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水集(共3册)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谭其骧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长水集(共3册)》是谭其骧经典著作,在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本书分上、下、续三册。上册收有解放前的论著数十篇,内容主要是对古地理的考证,对古籍中地理沿革的考证,对几种地理史籍的校补、评校、关于古代若干少数民族的论述和考证、对近代几种关于历史地理的史籍和工具书的评述、作者与师长、友人的通信等。下册收有解放后论文数十篇,内容侧重对历史地理的探讨:东汉黄河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西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河道,渤海湾西岸的海侵,上海地区成陆年代的探讨,建镇时间、上海得名以及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等问题,并对古代制图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历史文物上反映出的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等等内容。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善人,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科学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氏在嘉善为望族,祖父、父亲曾应科举,科举废止后并游学东瀛;谭公幼承家学,后于暨南大学、燕京大学师从潘光旦、邓志诚、顾颉刚诸前辈肄社会学、民族学和历史学,尤其在顾颉刚古史考辨思想的汲引下深入钻研历史地理,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协助顾颉刚创办禹贡学会,将此作为奉献一生的事业。谭公的另一恩师邓之诚称其“释地正堪师两顾”,意谓其成就实可媲美前代舆地名家顾炎武和顾祖禹。自上世纪50年代起,谭公主持大型历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历时近三十载,广泛吸取史地及考古学的科研成果,使之成为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之一。谭公一生治学既注重钩沉史籍,又足历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新疆、甘肃等省份,考察中越边界,将此一传统学科发展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地理学分支——历史地理学。主要著作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目录
《上册》
自序
秦郡新考
秦郡界址考
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
附:一、顾颉刚先生附说
二、两汉州制问题讨论书后
《两汉州制考》跋
新莽职方考
西汉地理杂考
《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
《补陈疆域志》校补
讨论宋代分路与张家驹书
附:张家驹来信
《辽史·地理志》补正
元陕西、四川行省沿革考
元福建行省建置沿革考
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
清代东三省疆理志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一)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二)
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羯考
记五胡元魏时之丁零
记翟魏始末
辽代“东蒙”、“南满”境内之民族杂处——满蒙民族史之一页
粤东初民考
播州杨保考
《播州杨保考》后记
湖南人由来考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与缪彦威论《招魂》庐江地望书
贵州释名
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
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
论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地理上之重要发现
《渤海国志长编》评校
中国历代地名辞典四种
评《中国疆域沿革略》
《辽史》订补三种
辽史札记
……
《下册》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
碣石考
云梦与云梦泽
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
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
再论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后记
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
鄂君启节铭文释地
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
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唐北陲二都护府建置沿革与治所迁移
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
金代路制考
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
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
历史上的金门与马祖
北河
阴山
陈胜乡里阳城考
郭著《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
李德裕所谪之崖州
《汉书·地理志》选释
论曹操
蔡文姬的生平及其作品
读郭著《蔡文姬》后
《续编》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中国历代政区概述
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纪年匡谬
秦郡
两汉州部
关于秦闽中郡、汉冶都、冶县问题
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
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
答吕名中论汉初南越国领有海南岛否
论安西四镇答郭平梁书
唐代羁縻州述论
七洲洋考
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与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杰出的地理学家——王士性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
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
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
编写古地名条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
地方志与总志
海盐县的建置沿革、县治迁移和辖境变迁
上海地方史志记述建置沿革中的几个通病
再谈上海史志沿革部分的通病
对编纂第一部上海市志的几点期望
评新编《金山县志》
《松江县志》序
《《水经注〉旧本集校》出版说明
《水经注通检今释》书后
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与评价问题
《黄河史论丛》前言
一部高质量的读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
《中国古代地图集》序
《河山集》第四集序
香港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弁言
关于《北京历史地图集》的一封信
《山海经》简介
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通鉴》胡注纠谬一则
秦关中北边长城
秦泗水郡治
北宋南康军隶江南东路
涂山考
唐称长安为西京不始于天宝元年
辨《十七史商榷》魏武有三都说之妄
值得怀念的三年图书馆生活
怀念吴晗同志
编后记
序言
这是我的第一部个人著
作。作为一个一辈子做学问
的人,年逾七十,为什么以
前从没有出过一本书,这才
是第一部呢?
客观原因是由于:各个
时期都有一些比写书更迫切
需要应付的业务,不可能腾
出时间来著书立说,写上几
十万字。解放以前,主要是
为衣食而要同时担任几种职
务,或同时在几个学校开几
门课,经常还要换开新课,
终年忙于备课讲课。解放以
后初期教学工作仍然十分繁
重。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转
入以科研为主,先后承担了
几项大型集体编写任务的负
责人,一项未完又上一项,
直到现在还很难预计再过若
干年才能摆脱。而我是极不
愿意在列人国家计划的集体
任务未完成以前自己先搞个
人著作的。
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
有一些主观因素。首先是我
写文章出手很慢,一篇东西
总是要一改再改才肯拿出去
,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得多。
因而在承担着教学工作或集
体编写任务时,别人往往可
以挤出时间来写出成本专著
或大量论文,而我则实在无
此能力。
更重要的使我写作特少
的主观因素是我对著述的要
求较高,我认为,在课堂上
可以把别人的研究成果用作
自己的讲授资料。所以我教
书的胆子相当大,不仅开过
中国通史、几门断代史、史
学史、文化史、专著研究等
课,连不属于本行的地理学
、社会学的课也教过。寒暑
假期内说定,一开学就上堂
,内容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
看法,但大部分都是常识性
的或别人阐述过的东西。但
我对待著述的态度与此迥然
不同。总觉得文章千古事,
没有独到的识解,不能发前
人所未发,写它干什么?写
一部书至少基本上应自出机
杼,人所共知的东西,何必
写进去?前人已讲过的话,
更不肯照搬。正因为如此,
所以自我弱冠之年率尔操觚
以来至今已半个世纪,只能
断断续续写出一些零星论文
,连讲义也没有编成过一部
,更不要说撰写有组织有系
统的专著了。
说来真正惭愧,不仅成
本的书写不出,就是那已发
表的几十篇论文,真正能达
到自己心目中所悬鹄的者也
不多。因而多年来朋友们和
几家出版社不止一次鼓励我
将这些文章辑成一编问世,
我却兴趣不大,迟迟不敢应
命。我有我的想法:旧作反
正已经发表了,如有人要看
,可以在旧刊物上找到,何
必再费工夫去搜集汇编?有
这个时间,再为集体工作多
尽一点力量,或多写一二篇
新作,不是更好吗?
我这种想法到最近几年
才有所改变。
一则由于这些年来老一
辈学者乃至中年学者出论文
集的很多,看到人家都在出
,自己也就心动。毕竟已经
老了,若及身连自己的论文
集也看不到一本,未免有点
说不过去。
二则由于发现了有些错
误的相传旧说,自己在几十
年前业已为文驳正,却由于
刊载这些论文的刊物目前已
难以见到,以致错误的旧说
仍在学术界里继续传播。例
如:
1941年我在当时搬迁在
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的《史
地杂志》发表过一篇《播州
杨保考》,论证见于宋濂《
杨氏家传》(《宋学士文集
》卷十一)的,以唐末入据
播州的杨氏始祖为“其先太
原人”,五传至北宋以同族
宋初名将杨业的玄孙为嗣,
“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
这一说法绝不可信。播州土
司杨氏先世实为唐代泸叙边
徼地区少数民族中的酋豪,
后裔渐次汉化,遂依托为中
朝名门之后,著于谱牒。宋
濂为杨氏撰家传,自当以杨
氏谱牒为本,因而传中记载
,与史乘显相悖谬之处甚多
,自不能因此文出于名家之
手而遽尔置信。可是前几年
史学界却仍然有人以宋濂《
杨氏家传》为据,著文宣扬
杨业的后裔在遵义做了几百
年的土司。文中没有提到曾
经有人否定或怀疑《家传》
的可靠性,可见作者显然没
有看到过我的旧作,否则他
总不至于仍然径以《家传》
为据而对拙作不加辩驳。
1942年出版的浙江大学
《徐霞客先生逝世三百周年
纪念刊》上,有我的《论丁
文江所谓徐霞客地理上之重
要发现》一文,指出了丁文
江在其《徐霞客年谱》中所
提出的“知金沙江为扬子江
上游,自先生始,亦即先生
地理上最重要之发见也”一
说是完全错误的。实际霞客
以前千百年来有许多著作都
载明金沙江比岷江更为源远
流长,“霞客所知,前人无
不知之”,不过前人因为“岷
山导江”一语出于《禹贡》
,《禹贡》既然被收入作为
儒家经典的《尚书》,所以
谁也不敢说《禹贡》错了,
金沙江才是真江源。霞客“
敢言前人所不敢言,其正名
之功,诚有足多,若云发现
,则不知其可”。这本《徐
霞客先生逝世三百周年纪念
刊》,解放后商务印书馆还
重印过一次。可是近年来在
报刊上为文介绍、宣扬徐霞
客的一些作者,大概都没有
看到过这本纪念刊,所以在
他们的文章里,谈到徐霞客
在地理学上的贡献时,依然
都袭用了丁文江的那一套。
这种情况还可以列举几
件,用不着在这里一一赘陈
了。这就促使我感觉到把旧
作汇集起来重新发表,不是
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有
此必要的。
……
出院以后截止1981年底
二年多时间内,由于又承担
了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