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吴震阳明学系列”之一,是作者1999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传习录精读”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讲述,并修订后成书。 全书分为“十讲”,外加“导论”和“结语”,从宋明理学的整体视野,考察了阳明心学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问题源流,并将心学经典《传习录》融入阳明学的理论系统中,透过文本的深入解读,全面揭示了阳明学的义理架构及思想内涵,清晰展示了心学的哲学意义及其所蕴含的“问题”。 本书的重点,是对《传习录》进行文本梳理的同时,注重对文本中思想问题的发掘,扣紧心学义理脉络来重新解读王阳明的这部思想文本。本书的目标在于:为读者在文本与思想、释读与论证乃至传统与现实之间构筑一条理解的通道。 作者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文集》《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等。 目录 导论 前阳明学的思想 一 道统发现 二 心学前史 三 朱陆之辩 第一讲 《传习录》小史 一 成书经过 二 语录辑佚 三 方法途径 第二讲 思想遍历的轨迹 一 五溺三变 二 格竹事件 三 出入佛老 四 龙场悟道 第三讲 阳明心学的确立 一 心之含义 二 心之本体 三 心即是理 第四讲 格物学说的重释 一 心外无物 二 心意知物 三 格者正也 第五讲 知行合一的意义 一 知行本体 二 圣门之教 三 真知力行 第六讲 良知学说的提出 一 立言宗旨 二 是非之心 三 良知自知 四 良知独知 第七讲 良知当下呈现 一 见在与发用 二 无所不在 三 无知无不知 四 我的灵明 第八讲 良知存在的境界 一 浑然一体 二 精金喻圣 三 满街圣人 第九讲 万物一体的创建 一 问题由来 二 拔本塞源 三 秩序重建 四 一体之仁 五 仁爱问题 第十讲 四句教义的阐发 一 四句教公案 二 心体与善恶 三 心体与性体 四 心性与善恶 五 本体与工夫 结语 阳明心学的衡定 一 批判与创新 二 天理化问题 三 客观化问题 四 社会化问题 五 简短的评估 附录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 作为阳明良知学的“知行合一”论 王阳明年表 参考书目 “吴震著作集·阳明学系列”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