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经国传(最新版全译本插图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陶涵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经国研究权威专家陶涵教授经典力作!

《蒋经国传》以大量的史料、访谈和经历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及国际大背景,特别是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从国际的视野和角度观察中国现代历史以及蒋经国个人的历史,可以使中国读者产生特殊的感受,对读者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蒋经国的个人历史均很有帮助。

内容推荐

蒋经国之后,台湾历经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三代领导,然而每次民调显示,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导人,都是蒋经国。这位集中国宫廷、俄罗斯共产主义、美国民主价值、台湾本土经验四种文化于一身的谜样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和经历?

蒋经国和邓小平是莫斯科的同学,隔着海峡,一个推行改革开放,一个力促“十大建设”,一个建立现代化强国,一个成为“亚洲四小龙”,是偶然还是巧合?为什么蒋经国自章亚若死后,终其一生不见儿子章孝严、章孝慈一眼?为什么两位私生子却成了蒋家第三代中最优秀的继承人?为什么蒋家第四代成了悬崖边的贵族,为什么他们天生逆反政治?

本书大量引用莫斯科以及美国国家档案局迄未公开的资料,运用“资讯自由法案”(FOIA),要求美国中情局、国防部门提供涉及蒋经国而尚未解密的文件,发掘不少以前鲜为人知的有关蒋经国的史料。

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从国际的视野和角度观察中国现代历史以及蒋经国个人的历史,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历、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以及国际大背景。

目录

新版序言陶涵

《蒋经国传》的推手丁大卫

《蒋经国传》的由来

铭谢感言陶涵

第一部 革命岁月

 第一章 其介如石

 第二章 可教之子

 第三章 红楼一梦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党人

 第五章 抗战爆发及父子团聚

 第六章 赣南模范

 第七章 教育长和将军

 第八章 东北交涉

 第九章 溃败

 第十章 转进

第二部 立足台湾

 第十一章 意外的苦果

 第十二章 秘密战争

 第十三章 家庭、朋友与敌人

 第十四章 股掌间的美国盟友

 第十五章 中国大跃退

 第十六章 “国防部长”

 第十七章 经济起飞

 第十八章 “行政院长”

 第十九章 老成凋零

 第二十章 分道扬镳

 第二十一章  高雄事件及军法大审

 第二十二章  海岛与大陆

 第二十三章  接班人、掮客、凶手

 第二十四章  建立共识

 第二十五章  突破

 第二十六章  中国式的民主

 尾声

《蒋经国传》译后感

中文简体版出版说明

试读章节

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乃是中国四千年以来最屈辱的时期。1636年,为数二百万的满洲人人关,击败明朝统治下一亿二千万汉人,建立大清帝国。但是,这个“蛮夷”征服者的王朝,一如蒙古人等夷狄君主,承认汉文化的优越,采纳其语言典章制度,维系传统社会,依赖儒绅和乡间精英来安定政权。关内领土虽被征服,大汉文明则昂然得胜。

西方列强在19世纪叩关中国,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些“洋鬼子”不仅兵力强盛,也不接受中华文化的卓绝高妙。历经五十年的否定,虽然间歇起而抗拒,却频频在欧洲列强和日本手下尝到羞辱败绩,中国人的信心已失。中国这种失落、惶惑的感受很难以文字形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已经倾覆。

到了19世纪末叶,蒋氏家族在溪口镇山村卜居已有数百年之久。蒋经国的曾祖父蒋斯千拥有五亩山麓竹林和一小块水稻田,后来他取得贩卖盐、酒专利,家境大为改善。溪口蒋家盐铺在玉表公(蒋斯千)儿子肃庵的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蒋家晋升为“非士绅的精英”之列。肃庵公决心要子弟以中国人的方式——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更上层楼。

溪口镇位于华东滨海的浙江省,距奉化县城坐轿子或步行,足足要花一天的工夫。平民百姓也可以坐船由水路到达宁波这个鸦片战争后开放给洋人通商往来的港埠。山林四周的丘陵散布着野花、野鸟、稻田和茶林;不远处是陡峻的高山,距溪口镇十公里路,就是一千公尺的雪窦山,山上有一座驰名的雪窦寺古刹。

蒋家盐铺有围墙和内庭,一家人就住在盐铺楼上。肃庵公的正室生下一子一女后谢世;第二房太太不曾育子,也先行辞世;1886年,肃庵公第三度做新郎,娶进王采玉为妻。王氏来自一个非常贫穷的村落,当地唯一的农作物收成就是竹子,但是她精明干练。王氏和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妇女一样,自幼缠脚。即使两代之后的蒋经国,依然可以见到农民背负着行动不便的妻子到田里,胼手胝足,爬伏在田里劳动。

1887年,王氏在蒋家盐铺楼上一间小房间里,生下一个男孩。祖父玉表公给这个孙子取名瑞元,也就是日后的蒋介石。王氏教子甚严,但是却不脱中国传统,对孙子十分溺爱。

蒋家盐铺慢慢发展成供应一般物品的商店,全家薄有积蓄。1889年,蒋家搬到武岭街上约三十公尺外的一栋中产阶级、两层楼的新房子。新居周围多数房舍(事实上,整个溪口镇都是)属于蒋氏宗亲所有。王氏不久又生下两个女儿,但其中一人早天。蒋介石的异母兄长蒋介卿自幼聪颖好学,极受父亲宠爱。介石也早早进入私塾,接受古典教育。1894年,王氏又产下一个可爱的男婴瑞青。1896年,肃庵公突然逝世,得年仅五十。家庭骤遭变故,于是将蒋介卿过继给一位伯父,并继承了盐铺。由于当时女子不得拥有财产,九岁冲龄的介石,继承了住家的房子,以及每年可有四五十银圆收入的竹林及水稻田。

蒋介石十四岁那年,王太夫人决定给儿子成亲,她挑选了邻近岩头村一位十九岁的姑娘毛福梅,毛福梅当时还有一名大约同年龄的陪嫁女婢阿王跟进门。福梅体格强壮,个性和蔼可亲,略为缠脚,较能方便做事,王太夫人特别看中这一点。毛福梅在家时可能也学了几个字,但是基本上,她和婆婆一样只能说是文盲,在晚年还得央人替她读儿子寄回的家书。

婚礼在190l至1902年的冬天举行。毛福梅后来表示,她和夫婿婚后头两个月非常快乐,可是婆婆责备她教坏儿子偷懒,小两口一起出门散步,躲在房里说笑谈天,于是她便听话而对夫婿保持距离,以致夫妻感情不睦。

1899年,义和团这个狂热反外的秘密社团在全中国兴起,拆毁铁轨、杀害传教士。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并以烧毁颐和园来报复义和团的蹂躏暴行。1900年这场动乱,在奉化县跟在全中国一样,更进一步挫伤清廷的威信。

中国国内及海外华人社会已经出现了革命主张。19世纪保守的“自强运动”维新主张逐渐失势,代之以更激进的救国主张。蒋介石还在私塾里读书之际,在香港学医出身的孙逸仙已在世界各地旅行,争取华侨支持他的革命目标——通过平均地权的主张,重新分配土地,把中国改造成为准社会主义的共和国;通过一段时间长短不确定的“训政时期”,把中国带到民主的道路上。

帝俄借武力和“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满洲取得极大特权。1905年1月的日俄战争,日军把俄国人赶出旅顺和奉天。更戏剧化的一幕是,日本舰队5月间在东乡平八郎大将率领下,歼灭俄国由波罗的海开来参战的大型舰队。四十年之前,日本跟中国一样是个传统、保守的国家,可是在略为超过一个世代的时间里,日本富国强兵政策已经奏效,具备工业基础和海军兵力,能一举击败欧洲强权。蒋介石因而有志投笔从戎,决心东渡日本学习军事。

蒋介石由于无法取得日本军事学校的入学许可,于1907年进入北京附近的武备学堂(即日后的保定军校)。不久,他被选拔进入日本振武学校此一日本军官学校的预备班研修。周末在东京的休假期间,蒋介石与中国流亡人士交往,并进而加入孙中山成立的革命同盟会。P3-5

序言

陶涵先生的著作《蒋经国传》,中文版权由时报出版公司取得,即将发行上市。这是西方学者针对这位重要的中国台湾领导人,首次撰写的一本宝贵传记。《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和我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多次谈到,企盼有人对中国现代史加强研究。我试图劝说余先生把他见证中国这段动荡岁月的一生事迹,写成他的回忆录。余先生在中国大陆经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来台湾后创办《中国时报》的成功事迹,对台湾的社会正义和政治革新的正面影响,就足以写成好几卷皇皇纪录。我诚心希望余先生肯口述其一生行谊,嘉惠后世。

我和余先生在交谈当中,产生了给蒋经国先生写传记的构想。我们两人都认为,客观记载蒋经国一生功业行谊,饶富历史意义,尤其他对台湾的经济、政治发展,贡献特别重大。余先生非常大方、睿智、有远见。他答应我,如果我能找到一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作者,肯投注相当时间、精力,收集资料,从事研究,客观地把蒋经国的生平事迹及对他的影响写成专著,他乐于出资赞助这一个有意义的计划。余先生认为,蒋经国的经验和他在台湾的成就,对于全球华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典范。

陶涵先生就是我们中意的上选作者。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与我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是同事,他的知识学问、待人处世,均受人敬重。他也写过好几本颇获好评的专著,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政治发展背景有深入的了解。陶涵先生亲自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美国,访问了一百六十多位认识蒋经国先生、在蒋先生属下追随任事的朋友、旧部,可谓博采周咨,完成本书。我衷心盼望,本书将是研究许多重要中国政治领导人及其对世界历史影响的系列丛书的开路先锋。

我相信,东、西方的读者都会同意,这本传记忠实地记录下一位改变历史的人物之一生事迹。

后记

《蒋经国传》,在众多描写蒋经国生平的作品中是较为知名、也备受好评的一部。1988年蒋经国去世不久,一些与他生前过从密切的部属和朋友即发起动议,即为他策划撰写一部“非官方授权”的传记,力求客观、信实地反映蒋氏的一生。时任台北“中国时报”董事长的余纪忠先生,主动提出以个人名义出资赞助这一写作计划。几经斟酌,最终选定美国哈佛大学Jay Taylor(陶涵)教授为本书的执笔人。

本书的著者陶涵,是美国国务院资深官员,20世纪60年代曾任职台北,负责政情报告和分析;中美建交后,又一度出任北京美国大使馆政治参事,后来在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工作,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他通晓中国语文和事务,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国及亚洲事务专家,且著有专书数种,在学界素有盛誉,由他来撰写蒋经国这样一位,在中国现当代历史、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错综复杂的国共关系史中作用举足轻重的人物的传记,堪称得人之选。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十分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采证。本书写作历时三年之久,一半以上的时间和财力都用于资料搜集和准备工作。为了完成本书,作者专程三访台湾,两赴大陆,足履遍及北京、南京、宁波、溪口、奉化、南昌、赣州及台北等地,寻访蒋经国当年的遗迹和佚事,仅当面采访的和蒋经国有直接关系的人士就超过一百六十人。尤为难得的是,作者通过大量引用前苏联及美国以及美国国家档案局迄今尚未公开的材料,发掘了不少以前不为人知的有关蒋经国的秘密。作者甚至运用“美国资讯自由法”(FOIA),要求美国中央情报局、国防部、国务院等机构提供涉及蒋经国而尚未解密的文件。所以《蒋经国传》引用资料之多、之广、之新,在当时都堪称是空前的,英文本的《蒋经国传》,仅注解和索引就多达九十页。

该书的另一特色,是写作者从动笔伊始,就力求以中正、客观、充分、全面的立场,记录蒋经国一生的行谊经历,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据陶涵自述,在与本书的出版赞助人余纪忠先生第一次见面时,作者即明确提出,“会客观记述蒋经国的一生事迹。正、反面评价和争议性评价,都会兼容并包”,并特别强调,即使是蒋氏性格和处事的若干瑕疵,也不会曲为之讳。余纪忠不仅慨然同意,而且在全书的撰著过程中,也实际遵守了这一承诺,从未对作者的研究和写作施加影响和干涉。

如上所述,《蒋经国传》以大量的史料、访谈和经历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及国际大背景,特别是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从国际的视野和角度观察中国现代历史以及蒋经国个人的历史,可以使中国读者产生特殊的感受,对读者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蒋经国的个人历史均很有帮助。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特意引进此书的中文简体版权,推荐给广大读者。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总体而言作者的叙述是客观而中立的,但终究是外国人,对现代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观察和评价难免有失偏颇,对所据资料细节的考证上也偶有疏误失察,相信读者能对此给予理解和苋容。

《蒋经国传》200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和台北时报出版公司同时推出英文、中文繁体版本,引起很大反响。中文繁体版迄今累计销售已超过十万册。内地新华出版社曾于2002年引进中文简体版权出版,可惜囿于当时的出版环境和政策所限,有较大篇幅的删节。2009年蒋经国诞辰一百年之际,台北时报出版公司适时推出新版,作者陶涵特为新版撰写了前言,概述《蒋经国传》出版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变迁。我们此次引进的,即是这一最新的版本,除个别内容和表述方式有所删节和修改外,基本保留了原书的全貌。同时,书中附有八十余幅蒋经国生平图片,都是国内首次发表。

本书中文简体版得以顺利出版,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诸多朋友提供了多方便利和支持。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燕先生艺道高超,学问深厚。虽然我们素无渊源,但得到邀请后,李燕先生欣然应允,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他为我们写了六副不同风格的字以供选用,还为本书提了很多好的编辑建议。我们不禁深深地为他的严谨、谦逊、学识所打动。李燕先生长期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和书画家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尽心竭力。他谦逊地说:“占用点儿时间,提几个字,若能为两岸统一事业微尽薄力,便深感欣慰。”在此,特别向李燕先生表示深挚的谢意。

出版者

2010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能突破家世、出身、教育、历练乃至意识形态的局限,务实对应变局,进而开创新局,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身影,不仅不曾褪色,反而历久弥新。

——马英九 曾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

蒋经国已死了多年,但从各种民调显示,蒋经国仍高居政治人物声望的第一名,这位集中国宫廷、俄罗斯共产主义、美国民主价值、台湾本土经验四种文化于一身的谜样人物,正如金字塔旁的人面狮身像,永远是一个难解之谜。

——胡忠信 知名电视评论员

蒋经国辣手摧花四十年,最后死前几个月才来了一点怜香惜玉的噱头,我们岂可轻予认定?风骚四十年后才宣布(注意:只是宣布而已)老娘洗手不干了,这种最后几个月的“从良”,为时也未免太短一点了吧?

——李敖 著名作家、政论家

在所有的民意调查里,蒋经国都是遥遥领先他人的最优领导人。这不是台湾人对威权时代有乡愁,而是在经过20多年的历史淘洗,人们终于惊悟到蒋经国当然不完美,但却是相对最好的领导人。

——南方朔 知名政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