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乡村我的城(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佳骏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青年作家吴佳骏的一部见证生存和洞悉人性的写实主义散文集,收录了《夜晚知晓一切秘密》《关于垂钓的痛苦和哲学》《天空上有鸽子在飞翔》《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我的乡村我的城》等十四篇力作,每篇作品摈弃了虚蹈和浮华,始终关注人的命运,特别是对人生存境况的揭示和人性的发掘,构成强大的审美冲击力。尤其着力于底层弱势者生存际遇的悲悯书写,以朴实的文笔,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底层社会留下了一幅真实的画卷,读者从活着的困境中走出来,获得一缕温暖和光亮。 作者简介 吴佳骏,1982年出生于重庆大足。作家、编辑。在国内主要文学刊物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喜欢独处和一个人看电影,也喜欢行走和融入野地,更喜欢简朴生活和农夫哲学。曾获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长安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等。 目录 夜晚知晓一切秘密 关于垂钓的痛苦和哲学 像野狗一样生存 天空上有鸽子在飞翔 一个人的百年孤独 铁窗与木床之间 穴居里的黑暗和光明 一个乡村医生的祈祷和忏悔 残院之内黄昏之后 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 枕着夕阳西沉 我的乡村我的城 风吹在贴着纸的墙上 活着是一笔债 写在后面 序言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 文学到底有什么作用? 从事写作廿余年来,我 一直在以所写文字践行着自 己的“写作理想”,也借由所 写文字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 义,安抚内心的创伤和虚无 ,尽力使自己从活着的困境 中走出来,再试图用双手去 捧起生活中那一团若隐若现 的火种——为自己,也为他 人传递温暖和光亮。 但愿我没有辜负自己的 理想,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良 知。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创作也有各种各样的风貌 ——有轻的,有重的;有淡 雅的,有浓艳的;有彩色的 ,有黑白的……这不同的样 貌,端赖作者持什么样的态 度和立场。 观念和认知、修养和审 美,情怀和底线等,直接决 定作品的品质。 杜甫在《羌村三首·之三 》中言:“请为父老歌,艰 难愧深情。”这两句诗,很 能代表我在写作这本书时的 心情。同时,我也希望自己 的作品能像杜甫的作品一样 ,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力量即来自历史的烙印和 省思,也来自生存的实相和 梦想。 感谢我的读者朋友们, 是你们持续的厚爱与加持, 才延续了我的作品的生命力 ! 作为一个写作者,没有 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欣慰 的事情了。 导语 《我的乡村我的城》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力作共14篇,这些文章发表后,均产生过不俗的反响。尤其是作者新近创作的《夜晚知晓一切秘密》《关于垂钓的痛苦和哲学》《像野狗一样生存》《天空上有鸽子在飞翔》等长文,以朴实而诗性的文笔,深透地叙写出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存在样态,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底层社会留下了一幅幅真实的画卷。整部作品坚实有力,狞厉、苍凉的风格,铸就其独特的美学品质,可谓一部见证生存,洞悉人性,拷问灵魂,传递火种的庄重悲悯之书。 后记 我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 世界里的人。 这使我对什么事情都看 得很淡,也没有那么多的功 利和欲望。这好像不是我这 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有的心态 ,但这的确又是我的真实心 境。尤其是过了而立之年以 后,我的内心越来越趋于平 和,越来越喜欢过一种做减 法的生活。有很多见过我的 人说我早熟,阅历丰厚;也 有人说我清高,不晓世故, 藏有城府。听到这些话,我 不反驳,也不解释,只是笑 笑,像微风滑过一片树叶。 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你 一旦解释,反而给人虚伪和 口是心非的印象,这很不好 。其实,一个内心笃定或有 支撑的人,又何必在意他人 的评说和絮叨呢? 人活着,只要本真和守 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和焦虑。 我自幼在乡下长大,家 境的贫寒,使我吃过不少苦 头,也使我过早地体察到人 世的辛酸和冷暖、生命的悲 苦和苍凉。这一切,塑造了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时 候,我对生活充满抱怨,对 命运也充满诅咒,甚至,对 渺茫的未来感到绝望。但好 在我那老实巴交的父母以他 们的顽强和坚韧、慈爱和温 情拯救了我,使我在苦难中 不至于沉沦。同样是他们, 使我懂得人应该怎样活着, 才有意义和尊严。自此,我 对生我养我的那片多灾多难 的土地,恨的是那么切,爱 的又是那么深。 后来,或许正是对土地 和人的爱恨交加的感情,我 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我想借 助手中的笔去描摹心底无法 宣泄的凄楚,也试图借助手 中的笔去记录发生在故土之 上的生命故事,包括他们所 遭遇的疼痛和忧伤、光明和 温暖。 谁知,我这一写,就再 也搁不下笔。 熟悉我作品的读者可以 看到,我早年的作品大都跟 个人的生活有关,所书写的 也只是一己的哀愁。那会儿 刚开始写东西,浑身都是劲 儿,也不懂什么技巧,总觉 得内心有说不完的话,写不 完的事。每天夜里一坐到桌 前,感觉整个故乡都复活了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全在 跟我说话,要求我把它们的 生存隐秘都写出来。我不停 地写作,也不断地发表。我 以写作来见证我的故土,也 回报我的故土。更为重要的 是,我需要以写作来安顿我 的内心和灵魂。 凡事都会上瘾,写作亦 然。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的 写作实践,当你知道自己尚 有几分写作才华的时候,你 更是会为之涌起狂热的激情 。但这个时候,我已经对写 作有了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审 美追求,不愿再重复以往的 写作经验和模式。于是,我 开始重新思考写作,思考如 何拓宽自己写作的路径和题 材,以及如何提升作品的思 想内涵和美学深度。我开始 转换视角,从写我转向写我 们——不仅写入与人的关系 ,也写人与土地的关系、人 与内心的关系、人与动物的 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 与宇宙的关系……这一转变 ,使我豁然开朗,犹如在黑 暗中低头走路的人,抬头看 见万盏灯火。 …… 特别是写作散文,这一 文体的特殊性,使得作者必 须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能情感作假和灵魂作弊。 你只有摘掉面具,脱下伪装 ,赤裸裸地把心交给读者, 读者才有可能买你的账,你 的作品也才有生命力。因此 ,写作散文是很耗心力的一 件事情。你每写一次,就会 把自己掏空一次。而人的经 历有限,这就不可能无止境 地挖掘。每当写到这种时候 ,一些定力差的人,就会对 散文写作产生动摇和怀疑、 焦虑和苦恼。他们怕被人遗 忘,怕被入讥讽为江郎才尽 。于是,为证明自己还在写 ,还能写,便硬着头皮在形 式或题材等方面玩儿花样, 并给自己的写作有意识地贴 上一些标签,以便能够自圆 其说。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 即便我在写作遇到瓶颈,或 没有新的经验可书写时,我 也没有焦虑过,而是依然对 散文这种文体心存敬畏!我 会带上几本上好的书躲到乡 下去静读,重新体验人生, 寻找属于自己的水源。我力 图把日常生活变成自己血肉 的一部分,把那些我所看到 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生活 统统装进心里发酵。然后, 再如春蚕吐丝般去编织新的 作品。 这种方法给我的写作注 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尽管 我给外界的感觉只是一个“ 乡土散文”作家,但这都不 要紧,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 自己是在写“乡土”,我一直 写的是“人性”。倘若非要给 我的散文前面加个定语,我 认为准确的说法,不应该叫 “乡土散文”,而应该叫“人 性散文”。只不过,我所写 的人性故事,大都有一个乡 土的背景而已。 好散文,可遇不可求。 究其原因,在于好散文它不 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你内心的丰富性和体验的 深刻性,直接决定你作品的 厚度和力度。正如写作者的 人格魅力,会直接呈现为作 品的风骨一样。 我始终坚信,拥有一颗 平静之心的写作者,最终都 会得到写作本身的福报。当 我在体悟到这点之后,我越 加笃信,写作也是一种佛法 。在写作的佛法面前,我不 属于任何人,我只属于我。 我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平静地 生活和写作。 吴佳骏 辛丑年仲春 书评(媒体评论) 吴佳骏的散文创作,借 助于文字的魅力和文学的美 ,让每一个读到的人从活着 的困境中走出来,并把那一 缕温暖和光亮,奉献给你。 ——叶辛 走进吴佳骏的乡村吴佳 骏的城,你会被疼痛惊醒又 被文字抚慰,你想有光照亮 有水止渴,文学写作就是有 这样一种魔力。 ——池莉 散文作为一种开放性的 文体,吸引着许多写作者前 来耕耘,吴佳骏便是其中比 较有成就的一位。吴佳骏的 散文情系故土乡村,又不限 于乡村,着力于底层弱势者 生存际遇的悲悯书写,以朴 实的文笔,为转型时期的中 国底层社会留下了一幅真实 的画卷。 ——周伦佑 庙堂之上不打诳语,达 摩祖师一苇渡江。我在阅读 《我的乡村我的城》的时候 ,脑海里总在翻腾这两句话 。吴佳骏有一颗敏感而高贵 的心,在真诚倾诉。我能感 觉到他的痛苦,甚至疼痛, 那也是我的痛苦和疼痛啊! 当文坛上大家都在装的时候 ,已经很难遇到这种不打诳 语的写作者了。 ——高建群 吴佳骏的散文是坚实有 力的,狞厉、苍凉的风格, 铸就其独特的美学品质。他 的每篇作品都不虚蹈和浮华 ,始终关注人的命运。特别 是对人生存境况的揭示和人 性的发掘,构成强大的审美 冲击力。大义微言中,闪烁 着精神尊严的光芒。 ——周大新 吴佳骏心里有泥泞,泥 淖之上有雾霭,雾霭之外有 光焰。这泥泞,来到他的笔 下,几乎是自然地无需任何 外力地成为他散文的地表或 底色。 ——吕新 精彩页 夜晚知晓一切秘密 天就要黑了,周遭暮色深浓。落日也早被晚风带去远方,只将疲倦留给满城昏黄的灯火。我从浮世退回陋室,抖落满身尘埃,锁紧绿皮斑驳的铁门,恐惧瞬间便将我包围。整整十年时间,我都蜗居在仅有三十平方米的房间,看书、写作、睡觉和冥想,忍受着人世的孤独。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他们全在县城生活,我们之间唯一的维系,便是思念和记忆,以及对每个周末才能见面的期许。所幸家人都很宽容和理解我,既无责备,也无埋怨——生存就是不断地相聚和别离。像我这种从乡下闯入城市之人,没有丝毫优越感可言。我所获取到的那点可怜的尊严,都是长年累月从生活的炼狱里打拼得来的,而绝非来自家族天然的馈赠。 我的存在即是我的命运之门。 我知道,我的家人也会牵挂我。许多时候,我奶奶会坐在乡村老家的屋檐下,望着风中飘零的落叶,或夜晚稀疏的星辰,暗自祈祷或垂泪;我父亲会在夕阳晚照时分,孤单地走在凄清的乡村公路上,目光深邃地朝我寄生的城市方向眺望;我母亲则会在夜幕降临之后,坐在灯光下翻看那本珍藏了几十年的老相册,用粗糙的手在我幼时的照片上摩挲;我妻子不管时间多晚,都要在入睡前跟我通个电话。我们在电话里或许什么事都没说,但通完电话心就安宁了,就不会再躲进被窝哭泣;至于我两个儿子,也跟他们母亲一样,每晚都要跟我在电话里说上几句话才能入眠,不然,他们就会在梦中喊爸爸。那稚嫩的声音,可以将黑夜撕成一床破棉絮。 人到中年,我才真正认识到活着的困境。我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我被他们分成好几份,每一份对他们来说都至关重要。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我,地球依然会转动,但如果家人没有我,他们一定会重返生存的蛮荒,会顿觉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反过来说,假使没有他们,我的活着同样会是一片空白和虚无,犹如掉进时间的黑洞。因之,我的活着也就不单单是我的活着,我还在为我爱和爱我的人而活着。活着是有限的存在,唯有爱才是无限的存在。 可活着真是一个难题!有时候,我们明明找到一个活着的充足理由,却还是会痛苦、忧悒、惶恐、焦虑,甚至绝望。我就时常处于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中无法自拔,绝望的阴影笼罩着我,连亲人也不能给我以信心和支撑,去战胜那种消极、沮丧和落寞的情绪。我感觉每天过的生活都是那样机械、重复和寡淡。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又该怎样去活着。难道我们辛劳一辈子,就是为挣一套房、一部车,再看着父母和爱人老去,看着孩子长大?抑或拼死拼活,就是为拥有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身份和地位,获得一些短暂的虚荣和浮利,从而找到一丝可悲的存在感和价值归属吗?又或者用健康换来的财富,去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在幻觉中像一头猪或一条野狗般打发着光阴? 至少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我是想要什么呢?写作吗?我对写作也早已失望至极。曾经,我的确将写作视为人生的理想和信仰,可我从事写作二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写作没有任何意义。它甚至比人生本身还要虚无。写作既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困境,也无法安顿写作者的内心。更多的时候,它只不过是一种无处安放的喧嚣,是活着之外的诱惑和呼喊。它使这个社会上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也就是说,写作遮蔽了许多东西,而不是呈现了许多东西。或许有人会说,写作起码呈现了人性的复杂,但写作最终让人看到的,只能是人的卑微和渺小。那些在文本里标榜人的顽强、挺拔和高尚的形象,都不过是写作者理想化的文学想象罢了。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大概正是由于悲观,我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我的夜晚就是我的白天。每天入夜之后,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怎样才能抵抗这漫漫长夜。我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更不会去酒吧、电影院或街边的大排档享受城市人的夜生活。我把自己封闭起来,关在黑夜的城堡中,像小时候跟伙伴捉迷藏那样,钻进洞穴里,再也不想回到尘世中来。哪怕天使在洞外呼唤,我也充耳不闻。 黑夜是一座坟墓,也是一座孤岛。我甘愿成为守墓人或守岛人。倘若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深夜睡去,那上帝至少应该允许有一个人醒着。这个人现在是我,将来可能是你,也可能是她或他。我醒着,是睡眠不给我睡觉的机会。我痛苦,是因为痛苦给了我痛苦的方便法门。那么,已经入睡的人们,请安静地进入你们甜美的梦乡吧。我只是一个失眠症患者,不是一个小偷,我不会盗取你们的幽梦,更不会在你们的梦境里撒上辣椒和食盐,搞得你们也没法睡上一个安稳觉。《约翰福音》上说:“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