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何泽慧画传(家国情怀)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晓雯//刘晓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这样的评价给予一位为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何泽慧先生,为什么?翻开本书,一幅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从无到有的发展图画展现在我的眼前。在宏大的核物理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何泽慧先生从出身、成长、求学到她后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种种经历,一位出身中国的女科学家的成长探索轨迹也清晰于我的眼前,渐渐地一位将科学求实精神贯穿始终的女科学家形象活脱脱的站立在面前。
目录
第一章 名门望族 世代书香
第二章 修齐治平仁慈明敏
第三章 巾帼不让须眉 女生偏念物理
第四章 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
第五章 赴德学习军工
第六章 拉贝日记的首位中国读者
第七章 移居海德堡转向核物理
第八章 一张节日照片一段科学爱情
第九章 科研舞台初露锋芒
第十章 白手起家核物理
第十一章 从零开始:制备核乳胶
第十二章 进军原子能
第十三章 人才培养有奇功
第十四章 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
第十五章 遭受冲击心有星光
第十六章 重返科学院投身高能物理
第十七章 支持宇宙线研究
第十八章 参与高空科学气球的释放与回收
第十九章 立足常规着眼新奇
第二十章 退而不休实至名归
第二十一章 春晖寸草舐犊情深
第二十二章 女性楷模伉俪情深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2010年5月,“老科学家
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简称“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工作致力于搜集、整
理、保存、研究中国科学家
的学术成长资料,以此记录
和展示中国科学家个人科研
生涯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
程。老科学家是中国科技事
业的宝贵财富。新中国从一
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
为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科技
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无数
科技工作者献出了辛勤的工
作。“十四五”规划关于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明确“
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
创新的社会氛围”。
书写和阅读科学家传记
,一方面为学习他们为国家
、社会做出的科学成就和贡
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传承科
学精神、汲取科研经验,最
重要的是发扬他们难能可贵
的精神品质。通过一幅幅真
实的照片,将科学家一路的
成长、面临的困难、取得的
成就娓娓道来,故事资料来
源于“采集工程”,由“采集
工程”学术传记的作者执笔
,科学家本人、家属与学生
、科技史学者把关,真实呈
现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故事。
在这样真实动人的故事里,
让青少年感受前辈的人生选
择,体验科学人生的悲喜忧
戚,并以更高、更远的视角
穿越历史,追随科学大师的
人生脚步,开创属于自己的
道路。
期望读者和我们一起通
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
和走近科学大师,领略科学
家昂扬的风采、宽广的胸怀
,让年轻一代从前辈手中接
过“家国”责任,将炙热的青
春融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导语
何泽慧先生是我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本书以科学史专业研究的视角和严谨态度,通过大量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实物采集和史学考证,深入挖掘了何泽慧先生不同时期的丰富史料,正本清源,揭示了她在我国核科学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此基础上,本书同时展现了她朴实无华的日常生活和直率求真的鲜明个性。
精彩页
第一章 名门望族 世代书香
家庭环境是个人成长最初的影响因素。何泽慧的父亲何澄和母亲王季山均出身官宦望族、书香门第,两个家族都早得时代之风,致力革命和新学,奠定了何泽慧的人格品质和良好教育的基础。身为辛亥革命元老的父亲何澄(1880—1946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两渡村的一个官宦世家,是当地“四大家族”之一,以诗书传家。
何泽慧出生于苏州,但她总是习惯把籍贯写为山西灵石。1997年8月17日,应灵石县政府邀请,何泽慧首次回到山西祖籍。灵石县县名源于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为隋文帝北巡途中所知,乃以石立县。当何泽慧来到“灵石”前时,一名工作人员讲起紧贴“灵石”会听到不远处汾河流水声的传说,何泽慧兴味盎然,立即上前认真地“听石”。
何泽慧还带着女儿钱民协、儿子钱思进,来到了两渡村的八卦院,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何澄出生的窑洞和老院,何泽慧非常兴奋:“我父亲就是在这屋出生的,有意思!”她看到父亲的故居还保存得这么完好,指着一间说:“把这间留给我吧,等我回来住。”何泽慧还参观了古老的秋晴桥,与族人进行座谈,为家乡的“两渡中学”题写了校名。
何泽慧对山西家乡的热爱,毋宁说是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她向家乡的一位作家讲到父亲时说:“你们不要写我……如果实在需要并可能时,你们倒是该写写我的父亲。我以为我父亲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起过一点历史作用的。”
何澄自号两渡村人,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历经家国剧变。何澄三岁丧父,十四岁时又丧母,同年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更是将他的一生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中。
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沙俄乘机出兵东北,占领大片领土,清政府的统治从此进入风雨飘摇的阶段。为此,清政府变革科举、奖劝游学的新政方案也开始酝酿,出洋留学,寻求强兵救国之道逐渐成为青年人的追求目标。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历经甲午与庚子两次国难的何澄,于1902年作为山西籍首批留日学生自费东渡。和许多早期出国的留学生相似,何澄最初志在学农,故字亚农,在日本东京的清华学校学习语言和农艺。受其他革命人士影响,革命思想日益在何澄的心中生根发芽,次年他改学军事。正如何澄所说“余深以军队革命事半功倍,唯有武备强大,才能无往而不胜,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这在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已经成为负笈东瀛新知识分子的共识。
1905年,孙中山来到东京,与在东京的华侨和留日学生干余人举行盛大集会。8月,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注重在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习军事的学生中发展革命力量。9月,何澄加入同盟会,立誓奉行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何澄等20余位同盟会成员在东京成立了名为“丈夫团”的秘密组织。1909年,何澄毕业回国,进入清末通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担任兵学教官,接着到军谘处第二厅任科员。在军谘处,何澄结识了任职学部专门司郎中的王季烈,经王季烈介绍,他与其妹妹王季山(1887——1949年)结婚。
1911年8月,何澄退出军界,回到妻子王季山的家乡苏州定居。
定居苏州不久的何澄,选择在当地经商。何澄还自主设计建造了私宅,房屋为日式建筑造型,还有专门的浴室。当时在苏州,即便粉墙黛瓦、钟鸣鼎食的人家也多没有卫生设施,可见何澄非常注重为家人提供良好卫生的环境。1913年房屋建好,命名为“灵石何寓”,何泽慧正是在这里出生。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