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独坐(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奚美娟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首部随笔集,以温婉的文笔书写她的成长经历、阅读生活、创作心得,以及家人和所遇见的长辈,充溢着从生活中所获取的力量,也展示了她的表演艺术观。笔下的黄佐临、周小燕、张洁、李敖、樊锦诗等人物跃然纸上,充满着魅力。
作者简介
奚美娟
1955年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进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1995年后改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
四十多年来,在话剧、电影和电视剧中塑造了一百多个艺术形象。
代表作——
话剧:《柔蜜欧与幽丽叶》(现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幽丽叶、《家》中的瑞珏、《中国梦》中的明明、《留守女士》中的乃川、《北京法源寺》中的慈禧;
电影:《假女真情》《蒋筑英》《一棵树》《妈妈!》;
电视剧:《儿女情长》《红色康乃馨》《坐庄》《燃烧》等。
多次荣获“梅花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以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目录
代序:我的读书生活
第一辑
想念父亲
双双真不朽,芬芳大地中——深切怀念张瑞芳老师
他手中握着一把神奇钥匙——纪念黄佐临院长
风采依旧——周小燕先生速写
纪念前辈韩尚义
不曾谋面的记忆——纪念李敖先生
纪念吴贻弓老师
说不尽的秦怡老师
我喜爱的那个作家去了——怀念作家张洁
缅怀王玉梅老师
第二辑
一位土耳其导游
那不勒斯,二三小趣事
庞贝石与诗
西西里岛的木偶剧世家
入住贵族后裔的府邸
发生在舞会化妆间的故事
贵族府邸里一场盛大舞会
电影创造奇迹
阿格里真托神殿之谷
甲子两登山
爱丽丝岛——哈德逊河漫笔
寻找小津安二郎
重访茅崎馆
附录
小津先生与茅崎馆
(森胜行)
第三辑
《原乡》拍摄感悟
《安家》拍摄小记
三十年后再续缘——《谷文昌》拍摄记
我怎么走进芳西雅这个角色——《洋麻将》排演札记
“霞客之奇,孺人成之”——走进徐霞客和他母亲的温暖故事
走近樊锦诗
在角色的未知性中寻找人性之根——电影《妈妈!》创作札记
弹指一挥四十年——兼谈《留守女士》的表演
附录一
93中国首届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研
讨会·奚美娟谈表演(王育生)
附录二
奚美娟:演员的职业是神圣的
(殷健灵)
第四辑
这样好的文字,这样好的人
父爱托起的艺术情怀
愿精神的种子茁壮成长
亦师亦友达明兄
吟诵上海
由艾曼纽·利瓦所想起的
艺术电影需要艺术影院作依托——从美国电影《少年时代》联想到
另有一片好风光——《七儿娘》观后
第五辑
经典与品牌的力量
“品读”的魅力
虹口海派电影赞
被爱心打动
打捞记忆
遥望月光,依旧温暖
那些人,那些事
后滩
《夜光杯抒怀》的抒怀
序言
代序:我的读书生活
我从小有一种莫名其妙
的自信。
因此,记忆中,我很少
会被生活中一般人所理解的
“说法”所影响。比如说,一
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从郊区
来到繁华都市生活,容易产
生“自卑”心理啊,一个从小
在郊区长大的人眼界不够开
阔啊,等等。对这些“说法”
我从来就不以为然。后来想
想,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可能是与我从小就养成了读
书习惯有关。
还在念小学高年级的时
候,爱读书的堂姐和她的几
个女同学,她们都是中学生
了,经常在一起海阔天空地
聊,聊她们读过了什么好看
的小说,聊她们读了某本书
的感受,还有小说里的人物
、故事。我就挤在她们边上
听,听得津津有味,事后就
缠着堂姐借书给我看。堂姐
有时候怕我读书太慢,就骗
我说,哎,这本书明天就要
还给别人的哦。我就信以为
真,于是,会白天连着晚上
读,在昏暗的灯光中,蒙着
被子连夜读完,第二天准时
还给堂姐。偶尔,如果堂姐
说好给我看的书没有借到,
我就会难受得像有只小虫在
身上爬一样,浑身不舒服。
从小学到中学的早期经
历中,我书籍的来源之一就
是堂姐。还有一个对我的读
书生活有影响的人,是我的
中学语文老师。
我的同龄人辈,大约在
小学和初中阶段都经历过“
动乱”中一会儿“停课”一会
儿“复课”的荒唐过程。在那
几年里,尽管学校里的语文
课上得迷迷糊糊的,但语文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会尽
力完成,这也许给他留下了
我爱读书的印象。于是,老
师经常会借一些课外书籍给
我读,就这样,在那几年里
——正是我的少年成长阶段
,我竟然读到了不少世界名
著,包括有《德伯家的苔丝
》《基督山恩仇记》等。
但是,在我有限的人生
轨迹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还
是我的父亲。他的职业虽然
只是一个技术人员,但他酷
爱买书读书,也会兴致盎然
地在晚饭后的闲暇时光里,
给我们子女描绘书中的美好
,以及我那时还不能理解的
纷繁复杂的世界。我在父亲
的影响下,很渴望能像他那
样,去领略书籍里所描写的
五光十色。
在读书中获得的精神愉
悦和开阔眼界,我好像年轻
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这
其实无关乎你在世界的哪一
个角落里生存。因此我想,
精神层面的世界是一个相对
公平的世界,它不会因为你
世俗地位的高低而限制你去
思考,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以及在读书过程中润物细无
声的滋养。
有人说,阅读的过程,
从一开始的“围坐”渐渐变成
“独坐”的时候,你也许已经
能够在那本书知识的五彩斑
斓里遨游了,或许可以“重
塑”自我了。
我最开心的记忆,就是
在年轻时光,夏季的傍晚时
分,吃过晚饭,做完家务,
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家里的
小场院里,开始边乘凉边读
书,真是惬意。我有时也会
在离家不远的水渠边,一个
人坐着发呆,脑海中浮现的
,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
进入上戏表演系学习后
,读书的轨迹在老师的指导
下,有了纹路肌理。一类是
表演专业书籍,尽管那个年
代还不像后来书籍资源那么
丰富,但我深深迷恋在其中
,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回
到理论……希望通过看书学
习解开实践中遇到的谜团疑
云。
另一类还是我喜欢的小
说。我一直清醒地意识到,
一个从事表演专业的人,最
好不要放弃对文学创作的关
注,尤其是优秀作家的作品
。它与表演专业有着密不可
分的直接关联,有时候,小
说中人物的瞬间心理描写,
作家会不惜笔墨洋洋洒洒写
上几页纸,以此让读者了解
人物的思维逻辑和心理的辩
证过程。这样的人物描写,
用在一部戏剧或者影视作品
中的人物塑造上,也许只是
一个镜头、一个眼神、一个
状态的呈现,但从我的专业
角度来说,心里有了饱满的
知识积累,就能解释“眼睛
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的意
义了。
毕业以后,我进入上海
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一个更
大的天地在我眼前打开。
记得刚工作不久,就听
剧团的老艺术家告知,我们
单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沪上
同类艺术单位中是排在前列
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
位里集中了一批以黄佐临院
长为领军人物的学者型艺术
家,他们偶尔在图书馆资料
室遇见你,就会指导你,提
醒你说:“在演出和排练后
有闲暇时间,应该系统地读
一些书哦。”并顺口就能开
出一些书单给你。我一直以
为,在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
活中,有这样的前辈们督促
指导,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年轻的时候,读书无形
中开启了自身想象力和类似
做白日梦般的“意象”,在上
戏受了专业的系统训练后,
懂得了这也是一种艺术创造
时能很快获得具体“视像”的
能力基础。从本能的原始的
想象力萌发,到经过专业理
论提升后有意识对人对物反
观能力的培养,仔细想来,
都与我的阅读不无关系。
读书,从一开始青年时
代的“多而杂”,到现在渐渐
走向“少而精”,其实也是一
个去繁从简的道理。我现在
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一种缘
分,有时流传甚广的一本书
,其实读来觉得无甚意义,
但也许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无意中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