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带领我们逆时光长河而上,走进敦煌这一艺术宝库。敦煌艺术历经一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发展,特别在唐宋时期,其圆融、飞跃的状态,奠定了汉民族艺术审美体系的成熟自信、博大包容。 敦煌壁画之中,线与色交融,流光溢彩;敦煌雕塑与建筑,乃空中妙有的艺术塑造。透过它们的璀璨光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各个朝代艺术的传承和演变的脉络。特别是散落海外的艺术明珠——敦煌藏经洞绢画,更是让我们理清了中国卷轴画、唐卡艺术发展的源头。 在有“石窟艺术奇葩”之称的莫高窟第290窟,我们更是可以看到敦煌相当精美的佛传故事连环画。那种同声同气、同频同振的心声,让我们能直接感受到远古人们对艺术、对信仰的真诚。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凭借上苍赋予的灵性觑见了艺术的神韵,将毛笔书写象形文字的情感线条用于造型艺术,那是传递物体形神的非凡超越,让我们的心灵直接与先祖神灵产生艺术对话。 看见敦煌,同时也看见了自己。 作者简介 谢成水,1950年生于福建省长汀县,197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 1982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前往敦煌莫高窟从事敦煌艺术研究,曾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其临摹的敦煌壁画临本被敦煌研究院收藏,并多次作为国家文化的交流之作,先后在日本、韩国、印度、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他参加过11次敦煌学及国际学术研讨会。30多年来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有《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290窟》、《谢成水敦煌壁画线描集》、《敦煌壁画线描精品集》、《中国石窟壁画修复与保护》(合著)等。 2006年6月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兼任杭州佛学院艺术学院教务主任。 目录 前言 敦煌之路 第一章 敦煌壁画——线与色的流光溢彩 第一节 敦煌壁画中的线歌笔舞 第二节 藏在线条中的“点”的秘密 第三节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绘画中的反透视 第四节 乐舞在敦煌壁画中的空间与表现 第二章 敦煌绢画——散落海外的艺术明珠 第一节 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绢画 第二节 走进大英博物馆斯坦因密室 第三节 解密遗失千年的敦煌绢画技法 第四节 敦煌绢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第三章 雕塑与建筑——空中妙有的艺术塑造 第一节 从杭州中天竺佛像说起 第二节 敦煌彩塑造型中的线法 第三节 唐代佛教塑像的理想美 第四节 雕塑与建筑艺术的神形合一 第四章 第290窟——敦煌石窟艺术的奇葩 第一节 敦煌精美的佛传故事连环画 第二节 线条表现壁画的立体空间 第三节 塑像开始服从于线的表现 第五章 跨跃“鸿沟”——敦煌与中国现当代艺术 第一节 敦煌艺术对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一个世纪以来受敦煌艺术影响的著名艺术家 第三节 敦煌与中国现当代艺术 回望与寄语 序言 敦煌之路 与敦煌的缘分,要从我 求学时说起。 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 绝大部分中国人还难以见到 国外精湛的艺术作品,不了 解西方艺术,对中国传统艺 术也所知有限。有一天,我 在一份杂志上偶然看到一位 外国艺术评论家的文章。他 尖锐地指出,中国目前没有 一个人真正深入研究了西方 艺术,也没有一个人真正深 入研究了中国传统艺术。我 当时认为这位评论家太过偏 执狂妄了。我们中国人可能 没办法深入研究西方艺术, 但应该还是有很多专家、学 者深入研究过中国传统艺术 的。 当年,我从福建师范大 学艺术系毕业后,内心产生 了一种被掏空般的茫然,因 为看不清自己追寻的艺术之 路通向何方,这种茫然很长 一段时间都无法消弭。 1982年,我到浙江美术 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 油画系进修。学院进口了一 批精美的西方艺术画册,学 生们得以比较全面系统地了 解西方近百年的艺术发展史 。在此期间,我们逐渐认识 到,近百年的西方艺术不断 地从东方艺术中汲取营养, 衍生了西方现代艺术。既然 西方艺术能从东方艺术里撷 取现代艺术语言,那么我作 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能 直接从中国传统艺术里找到 自己的艺术语言呢?当时很 多人赴海外留学,我也曾有 过此意,但是转念一想,如 果到国外向西方现代艺术学 习,是不是又绕了一大圈, 是不是又走了弯路呢?所以 ,我决定还是先尝试着真正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再边走 边看。 这时,我刚好看到敦煌 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 )在《光明日报》刊登了一 条招聘研究人员的信息,便 报了名。敦煌文物研究所派 了马德、潘玉闪两位老师前 来和我面谈,了解我的情况 之后,欢迎我加入。我提出 要完成浙江美术学院的进修 之后再去敦煌工作,他们同 意了我的请求。 我决定利用暑假自费跑 一趟西北,实地考察和了解 中国传统艺术,同时落实去 敦煌莫高窟长期工作的各项 事宜。 虽然是带薪在校学习, 可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38.5 元,仅够吃饭等日常开支。 “自费考察”是一件很奢侈的 事,凭我个人的力量难于登 天。无奈之下,我向福建师 范大学的同学求助,说明我 的想法和困难。结果得到了 同学们的慷慨帮助,他们每 个人10元或20元不等地通 过邮局汇款给我。其中的一 笔“巨款”来自北京的丁心一 ,他给我寄了50元,我既吃 惊又高兴。后,零零碎碎众 筹到了395元,我便出发上 路了。 为了节省费用,我坐上 绿皮慢速火车,一程接一程 地向西北前行。站到了洛阳 龙门,在此之前,我看过龙 门石窟大佛的印刷图片。等 到了龙门奉先寺亲眼看到真 迹时,我惊叹不已,原来这 座大佛是残像,手与脚已塌 毁无存,仅剩下头部和躯干 。我曾在画册中无数次遇见 它,一直以为是一尊完美的 佛像,它浑然天成的神韵占 据了我的思维,使我获得一 种圆满和完美的艺术审美体 验。这让我非常震惊,原来 艺术神韵的饱满,可以令人 忽略其形体。这是我次领悟 到“传神”两个字的含义,神 韵是高于一切的。 告别龙门石窟,我坐了 一段火车,转到了黄河北岸 ,到达离洛阳不远的山西芮 城永乐宫。永乐宫是元代道 观,其中著名的是壁画,以 三清殿的壁画为精彩。我不 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 在这里临摹了半个月。现在 仍然清晰记得,当时临摹者 每天要交0.4元的管理费。 虽然经费紧张,但我深知这 个钱花得值。 大殿里没有画板和画架 ,我就将稿纸铺在地板上临 摹。壁画中每个人物尺寸都 接近于真人大小,有的甚至 比真人大几倍。让人不可思 议的,是画面上那一根根粗 长的线条,浓黑墨重,却演 绎得气韵生动,交错有序。 线条不像是笔墨描上去的, 更像是用钢鞭抽上去的,产 生了如烙印般的深度视觉空 间。我猛然领悟到中国绘画 艺术中线条造型的塑造表现 :线条不仅能完成形体的体 积空间塑造,其本身就独立 地完成了自我的表现空间。 继续西行,我来到了古 都西安,参观了西安博物院 、西安碑林、汉代霍去病墓 的石雕、章怀太子墓的壁画 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越看 我越坚信,中国传统艺术确 实还有大量的领域值得深入 地学习和研究。 …… 吃饭的时候,我告之自 己要去敦煌工作的事情,她 马上阻止:“不能去啊。俞 先生生前说过,那个地方的 水喝了会拉肚子。” 我说:“我知道,而且已 经拉了半个月。”我将自己 在敦煌的所见所闻以及执意 要去的理由告诉她,并讲述 了自费考察的经过。 俞师母还是坚持:“不行 的,你身体会吃不消,那边 太苦了。”最后各说各有理 ,没有定论。 当天晚上我和到访的另 外两位客人都住在了俞家。 第二天我与她们一一告别, 准备回福建了。另外两位客 人中的小妹正好在火车站附 近的一个商场上班,所以她 领我去坐公共汽车。在路上 ,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话, 令我感慨万千又惊喜万分。 她说:“为了艺术,您想 去敦煌,就应该去!” 我反问:“为什么?” 至于成功与失败是另外 一回事。” 导语 经纬交纵,感受敦煌的力量与希望。经以敦煌之躯:从莫高窟、榆林窟到麦积山,在全面考察、解析敦煌石窟群的基础上,带来了大敦煌视角的深入观察,为读者厘清石窟的艺术、文化脉络,领略敦煌的观看之道,打开关于敦煌之美的宏大想象。纬以敦煌之魂:壁画+绢画+建筑+雕塑+传奇的第290窟(开凿于北周,被叹为“满屏尽显香音神,流云飞旋光如梦”,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敦煌飞天”,就出自此窟,全窟共画飞天156身),从敦煌的细节入手,多维度展示敦煌艺术成就的重磅巨制!从轮廓到肌理,全面感受敦煌的人文、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