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围棋与名城》各册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历史。围棋在本地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二、文化。围棋在本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以及与文学、书画、戏曲等其它文化互为载体的关系;第三、人物。古往今来的围棋人,包括下围棋的人、支持围棋事业的人、从事围棋行业的人,等等;第四、现实。就是围棋的现实发展,包括赛事、活动、普及、交流等等。每本书都与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发展相结合。 《围棋与济南》是一部关于济南地区围棋文化与历史的著作,书中梳理了围棋运动在济南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济南的围棋文化。全书史料扎实,图片丰富,全面展示了济南的围棋文化。 目录 第一篇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中的济南 第二章 泉城湖山秀,胜景有“弈”彩 第一节 天下第一泉,优雅宜手谈 第二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第三节 舜耕历山古韵悠 第四节 莱芜棋山烂柯情 第五节 玫瑰之乡传棋声 第六节 灵岩五峰,忘忧长清 第三章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第一节 舜作围棋教商均 第二节 《左氏春秋》话“弈棋” 第三节 扁鹊神医“看围棋” 第四节 监修《晋书》房玄龄 第五节 秦琼忠勇护门神 第六节 婉约豪放推二安 第七节 以棋喻兵于慎行 第八节 棋神棋鬼话《聊斋》 第九节 名人代出如泉涌 第十节 清代围棋人物考略 第二篇 趵突泉边棋文广大明湖畔弈趣多 第一章 济南潇洒似江南,山谷道人乐手谈 第二章 明清时期棋人棋事 第一节 相国敲棋春共醉 第二节 趵突泉棋话 第三节 五龙潭棋枰旧事 第四节 黑虎泉棋事 第三章 元帅与将军的济南战“弈” 第四章 曲水亭边的黑白往事 第一节 泉城纹枰群雄逐鹿 第二节 曲水亭边分庭抗礼 第三节 传道授业耕耘棋坛 第五章 传承铭记,明德正行——济南围棋的领航人 第六章 围棋·文化·山东 第七章 历山手谈社 第八章 在济南举办的围棋比赛 第一节 “浪潮杯”第一届全国女子围棋名人战 第二节 “八喜杯”第二届全国女子围棋名人战 第三节 第十届“炎黄杯”世界名人围棋邀请赛 第四节 第三届“中信置业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 第五节 中国围棋四老邀请赛 第六节 第一届“围协杯”泉城棋士围棋赛 第七节 “印象济南”杯第十四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围棋赛 第三篇 以棋育人、文棋并重的围棋教育 第一章 合分纵横行正道。洞察黑白即文章 第二章 文棋并重。以棋育人 第三章 济南围棋希望之星 第四章 济南市少年围棋队 第五章 黑白世界,多彩童年——泉城校园围棋活动 第六章 蓬勃发展的济南围棋教育培训事业 第一节 泉眼无声惜细流,小荷学弈争鳌头 第二节 棋山脚下的棋林弈苑 第四篇 济南围棋管理机构 第一章 第一届济南市围棋协会 第二章 第二届济南市围棋协会 第三章 第三届济南市围棋协会 第四童第四届济南市围棋协会 第五章 济南市围棋常规赛事 第六章 赛区管理 附录 一、济南籍职业棋手 二、2012年济南棋手参加全国少儿围棋赛日记 三、济南围棋大事记 后记 序言 组织全国各地的围棋协 会,编写出版反映各地围棋 名城的围棋历史、文化、人 物、故事和发展现状的系列 丛书,是新一届中国围棋协 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指示所抓的大型围 棋文化工程。2004年10月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衢州 市调研时首次提出“围棋文 化”的概念,并明确指出:“ 围棋文化要进一步提高运作 水平,开展一些有影响的活 动。”这是迄今党和国家主 要领导人关于加强围棋文化 建设的明确指示要求,具有 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编 写《围棋与名城》丛书,正 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自 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挖掘 、传承、弘扬围棋文化,讲 好中国围棋故事的实际行动 。 《围棋与名城》丛书旨 在挖掘、整理全国各地有价 值、有特色的围棋文化,讲 好当地围棋故事,使之成为 城市的一张特殊名片。丛书 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开 创性的文化工程,是全国围 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 ,是推动围棋文化全面发展 的基础性工作。围棋文化的 发展方向众多,其中一项基 础性工作,即地方围棋文化 的挖掘、整理、研究。这项 工作过去没有系统地、有组 织地进行过。在围棋事业快 速、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这 种基础性工作越来越显示出 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 ,是国家围棋文化建设与地 方围棋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工 程。讲好中国围棋故事是讲 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围棋故事是由各地围 棋故事组成的。第三,是推 动中国围棋名城建设的品牌 性、标志性项目。我们要打 造围棋名城,首先要把名片 做好,一本既有史料价值又 有指导意义的围棋书就是金 名片。第四,是实现围棋文 化成果与人才培养双丰收的 根本性措施。围棋文化要出 成果,更要出人才。围棋文 化人才潜在的数量很大,编 写《围棋与名城》是对各地 围棋文化人才的一次发现、 检验、提高,有利于建设中 国围棋文化人才库。 《围棋与名城》有明确 的定位。一是围棋形态的史 志书;二是当地领导者、围 棋工作者、围棋教育者、围 棋爱好者使用的教科书;三 是方便查询、方便使用、方 便宣传、方便传播的工具书 ;四是本城市作为“围棋名 城”的说明书;五是讲好当 地围棋故事、具有可读性的 故事书。 丛书各册主要包括四方 面内容:第一、历史。围棋 在本地发展的历史脉络;第 二、文化。围棋在本地发展 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以及 与文学、书画、戏曲等其它 文化互为载体的关系;第三 、人物。古往今来的围棋人 ,包括下围棋的人、支持围 棋事业的人、从事围棋行业 的人,等等;第四、现实。 就是围棋的现实发展,包括 赛事、活动、普及、交流等 等。每本书都与城市的社会 、经济、文化、体育发展相 结合。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要 求各分册编委会要严格把关 五条标准,即:一、政治标 准。就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 化体育的论述为指导和要求 。二、史志标准。所有的史 料要经得起推敲。三、学术 标准。涉及到棋谱、课题的 研究时,要达到学术要求。 四、专业标准。就是围棋的 专业标准。比如,提到的比 赛、活动要符合体育总局、 中国围棋协会的政策、要求 、规范。五、出版标准。文 字准确、精炼,图片清晰, 体例、格式等符合出版社要 求。 从2014年我组织调研到 2019年主抓召开编写工作 会议,历时七年,第一批43 部书稿终于进入出版流程。 在丛书编写过程中,各地体 育部门、围棋协会的负责同 志,以及具体的编写人员都 本着积极奉献、责任担当、 深入刻苦、包容大度、勇于 创新、客观求实的态度,整 合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 性,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任 务。山西人民出版社从承办 会议到编辑设计,做了大量 工作。作为身处伟大时代的 围棋人,我们一起克服了很 多困难,为解决棋迷的需要 、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做出了贡献,承担了自己的 责任担当,履行了自己的历 史使命。我们要持之以恒, 继续研究,不断改进,更好 地完善这一无愧于时代,无 愧于后人的基础性重要工程 ,为中华优秀围棋文化的传 承发扬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 林建 超 2021年6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