢他对这个项目的辛勤 付出和奉献,并感谢所有 为本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 人。 爱丽丝·卡拉普里斯 (Alice Calaprice) 丹尼尔·肯尼菲克 (Daniel Kennefick) 罗伯特·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 2022年1月 导语 用百科全书式的条目创作,涵盖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偶像——爱因斯坦一生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巨大而新奇,全面又不失重点。你想知道的都有,仔细阅读,还会有很多意外发现! 作为粉丝,阅读此书可以让你掌握爱因斯坦所有重要的人生节点细枝节末;作为学者,可把本书当作《爱因斯坦全集》极简版;作为普通人,拥有此书可以快速查阅你想了解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 比爱因斯坦著作更有趣,比爱因斯坦传记更全面,比爱因斯坦全集更简明,比爱因斯坦语录更有史料价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