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贝克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为《认知疗法 : 基础与应用》一书的姊妹篇,继读者学习认知疗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之后,为其提供进一步应用该疗法的进阶辅助。作者Judith S.Beck(贝克)是知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她的父亲Aaron T.Beck更是认知疗法的创始人,在国际心理咨询界享有盛誉,并为本书作序。本书作为一本非常实用的认知疗法高级指导,在提供给读者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之后,更是有效地解决了治疗实践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心理咨询专业的师生、临床咨询师、精神科医生都是本书的目标读者。

内容推荐

《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的作者JudithS.Beck(贝克)博士将在这本开创性著作中分享宝贵的实践经验,指引治疗师在遇到挑战时,正确看待治疗进程中的阻碍;巧妙灵活地运用治疗技术,让难题迎刃而解。《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对于临床上会遇到的挑战与棘手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特别关注患者长期以来扭曲的核心信念,以及伴有人格障碍的患者所持有的功能不良的行为策略。因此,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能够切实指导临床实践的必读教材。无论你是一名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学生,还是一位有经验的临床治疗师,这本书都值得从头到尾一读再读。

目录

第一章 识别治疗中的问题

 识别问题

 判断问题的程度

 考虑治疗会谈之外的因素

 治疗师的错误及患者的功能不良信念

 规避治疗中的问题

 总结

第二章 对挑战性患者进行概念化

 认知模型——简明版

 核心信念

 行为策略

 假设、规则和态度

 认知概念化图示

 认知模型——详尽版

 总结

第三章 人格障碍给治疗带来的挑战

 人们怎么会患人格障碍

 典型的过度发展和未发展的策略

 每种轴Ⅱ障碍的认知简介

 总结

第四章 形成并使用治疗联盟

 患者关于治疗的预期

 建立治疗联盟的策略

 识别并解决治疗联盟中的问题

 利用治疗关系来达到治疗目标

 处理治疗联盟中的问题并泛化到其他关系中

 总结性案例

 总结

第五章 治疗关系中的问题——案例

 案例1:觉得不被治疗师认同的患者

 案例2:担心治疗师会拒绝自己的患者

 案例3:感觉被治疗师控制的患者

 案例4:声称治疗师不理解自己的患者

 案例5:认为治疗师不在乎自己的患者

 案例6:对治疗抱怀疑态度的患者

 案例7:感觉自己被强迫来参加治疗的患者

 案例8:那些给予消极反馈的患者

 案例9:回避给予真诚反馈的患者

 案例10:不愿透露重要信息的患者

 总结

第六章 当治疗师对患者有功能不良反应时

 识别治疗师反应中的问题

 概念化负性反应

 改善治疗师对患者的反应的策略

 案例

 总结

第七章 目标设定中的挑战

 使用及改变标准策略来设定目标

 患者对目标设定持有功能不良的信念

 功能不良的行为

 治疗策略

 总结

第八章 将会谈结构化时遭遇的挑战

 标准结构

 运用和改变策略将会谈结构化

 患者和治疗师的功能不良假设

 在对会谈结构化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何时不需要将会谈结构化

 总结

第九章 解决问题及家庭作业中的挑战

 使用并调整标准的策略来促进问题解决

 使用并调整标准的策略来促进家庭作业的完成

 妨碍解决问题和完成家庭作业的功能不良的信念

 案例

 当患者看来好像没有进步的时候

 当重点在于不去进行问题解决时

 总结

第十章 识别认知中的挑战

 识别自动思维

 使用不同的标准策略引出自动思维

 识别自动思维时遇到的问题

 延迟识别自动思维

 识别意象

 引出假设

 运用并改变引出假设的标准策略

 引出核心信念

 运用并变换引出核心信念的标准策略

 识别核心信念的问题

 总结

第十一章 改变想法和意象时的挑战

 使用并调整标准的策略来改变自动思维

 改变自动思维时碰到的问题

 与矫正自动思维有关的功能不良的信念

 在会谈外矫正想法时会碰到的问题

 使用并调整标准化的策略以矫正自发性意象

 总结

第十二章 在修正假设时遇到的挑战

 区分自动思维水平的假设与中间信念水平的假设

 使用并调整标准策略以修正假设

 详细的案例

 总结

第十三章 在修正核心信念中的挑战

 运用和变换标准策略来修正核心信念

 信念修正技术的案例

 修正对别人的核心信念

 总结

附录A 认知治疗的资源、培训和督导

 贝克认知治疗研究所

 认知治疗学会

附录B 人格信念问卷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治疗“剂量”、关注水平、治疗形式以及辅助治疗

有时,患者因为治疗的“剂量”不够充足、不合适,而没能表现出足够的进步。克劳蒂娅是一个症状“丰富”的患者,在治疗师的鼓励下,她由每两周来一次改为每周来一次,结果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詹尼斯的焦虑障碍已经明显好转,因此治疗频率可以降低,以帮助他独立地应用在治疗中学到的技能,并加以练习,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治疗师。

有的患者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适宜的关注水平而产生问题。拉里是一个失业的患者,她有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及频繁出现的自杀观念。当她在门诊治疗时,她的状况会阶段性地恶化,她需要不时地接受住院或半住院治疗。而卡罗尔需要住院进行康复性治疗,以解决她的物质依赖情况,此后才能从门诊治疗中更多获益。

治疗的形式也可能不适合某些患者。罗素是一位有抑郁症及显著轴Ⅱ障碍的病人,当他从个体治疗转向团体治疗后,表现出了更快的进步。他在团体中了解到其他人的经历与他非常相似,另外,团体中的其他人对他抱有很高的信任感,因此在这个团体中他更愿意检验自己的思维,并改变行为。伊莲有轻度抑郁和焦虑,同时有长期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她接受过多次个体治疗,但当她的男朋友一起加入到治疗中,两人一起接受伴侣治疗之后,她才开始表现出显著的进步。丽萨是一位叛逆的青少年,倾向于责备其他人以减小自己对于问题的责任,在个体治疗中并没有获益很多。但当治疗师变个体治疗形式为家庭治疗时,丽萨开始表现出了进步。

有时,治疗师并不具备患者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此时他们就需要向患者推荐辅助治疗。有时,患者会从附加的治疗形式中获益很多,如从牧师或营养师那里,有些患者则在匿名戒酒会等不同形式的自我帮助团体中获得了支持并受到了教育。

生物学干预

许多患者,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患者,会从服药的建议中获益很多,包括是否加量、减量以及更换药物。乔是一个有重度抑郁的患者,睡眠出现了非常大的困难。药物减轻了他的睡眠问题,让他可以在治疗中进步得更快。夏伦是一位有惊恐障碍的患者,正在服用高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这减轻了她的焦虑症状,但直到她逐渐减少服药之后,她才充分地意识到这些症状并不那么危险。南希正在经受安定药物的副作用影响,不能够在会谈中充分集中注意力(在会谈之外做家庭作业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直到她服用别的药物,情况才得以改善。

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未被诊断出的医疗问题,对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应对。如果他们近期没做过体检,治疗师可以建议他们做一次检查。马克有焦虑、易激惹、体重减轻、情绪不稳、注意力难集中等表现,治疗师让他去看医生,而初级保健医生通过一次血液检查发现马克并未受困于抑郁,而是得了甲亢。亚历山德拉看起来也像抑郁,她几乎对所有原本感兴趣的活动都失去了兴趣,感到身心疲惫的同时,又不能入睡,同时体重增加。医生诊断她也得了甲亢,而她的症状在接受了合适的药物治疗后得到了缓解。

其他患者可能表现出类似精神科疾病的症状,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脑瘤、脑创伤、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障碍、退化性痴呆、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医学原因在作祟(有关于这一话题更详细的信息,参见Assad,1995)。环境改变

有时患者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干预需要与环境改变相结合。丽贝卡是一个严重抑郁同时有进食障碍的青少年,与她的单亲妈妈和其他三个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她家里一团糟,她的妈妈酗酒,在情感上虐待她,而她妈妈的男朋友在身体上虐待丽贝卡。丽贝卡在治疗中的进步很小,直到治疗师帮助她搬出家里,与一位姨妈一起住后,她的治疗才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肯恩是一个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症状只得到了部分控制。他在症状未消除之前挣扎于一份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他变得越来越焦虑、抑郁,并想要自杀。直到换了一份不那么有挑战性的工作,他才能够在治疗中有所进步。

 当患者不能在会谈中有所进步,或表现出新的问题时,治疗师需要判断上文所提到的外在因素是否对此有影响。同时,应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探索治疗师的失误或者患者功能不良的信念是否对此有影响,这对于患者在治疗中获得进步非常关键。

治疗师的错误及患者的功能不良信念

治疗中或在两次治疗会谈之间出现的许多问题可能与治疗师的错误有关,或与来访者的功能不良认知有关,或与二者都相关。P9-11

序言

朱蒂·贝克(Judith S.Beck)博士撰写的这本书,对于帮助那些在认知治疗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来访者而言是一个重大贡献。贝克博士通过从自己与病人的治疗工作及她对其他治疗师的督导中积累的经验,描绘了治疗中遇到的典型困难问题。这些问题使治疗师和患者都备感受挫,并且阻碍了治疗进程。直至最近,许多治疗师仍将这些问题理解为“阻抗”、“负性反移情”或“被动攻击倾向”。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治疗师倾向于举手投降,不知接下来应如何处理。

与此相对,贝克博士没有屈服于治疗中的这些困难,她不断归纳特定的界限与特点,将这些问题重新构建为可识别的、并为大家所公认的问题。通过将这些问题归类,她为应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方法。贝克博士利用她丰富的经验为这些问题规划出了合适的应对方略:(1)依据患者的个人成长史、核心信念与假设不合理的认知与行为,将在治疗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概念化;(2)找到合适的策略与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问题的多样陛,治疗师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改变,这种技巧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治疗师的负担并不一直是如此沉重。在认知治疗刚刚兴起的那些年,我们只需要专注于病人“此时此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抑郁患者,解决方案包括:通过活动安排表进行持续的行为激活,对功能障碍性思维进行完整记录,治疗师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一般而言,抑郁及焦虑障碍症患者的症状会在第10次会谈时消失,而这时,我们会再安排一次会谈,以防止复发(Rush,Beck,Kovacs,& Hollon,1977)。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有共病、慢性病或症状复杂的患者,会谈次数逐渐增加至15、20、25次,甚至更多次。患者开始在抑郁症、惊恐障碍之外得到人格障碍的诊断。今天,来贝克认知治疗研究所寻求治疗的病人一般都已接受过两种精神科药物的治疗,并且在其以往的治疗史中,药物或心理治疗都未显出疗效。这种治疗相对无效的现象的核心是治疗中所遇问题存在多样性,贝克博士已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精妙地加以描述。

那些简单的个案都到哪里去了?多年来,我们也在思考这一问题。我们的推测是,大多数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非常好。一线治疗一般由初级治疗医生、精神科药剂师负责。那些对一线治疗没有反应的人最终被转介至认知治疗,也就是现在说的二线甚至三线的治疗。在贝克博士看来,这类患者的问题,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而不是负担。在本书中,她极好地向治疗师展现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减轻自己的负担。

当然在前言中,我不能不介绍我与朱蒂·贝克特殊的关系。如大家所知,她出生于认知治疗师家庭。当她成长为青少年时,我对认知治疗的理论实践都已日臻完善。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可以将这些想法加以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的对象,于是我将这些理论试用于我还在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朱蒂身上。她回应我说:“爸爸,这些很有用。”我并没有花精力鼓励她追随我的足迹。在大学之后,她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想认知治疗对她仍然“很有用”,因为她决定将职业生涯转入临床心理,并专攻认知治疗。我为她的第一本书《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Cognitive Therapy:Basics and Beyond)感到非常自豪。她的第一本书主要为新手治疗师所设计,而本书是为高级治疗师撰写的。我确信这两本书都是患者和治疗师的福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