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诗人》是青年作家周朝推出的历史长篇小说。本书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分别从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视角,讲述盛唐的繁华与幻灭,并阐发了历史洪流中三人不同的抉择与命运。
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王维选择了妥协,杜甫坚守道义,李白痴心不改,而不同的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不同的命运与结局。小说既是作者对中国历史传统的深思与自省,同时也旨在探讨当个人身处时代大变局中,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希望与可能。读者从三位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重要的诗作中同样也能够感受到三人不同的历史境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与诗人(王维杜甫李白的大唐回忆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朝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帝国与诗人》是青年作家周朝推出的历史长篇小说。本书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分别从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视角,讲述盛唐的繁华与幻灭,并阐发了历史洪流中三人不同的抉择与命运。 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王维选择了妥协,杜甫坚守道义,李白痴心不改,而不同的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不同的命运与结局。小说既是作者对中国历史传统的深思与自省,同时也旨在探讨当个人身处时代大变局中,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希望与可能。读者从三位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重要的诗作中同样也能够感受到三人不同的历史境遇。 作者简介 周朝,90后先锋作家,诗人。现任南方某社编辑。喜欢诗歌、民谣、旅行,少年时曾游历于祖国各地,推崇北岛和鲍勃·迪伦。现为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诗文集《南方以南》,长篇小说《少年的荒岛》等多部作品。 目录 空山新雨 王维 开元四年 唐隆政变 诛杀太平 少年游侠 入终南山 玉真公主 黄狮舞案 迎娶崔瑛 上任济州 契丹归附 泰山封禅 辞官回家 隐居淇上 襄阳老孟 道光禅师 契丹之变 崔瑛之死 诸行无常 谒张九龄 洛阳献捷 上师圆寂 罢相风波 连杀三子 出使河西 哭孟浩然 天宝元年 狂徒李白 辋川别业 秀才裴迪 名将遭贬 赤胆忠心 孝治天下 将相之争 范阳起兵 伪燕皇帝 潼关失守 长安陷落 凝碧池头 两都收复 事后清算 后起之秀 软禁深宫 红豆相思 邺城之围 天狗食日 乌合之众 空山新雨 江河万古 杜甫 天才之死 奸宦弄权 割首喂猪 白日放歌 出逃陕州 李白平反 洛阳初见 寻仙访道 重逢东鲁 青天大道 首阳山下 诗吾家事 有唐义姑 漫游吴越 日本来客 洛阳应考 登临泰山 姑母病逝 弘农杨氏 陆浑山庄 初入长安 花间酒楼 饮中八仙 左相遭贬 野无遗贤 宗武出生 献大礼赋 东平郡王 率府兵曹 赴奉先县 长安被囚 投奔肃宗 朝大明宫 访王摩诘 宰相房琯 董大受贿 谏言获罪 邺城惨败 关中大旱 江湖秋水 浣花草堂 高适来蜀 春夜喜雨 窗含西岭 仆固怀恩 夔州都督 落木萧萧 逢李龟年 月涌江流 扶摇直上 李白 东鲁妇人 天宝元年 力士脱靴 赐金放还 泰山授箓 道法自然 千金买壁 月照扬州 碎叶飞雪 神龙革命 蜀中少年 帝王之术 纵横天下 剑圣裴旻 我心飞翔 益州长史 上书李邕 仗剑去国 司马承祯 登黄鹤楼 洞庭烟波 江左风流 扬州浪子 入赘相门 送孟浩然 西去长安 混迹市井 访元丹丘 桃花流水 扫地出门 杂胡禄山 北上东鲁 四明狂客 三王枉死 巨星陨落 太真还俗 炼丹长生 东山再起 阿倍仲满 鉴真东渡 族叔阳冰 泾县汪伦 桃花潭水 避难庐山 永王李璘 浔阳入狱 流放夜郎 重返巴蜀 大赦天下 谒李光弼 宗琰仙去 王维杜甫 望敬亭山 后记 一次时间深处的壮游 导语 本书以第一人称使读者代入三位诗人的视角,一起见证大唐的繁华与时代的残酷。叙事角度新颖,是一部从微观视角切入唐朝历史的文学读物。 本书读者群较广,对热爱唐诗与唐朝历史文化的青少年及大众读者都是亲切的普及性读本。 后记 故事的缘起,是在2017 年的夏天。 那时,我刚完成人生的 一次“壮游”,从深圳坐火车 ,一路北上,至西安,后继 续西行,经甘肃、青海,最 终抵达了西藏拉萨。沿途的 雪山、戈壁,还有成群的藏 羚羊,令我动容。我还记得 某天清晨,当我从火车上醒 来,抬头忽见窗外飘起的雪 花,我的第一反应竟是岑参 的一句诗:“北风卷地白草 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是的,由唐至今,往事 越千年,但古人的心,与我 们仍旧相通。 有鉴于此,出于对唐人 精神的推崇,抑或对大西北 风光的念念不忘,从西藏回 来后,我便萌发了写作“盛 唐”的念头,这也是全书开 头,天竺高僧善无畏来长安 传法的由来一一唐人以其自 由、包容的胸襟与热情,诠 释了真正的“盛唐气度”。 说到“盛唐气度”,在诗 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终 唐一代,仅《全唐诗》收录 的诗人就超过2500人,说 唐是诗的时代,也毫不为过 。 至于盛唐,因其社会相 对稳定繁荣,加之相对宽松 的文化氛围,一群才气纵横 的诗人带着大雁塔的余晖, 在长安的庙堂与江湖山水之 间游走。 他们随手写下的诗句, 至今仍在被我们传唱。 唐人也喜欢“壮游”,杜 甫有过,李白有过,王维也 有过。那是对世界与远方的 探寻,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求 索。更巧合的是,诗人的探 寻与求索,正好与时代的呼 吸同步一一开拓进取的大唐 ,需要诗人的豪情,更需要 他们的脚步,来丈量帝国的 疆界与人心。 其中,尤以李白的旅行 最为知名,即所谓“五岳寻 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正是在旅行的途中,李 白为我们写下了那些耳熟能 详的诗歌。景语即情语,尽 管这些诗歌的创作动机与目 的各不相同,或为借景抒怀 ,甚或为干谒权贵,但都无 关紧要一一因为最终让我们 记住的,不过是诗句中留存 下来的,最真挚与最纯然的 情感。 然,胜地不常,盛筵难 再。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 ,很多事情看似偶尔,实则 却是必然——和平年代,诗 人是大唐的荣耀与脸面,当 战争来临,他们又各自遭逢 突兀的命运。海从暗流涌动 的朝堂,到幅员辽阔的边疆 ,士人与武人,贵族与寒门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终 成滔天巨浪,从北方汹涌而 来,个人渺小如尘埃——天 宝十四载(755年)的冬天 ,安禄山的一把大火,让盛 世转瞬沦为幻影,我们的故 事也因之而起。 …… 那么,面对着众多前人 与今人的著述,我为什么仍 要写这个故事? 古往今来,凡讲历史, 无不从帝王将相讲起,未免 过于高居庙堂,宏大叙事, 即梁启超先生所谓“二十四 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 而已”。我以诗人之视角, 躬身人局,旨在从更细微之 处,察觉时代大变局下,人 性与人心的幽暗与光芒。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正 在于其纯然的赤子之心,不 会因时间与地位的变化而发 生改变。这也正是我所想表 达的——盛世与乱世的两极 体验,从璀璨的明星到乱世 中的浮萍,无论身居何处, 仍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坚 守与呵护。 最后,历史重在叙事, 小说重在人物。 王维、杜甫、李白作为 盛唐最“著名”的三个诗人, 他们的生平事迹,我们并不 陌生,只是我们很少会将诗 人的个人生平代人时代的大 变局中,其间的化学反应也 是阅读此书的一大乐趣所在 ,如果读者能从中读到与通 常认知有所不同的诗人形象 ,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此时,距离小说初稿完 成,已一年有余,距离我从 拉萨回到深圳,已六年有余 ,当我再次翻阅这个故事, 当初写作的情景却仍历历在 目,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又 一次“壮游”——这些年我又 去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 事情,思绪也有了一些新的 改变,然而,我却觉得与故 事中的诗人们愈加亲近,我 从未忘记过他们,就像他们 也从未忘记过你我。 王子安有诗云:“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 愿每个人都能从这跌宕 的故事中,读出温情,从无 言的历史中,看见自己。 也愿每个人的心中,都 能留有一片盛唐的月光,照 亮各自的前程与向往。 精彩页 开元四年 故事要从开元四年(716年)说起。 那年春天,一个叫善无畏的天竺僧人沿着当年玄奘大师所走过的路,不辞万里艰辛跋涉,穿过西域延绵的沙漠和绿洲,终于顺利抵达大唐的都城长安。随行而来的还有他的几个弟子和十几匹骆驼,每匹骆驼都驮着两担沉甸甸的经文。 相传,善无畏本是东天竺乌荼国的国王,为人早慧,十岁便能领兵打仗,十三岁奉父命继承王位,十九岁时因王室斗争而主动禅让,之后就在那烂陀寺出家做了和尚,开启了自己漫长的修行生涯。作为开元年间来长安的首位天竺高僧,那时他已经八十岁了。 善无畏的到来,引得长安城万人空巷,只见道路上彩绸飘扬,人声鼎沸,各地闻讯赶来的僧众与善男信女,从朱雀大街一直排到了安远门。 当今圣人被他执着弘法的精神打动,亲自在兴庆宫以上师之礼接见了他,并准许他留在大唐传教。而这位“密宗初祖”也将不负众望,给大唐佛学带来一股新的风气。 同一年的六月,长安街市上阴雨连绵,圣人的父亲睿宗在太极宫病逝了。 或许是因为父亲的死,又或许是从天竺僧人的经历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圣人的内心百感交集,久久无法平静,以至于在某天的早朝大会上,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他祖母的谥号由“则天圣后”降为“则天皇后”。 虽一字之差,却表明了这位年轻的皇帝,对他那位颇具争议的祖母有了重新定调。 也是在那一年,我十五岁,弟弟王缙十四岁。为了一睹天竺高僧的风采,同时也为了参加即将举行的科考,我们第一次从河东蒲州老家来到长安,这一待便是五年。 与善无畏所在的国家一样,大唐的皇室从立国之初就开始频繁内斗。在则天皇后当政的武周时期,这种内斗更是达到疯狂,相继有多名李氏皇族惨遭杀害,给李家蒙了一层浓重的阴影,而圣人便是在这种残酷环境中一路成长起来的。 六年前,圣人的伯母韦皇后和堂妹安乐公主因觊觎帝位,合谋毒死了他的伯父中宗李显。当时掌权的太平公主为避免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皇室再次动乱,对此秘而不宣,还委命上官婉儿等人草拟诏书,拥立韦皇后的幼子李重茂为帝,改元为“唐隆”。 此外,为了达到李唐皇族与韦氏之间的权力平衡,太平公主以韦皇后为知政事,以圣人的父亲睿宗——时任相王的李旦为参谋政事,两人相互制约,共同主理朝政。 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对此并不满足,竟与宰相宗楚客等人合谋,企图架空相王李旦,并效仿则天皇后临朝称制。结果闹剧才刚刚开始,就被圣人联合太平公主、神武军果毅都尉陈玄礼等人在玄武门举兵剿灭了,韦氏母女及其党羽尽被诛杀。 接着,在圣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睿宗重新登上了大宝,圣人因功被立为太子。但不过两年,据说是因为长安城的上空有彗星出现,坊间传言这是太子登基的预兆,早已厌倦了皇室斗争的睿宗,便顺水推舟把帝位禅让给了圣人,自己则做起了太上皇。 对此,圣人虽几经犹豫,但还是选择了接受。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