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文化与产权基础的关系分析为理论切入点,尝试从理论分析、应用分析、制度分析、中微观分析以及案例研究等多个层面,对所有制改革、城镇化、土地资本化引致的产权结构变化,以及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书选取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对不同体制下文化竞争力的不同现实表现和发展趋向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 孙国峰,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博士后(两站),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访问学者,曾供职于浙江工商大学(2003—2013)和福州大学(2013—2018),2009年晋升教授,现任教于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在《管理世界》《新华文摘》《学术月刊》《文史哲》《经济学家》《经济管理》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5部、编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国家发改委招标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2项、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项以及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联课题等10多项。2007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后,获得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等3项。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 几个基本概念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化与产权基础的关系辨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第三节 文化谱系的核心一外围假说及文化之所以发生的一种解释 第四节 个体和集体意义下的产权基础 第五节 围绕“人”的文化与产权基础及其本质关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文化竞争力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个体和集体的产权基础及其文化竞争力的异质性 第三节 文化竞争力的本质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竞争力的本质体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城镇化、产业升级与土地资本化过程中的产权基础重构与文化竞争力培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 第三节 产权改革停滞与产权基础重构的可能选择 第四节 有限自由、土地产权与土地资本化对文化竞争力的影响 第五节 产权改革与体制低效的“反公地悲剧”现象对文化竞争力的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公有制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与文化创新的有效管控和体制保证 第—节 引言 第二节 家庭和家道中的价值观分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公有制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长盛不衰的产权基础 第四节 坚持公有制主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五节 对传统人性假定的扬弃:公有制主体与社会主义人格的养成 第六节 公有制主体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第七节 公有制主体下制度创新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意义 第八节 小结 第六章 极端自利与互利合作:产权结构与文化竞争力异质性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互利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相关案例考察 第三节 极端自利:资本主义文化本质的现实考察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对本书研究结论的概述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