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6B/T 23331—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 ——采用了ISO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包括高阶结构、相同的核心文本、通用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重新梳理了文本结构和措辞; ——优化了与战略管理过程的融合; ——强化了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澄清了能源种类排除、能源评审要求、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相关内容; ——引入了对能源绩效参数和相关能源基准“归一化”的概念; ——增加了能源数据收集策划和相关要求的内容。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部分有关术语来源参考文件的批注; ——删除了部分与我国应用情况无关的批注; ——对某些批注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与组织有关的术语 3.2 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术语 3.3 与要求有关的术语 3.4 与绩效有关的术语 3.5 与能源有关的术语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 4.4 能源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能源方针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 能源评审 6.4 能源绩效参数 6.5 能源基准 6.6 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信息交流 7.5 文件化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设计 8.3 采购 9 绩效评价 9.1 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9.1.2 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的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持续改进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指南 附录B(资料性附录)GB/T 23331-2012与GB/T 23331—2020之间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