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六祖坛经之修心之道/中华经典之道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华经典之道丛书”之一。《六祖坛经》在中国哲学思想史、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通过解读《六祖坛经》,与读者走上一次中国心学的寻宗之旅,既是智慧的开启,也是心灵的修炼。本书作者解读时强调修心要修“善心”,“常行十善,天堂便至”。修善心的关键在于培养慈悲心、平等心、正直心、孝敬心、恒久心、忍让心、广大心、自省心。作者主张通过重读经典的形式学习慧能大师的理论,让心灵得到净化、美化,得到安顿,得到宁静,让每一个人都充满善心、爱心,让社会充满温情、温暖,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讲 《六祖坛经》是一部修心养性的宝典
一、《六祖坛经》是中国心性哲学的第一部经典
二、慧能对阳明心学、岭南心学的影响
三、《六祖坛经》对丰富当代人心灵世界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 修心的宗旨:觉悟
一、人人都有觉悟的根器
二、“贪、嗔、痴”是导致“迷”的根源
三、觉悟要回归自我心性
四、觉悟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中
第三讲 修心的核心:善心
一、修心的核心内容是修一颗善心
二、立善心、行善行要追求真功德
三、修心的关键在于修养心性
第四讲 修心的法门:定慧一体
一、“禅定”是修炼“三学”中的关键环节
二、定慧是一体的两面
三、“禅定”的修炼之要
第五讲 修心的途径:顿渐同修
一、禅宗“南顿北渐”两个门派的形成
二、修心要顿渐同修
三、顿悟成佛是修心的捷径
第六讲 修心的境界:中道
一、“中道”是天地之道,也是佛性的本质
二、慧能“中道”思想的核心精神是超越
三、把“中道”的智慧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杰
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
、孔子和慧能,他们分别创
立道家、儒家和禅学。老子
所代表的道家,其核心的思
想是讲“道”,主张“道法自
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
与我为一”,强调要处理好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孔子所代表的
儒家,其核心思想讲的是“
仁”,主张“尊道崇德”,以“
仁、义、礼、智、信、温、
良、恭、俭、让”作为为人
处世的准则,强调处理好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慧能
所创立的禅学,继承和创新
了佛学的思想精华,把外来
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
来,主张“心物一体”,明心
见性,修好一颗心,强调“
心性”的自信、自觉、自悟
,强调实现人的身、心和谐
,慧能的禅学是认知之学、
修心之学,也是生命之学。
我在“中华经典之道丛书
”的写作过程中,先是研读
《易经》,因为它是“群经
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源头。后来又分别研读了儒
家的“四书五经”,这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主体地
位的经典学说,是人们修身
、齐家、立德之本。而后研
读了《道德经》,这是中国
传统文化之根本,它充满了
灵动的哲思,其辩证思维使
人脑洞大开,同时让我们树
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确立
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这次研读了《六祖坛经》,
其中“中道”的思维方式以及
儒、道、禅思想的融合,给
人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
《六祖坛经》可以称为
一部心灵之书,充满对生命
的终极关怀,其思想境界更
为高远。我对中华经典的学
习、研究,正是循着儒、道
、禅的过程一步步地走来,
经历了青年时期的“提得起”
,中年时期的“放得下”,老
年时期的“参得透”,追寻生
命关怀的身、心、社、灵四
个层次的修养,而从中获益
甚多。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
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现象让
人眼花缭乱,人们在人生的
旅途中,急匆匆地向前奔跑
,有的人虽然物质生活很富
足,却感到不快乐;有的人
整日奔忙,却不知道向何处
去,前路越来越茫然;有的
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惜
透支生命;有的人为了寻求
感官的享受,满足物质的欲
望,不惜铤而走险,变成了
金钱的“奴隶”,走上了不归
路。人们感叹人的“心病”越
来越多,这种“心病”可以分
为三种程度:轻度的是感到
人生没有意义,活着不幸福
,整天处于浮躁、焦躁、急
躁的状态;中度的是抑郁症
,整天处于恐惧、担忧的状
态;重度的是精神失常,严
重的失眠,甚至神经错乱和
轻生。如何让吾心安静、安
宁、安详,这已经成为一个
新的问题,如何培养良好的
心性,养成淡泊的心态,塑
造旷达的心境,这对每一个
现代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
一是培育仁爱、善良的
心地。这是人的初心和本心
,是良好的品格、健全人格
的土壤和种子。从数学的运
算方式来看,心地是1,品
德、性情、努力是0。正如
孔子所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按照孔子的思想,
一个人学习知识是建立在孝
悌、诚信、仁爱这个高尚的
道德基础上的。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也表达类似的思
想:“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
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
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
更坏。”因此,修心的核心
内容是培育纯净的心地,播
种仁爱、善良的种子。
二是养成乐观、平和的
心态。只有保持好心态,才
会拥有好心情、好心境。人
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快
乐,也有痛苦;有福、禄、
寿,也要面对生老病死,这
就要求我们“参得透”功名利
禄,“放得下”恩怨得失,“
忍得了”荣辱沉浮。特别是
要在身处困境之时仍然能够
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处之
泰然、旷达、自在。即使身
处逆境,也能坦然、豁达、
乐观地面对,拥有百折不挠
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三是拓展人的心慧,直
达心灵的觉悟。修心的落脚
点是心的觉醒、觉悟,既是
思想境界的提升、道德情操
的陶冶,更是人生的练达和
心智的开发。这就是要拥有
中庸的智慧,为人处世力求
达到适度、适时、适人,恰
到好处的状况;善于通权达
变,欲进步能思退步,欲得
手时先放手,事临头三思而
行,怒上心忍让冷静,得意
时不骄不躁,失意时不悲观
失望,在“中庸”中实现超越
、融通和卓越。这也许是本
书与众多的解读《六祖坛经
》的著作的不同之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