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特点是研究与实践、国际视角和本土经验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本书对于国际上有关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的基本研究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另一方面,也结合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本土情境,呈现金融能力和资产建设在不同人群和领域的反贫困实践模式。本书编者是资产建设领域比较有经验及代表性的研究者和实践推动者,能够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以及本土文化情境,较为深入、系统地展现其理论视角以及本土实践中的应用和反思。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高校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与教育者,反贫困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业者以及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及理论演进 一 贫困的概念 二 贫困的类型 三 不同学科的贫困成因解释 第二节 不同视野的反贫困理论 一 关注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二 关注结构转型的反贫困理论 三 关注社会福利政策的反贫困理论 四 关注权利与能力的反贫困理论 第三节 反贫困的主要实践模式 一 经济增长战略模式 二 发展极战略模式 三 小额信贷模式 四 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五 社会保障模式 第二章 赋权理论及其应用领域 第一节 赋权理论的内涵 一 赋权理论的形成 二 对赋权的不同解释 第二节 赋权的综合维度 一 赋权的层次 二 赋权的过程 第三节 赋权理论的应用领域 一 妇女研究领域的赋权 二 管理学领域的赋权 三 教育学领域的赋权 四 心理学领域的赋权 第三章 国内外反贫困的赋权实践 第一节 反贫困实践中的赋权框架 一 国外对反贫困赋权的探索 二 国内对反贫困赋权的探索 第二节 反贫困领域的赋权策略 一 通过赋权消除主体性贫困 二 通过参与行动促进行为改变 三 通过制度改革保障发展权利 四 通过能力建设促进个人发展 第三节 反贫困领域的赋权实践 一 国外反贫困领域的赋权实践 二 国内反贫困领域的赋权实践 第四章 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与反贫困的关系 一 社会工作与反贫困的目标契合 二 社会工作与反贫困的理论契合 三 社会工作与反贫困的方法契合 第二节 社会工作反贫困的视角 一 赋权视角 二 优势视角 三 生态视角 四 社会发展视角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的主要领域 一 贫困与妇女社会工作 二 贫困与老年社会工作 三 贫困与残疾人社会工作 四 贫困与儿童社会工作 第四节 社会工作反贫困的实践策略 一 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的层面 二 社会工作反贫困的实践策略 第五章 赋权在反贫困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赋权与社会工作 一 社会工作中赋权的发展 二 赋权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三 社会工作中赋权的实践框架 第二节 赋权在反贫困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 赋权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二 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的相关视角 第三节 社会工作反贫困的赋权策略 一 增强主体性反贫困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参与 二 发展外援性反贫困网络,获得人际资源支持 三 建设集体性反贫困社区,增强群体政治能力 四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反贫困政策建言 第六章 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贫困人群无权的维度 一 无权感 二 资源匮乏 三 机会匮乏 四 能力不足 第二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的目标与逻辑 一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赋权目标 二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赋权假设 三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赋权逻辑 第三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赋权框架 一 心理赋权 二 社区赋权 三 政策赋权 四 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