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对话是“传播的最高形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元理由”,在公共关系与策略传播研究中,如何抵达“对话的彼岸”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本书系作者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研究的结集,共七章。全书回顾了中国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困境与坚持方向,讨论了公共关系批判研究的重点与核心问题,最终将公共关系基础研究落脚在“对话范式”上,研究对话公关的基本问题与理论困惑,并对其理想出路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在本地从事策略传播研究的经验,从政府公共沟通、城市形象塑造等应用视角讨论对话范式下的策略传播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开展专题研究。全书以“对话”为灵魂,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为公共关系与策略传播研究探寻一条自洽的路径。 作者简介 刘晓程,1982年生,河南罗山人,博士。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社会舆论调查与舆情研判中心研究员,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危机传播、对外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研究。已发表各类学术文章近50篇;出版著作4部;主持国家、教育部、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荣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兰州大学隆基教学新秀奖。 目录 第一章 公共关系: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历史回顾 一、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关系 二、20世纪80年代:专业化与学科化共生的开端 三、20世纪90年代:专业化与学科化共生的异变 四、21世纪初:专业化与学科化共生的拓展 五、当下及未来:现状、反思与展望 第二章 专业主义的同构:新闻与公关的职业关系检视 一、真假新闻与公关的“囚徒困境” 二、媒体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博弈 三、职业社会学认知的专业差异 四、生态学视野的多元职业关系 五、新闻与公关的专业主义同构 第三章 缘何批评:公关批判研究的回望与展望 一、公关理论研究的现实困惑 二、西方公关批判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中国公关批判研究的回顾 四、公关批判研究的展望 第四章 何以可能:对话公关的表现形式、价值追求与实践逻辑 一、公关研究中的对话理论 二、对话理论的思想脉络与基本观点 三、对话公关的理论思考 四、对话公关的启示、困境与展望 第五章 超越悖论:再论对话公关“何以可能” 一、对话、对话公关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为何不能:关于对话的争论 三、理论困惑:对话实践的几个悖论 四、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新媒介驱动下的对话公关 五、理想出路:超越自我与共同体 第六章 政府公共沟通的对话之策:以兰州治污限行事件为例 一、兰州治污限行政策及本研究的切入 二、兰州治污限行政策中的政府公共沟通案例分析 三、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公共沟通的常见模式 四、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公共沟通的影响因素 五、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公共沟通的对话建议 第七章 城市形象塑造的对话之策:从危机应对到品牌建构 一、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 二、城市危机与城市形象危机 三、城市形象危机修复与城市品牌塑造 四、事件型城市危机的特征分析与应对建议 五、品牌化城市形象危机的修复策略 结语 对话,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笔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并公开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同时也结合一些在地性的案例开展对策性研究,它们有的来自于为政府提交的舆情分析报告或咨询策划报告,有的来自于指导学生开展的案例分析研究……这些经验研究材料围绕现实社会中的“对话之困与对话之策”展开讨论,为公关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积累。 |